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问题探讨

在脱贫攻坚中用彝家“智源”激活大山资源

发布:2016/11/11 16:37  作者:李年贵  编辑:潘兴扬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建设彝家新寨、推进产业脱贫、传播彝族文化,应当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建设、推进、传播的主体是谁?毋庸置疑,这一主体是彝族群众。


  那么,如何让彝族群众以主人翁的势态投入到新寨建设、产业脱贫、文化传播中去呢?笔者认为,除了不折不扣落实相关“惠民政策”外,彝家能人的作用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何以如是?纵观一个专业村、专合社、文化团体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过程,无不与本地有胆有识、敢闯敢干、有所担当的能人直接相关。因此,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务必大力开发彝家能人的“智源”,并把这一“智源”作为大山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点金石”。


  ——彝家能人经由社会新风、市场大潮的洗礼,思想开化,胸襟宽阔,懂得经营。在脱贫攻坚中,彝家能人好似一块“磁石”,对周围群众产生着无声的影响。


  彝家能人是在搞种养、跑市场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而今的彝家能人不仅具有传统彝族群众吃苦耐劳、坦率真诚、淳厚质朴的品质,而且身怀种养技术,了解市场规则,在周边彝族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着眼于彝家能人的奋斗史和发家史,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经历过风雨和坎坷。对他们来说,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非同一般的人生经历,以及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生活感悟。


  彝家能人在彝族群众中很受“追捧”,深得大家的信赖。据调查,大多数普通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彝家能人。可以这样说,彝家能人在产业脱贫和移风易俗中所起的作用,具有独特性,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概因彝家能人在彝族群众中是“本家人”,而不是“陌生人”。


  在彝家山村,彝家能人既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榜样和引路人,又是贫困群众学习的“活教材”。彝家能人姓“彝”又姓“农”,周边乡邻对他们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和倾向性,很容易从他们身上得到启发,通过他们来反观自身的不足,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确立自身发展的方向。再则,由于彝家能人与本地群众有着特定的“地缘关系”“人缘关系”及“族系联结”,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天然情感难以割舍,家史脉络难以割裂。为了共同利益,大家往往会以彝家能人为中心,攒指为拳,抱成一团,同心同德应对各种困难和问题。


  基于彝家能人的内在特质和价值,以及在普通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把彝家能人的“智源”转化为脱贫攻坚的“智本”,进而促进“智源”与“资源”、“智本”与“资本”的融合势在必行。


  ——建设彝家新寨、推进产业脱贫,彝家能人的潜能有待进一步挖掘,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挥。彝家能人的能量有待得到更好的释放,人格魅力有待得到更好的张扬。


  如何充分发挥彝家能人的作用,让彝家能人实现其价值呢?笔者认为,除了举荐他们,重用他们,更为迫切的是建立一种“价值实现机制”,这种机制既要有助于彝家能人更好地发展,最大化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又要有助于彝家能人技能的提高、境界的升华。


  首先,乡镇有必要建立“彝家能人档案”,为彝家能人“注册”,并实行动态化管理。每年,乡镇可组织专门人员,走访彝家能人,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家庭状况、所思所愿,以及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的情况,听取他们关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此外,每年应对在册的彝家能人所起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行逐一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予以表彰奖励,以此让他们产生无上的荣耀感和使命感。对受到表彰奖励的彝家能人,要把他们的故事讲透、讲细、讲生动,并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力求在彝区掀起“学能人”“追能人”“做能人”的风气。


  其次,可考虑成立“农村经济发展智囊团”,吸纳彝家能人“组阁”。一个乡镇、一个村社的产业都具有比较鲜明的区域特色或地域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除了地理、气候、区位因素之外,还与大多数农村群众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相关。因此,彝家能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村民增收方式的转变、发展要素的配置、产业链的延伸、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专合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村集体经济的壮大等都具有发言权。不客气地说,没有融入彝家能人的意见和建议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不健全的,有缺憾的,执行起来甚至会偏离既定的“轨道”,乃至“触礁搁浅”。彝家能人除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同时还承担着“下情上传”“上情下达”之职,是民情民意、民声民愿、政策方针的“中转站”。在他们的努力下,信息传输中出现的“梗阻”“弥散”“弱化”现象或可有效消除。


  第三,县级部门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办“彝家能人讲坛(讲座)”,让彝家能人在现身说法的过程中感动、感染、感化更多的群众。与各级“专家讲坛(讲座)”相比较,“彝家能人讲坛(讲座)”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现实、风土人情结合得更紧密,因而所讲的内容必然更具针对性,这不仅表现在彝家能人的“彝家话”具有亲和力、粘合力,而且在于彝家能人的讲解更有可能切中要害、触动心灵、激发干劲。此外,讲坛(讲座)也是彝家能人相互交流的平台,对彝家能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无裨益。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使平台网络化,建立名为“彝心为民”“彝路同行”的QQ群、微信群,把在本地创业、外地发展的彝家能人聚合起来,进而共享“智源”,共商大计,共兴共荣。


  ——彝家能人身上打着彝族文化的烙印,他们对彝族文化内涵的充实、丰富,以及传承、传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彝区脱贫攻坚不能“遗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要在移风易俗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精华”作为培育文明新风的“酵母”,进而使党委政府大力倡导、弘扬的文明新风具有彝族人文的根基。因为,没有根基的文明新风很可能成为一吹而过,不留痕迹的“阵风”,无益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无益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产业与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左右轮子”,要平稳、持续地前行,务必“两轮”并重,同时着力。否则就会失之偏颇,行之不久,行之不远。


  文化传承不是无意识的自然流传,而是一种价值取向明确,伴随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的自觉行为。文化的内核是民族思想、精神和情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晶体”。这就决定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只能是人。而那些具有象征性的建筑、标志、器物、活动最多只能算是文化的“壳”,或文化的“符号”。基于此识,要使彝族文化在传承中升华,在传承中接通与时代风尚的脉管,就得靠思想先进、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彝家能人。


  彝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不是彝家能人一厢情愿的事。因而,首先应在彝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中体现“多向互动”。彝族文化像流淌着的水,融于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滋养着他们的心灵。作为传承者,要把文明新风的“因子”融入文化之“水”,理应变高姿态的宣教为低姿态的倾心交流,变“端坐于台”的讲授为“依形就势”的疏导,进而让彝族文化在“多向互动”“相互触动”“融会贯通”中激起浪花,碰出火花,荡起新风。


  其次,要对彝族文化进行“有形化”的宣传推广。实践证明,文艺是宣传推广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因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应立足彝族文化的精髓,围绕彝族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对有文艺特长或潜质的彝家能人开展专项培训,最终让有“文艺范”的彝家能人在文艺创作上“有一手”,在文艺活动组织上“有点子”,在宣传彝族文化方面“懂包装”,在开发彝族文化产品方面“懂市场”,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方面“懂规则”。


  第三,要有意识地把彝家能人塑造成彝族文化的使者。传播文化,以“人”为重。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文化在人身上表现得更真实、更灵动、更有魅力。一个彝家能人走南闯北,在“大千世界”里与人接触、交流、共事,不知不觉中就在或隐或显地传播着彝族文化的信息。如果通过培训、指导、研讨,让他们更为系统、全面、深刻地认识、领悟彝族文化,那么彝族文化的价值将会得到更好的张扬和转化。


  彝区脱贫攻坚,制约因素突出,任务繁重艰巨。然而,事在人为,事以人兴,运随人转,只要洞开思维之门,着力盘活“彝家智源”,形成雄厚的“彝家智本”,那么党委政府提出的——让贫困群众“有尊严的脱贫、可持续的致富、惠子孙的奔康”必能如期实现。


(李年贵)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