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访谈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脱贫户徐炳林转变观念努力增收

发布:2021/01/07 15:39  作者:彭加权  编辑:周淼葭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混日子”到“拼命干”

——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脱贫户徐炳林转变观念努力增收

 

20201224日一早,雨城区草坝镇合江村村民徐炳林给妻子魏文珍做完早饭后,拿起砍刀,前往200米开外的慈竹林里砍竹子。中午,他将捆好的200多公斤竹子扛到公路边,打电话叫三轮车帮拉回家。竹子拉回家后,他又马不停蹄为妻子做午饭……

  

像这样,既要照顾好生病的妻子,又要见缝插针努力挣钱,对徐炳林来说是常事。

  

殊不知,徐炳林曾是一名对生活失去信心、靠低保“混日子”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他直言,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帮扶干部的热情,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也改变了妻子的命运。


徐炳林在管理茶园.jpg

徐炳林在管理茶园

 

因病致贫压力大 浑浑噩噩“混日子”

  

“我现在住的3间房子,都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修起的,如果不勤奋不努力过上好生活,对不起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对不起帮扶干部的付出。”徐炳林说,过去,家里的房子很破烂,2016年,政府帮助整修了一间住房,20206月,又在政府的帮助下,将剩下的2间推倒重修,而妻子魏文珍现在病情稳定,做了白内障手术后,能拄着双拐走路……每一个变化,都与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密不可分,徐炳林对此十分感恩。

  

魏文珍是严重类风湿患者,早在10年前,她的病情就每况愈下,上下肢关节肿大变形,行动困难。虽经治疗,但效果不大。随着病情越来越重,甚至拄着双拐走路都成问题。

  

为减轻疼痛,魏文珍每月药费至少需要几百元。她还患有白内障,因为没钱治疗,视力越来越差,几乎看不清东西。夫妻俩虽有儿子,但成年后外出安家,家庭经济也不好,无法拿钱为母亲看病。为此,照顾妻子、挣钱养家的重担就落在徐炳林身上。

  

“说实话,当时我已经被压垮了!”徐炳林告诉记者,为照顾妻子,他根本无法外出打工,过去种的几亩茶园也没法管理。采收茶叶时节,只能抽空采点茶卖后买药,如果没钱了,只能停药……面对家庭窘境,徐炳林开始借酒消愁,有时还埋怨妻子拖累了家庭。

 

多项帮扶齐发力  激发动能“拼命干”

  

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各类帮扶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地实施。

  

当年,徐炳林夫妇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享受低保。

  

为消除徐炳林靠低保“混日子”的想法,激发他努力增收的内生动力,帮扶干部成为徐炳林家常客。经过多次摆谈,徐炳林最终袒露心声,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心,是因为妻子病情加重后,他不能外出挣钱,加上高昂的医疗费和漫长的治疗,感觉看不到尽头。

  

为此,帮扶干部为徐炳林量身定制帮扶计划,把治疗魏文珍的病视为激发徐炳林内生动力的关键。他们对扶贫政策清单进行梳理,依次与魏文珍的治疗情况进行比对,逐条逐项咨询相关部门,不放过能减免医疗费的政策。期间,遇到疑惑,为避免含混不清造成不必要的遗漏,帮扶干部还带着病历报告到相关部门,为魏文珍拟定专属医疗救助计划。

  

功夫不负有心人,详尽计划实施后,不仅缩短了魏文珍的治疗周期,病情也得到相应控制,报销费用达到90%,魏文珍做了几次手术,光政策减免的医疗费就有2.5万余元,大大减轻了徐炳林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帮助魏文珍联系做了白内障手术,随着视力的恢复,魏文珍拄着双拐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

  

更重要的是,徐炳林一改往日的颓废,增收劲头十足,主动找帮扶人员要工作做。针对徐炳林要照顾妻子的现实,帮扶人员为他联系并安排了打扫村道环境卫生的工作,让其有固定收入;他还把放弃管理的茶园重新管起来,其中精心管理的3亩多茶园收成不错。徐炳林说,2019年,光茶叶收入就有1万多元,2020年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茶叶收入不如上一年,但他抽空砍竹子卖,弥补不足,12月,他卖竹子已收入2000多元。

  

徐炳林表示,是党和政府的脱贫政策让他看到希望,也改变他靠低保“混日子”的想法,现在,他在照顾好妻子的同时,加油干,争取让生活越过越好。 

 

彭加权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