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成渝双城“五论”》出版

发布:2021/06/03 20:19  作者:  编辑:周淼葭  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阅读量:

    1622722592107233.png


    近日,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主编的《成渝双城“五论”》一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中观点认为,成渝地区是一个传统的习惯性叫法,有悠久历史,实际上是指四川与重庆的关系。成渝自古一家,血肉相连,密不可分。1997年川渝分治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教授就提出了“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思想。后来,李后强教授等又提出“成渝双核椭圆城市群”“成渝双黄蛋模型”“成渝双核经济区”等概念,并发表在网络和公开报刊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成渝地区怀有浓厚兴趣,做了大量研究。在国家层面先后提出“成渝经济走廊”“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再到现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央对川渝发展的战略重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标定位是在西部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李后强教授牵头的课题组在研究中认为,成渝之间在合作中还是存在竞争问题,必须把握“差异协同”方法和“非零和博弈”原则。为助推国家战略实施,课题组从理论上研究了成渝双城竞争合作的问题,形成《成渝双城“五论”》一书。全书五章共26万字,提出了成渝博弈论、成渝协同论、成渝轴心论、成渝圈群论和成渝美学论等概念。


    “成渝博弈论”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战略,成渝城市群将要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个较长的建设过程中,国内外资本、先进技术、优质人力资源等各类核心生产要素将集中集聚,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成渝地区的空间内优化配置,成渝地区政府间为更多集中集聚优质生产要素资源而展开多方位的博弈就在所难免。


    “成渝协同论”认为,经济圈的建设既离不开与圈外城市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更需要经济圈内彼此的协作与配合。经济圈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经济圈内部的协同发展。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的核心地带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覆盖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和多个区域城市。只有各城市协同发展、深度耦合,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更有张力和竞争力,才能成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成渝轴心论”认为,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成渝地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成渝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是世界为数不多的“AA型双核椭圆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处于成渝双核之间的中小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应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将“中部塌陷”变为“中部崛起”,把成渝地理中心建成功能轴心,把人文之心建成产业之心。


    “成渝圈群论”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是“成渝双城”,范围含“川渝大部”,侧重在“经济质量”,着力于“圈层影响”。其中“城市群”是基础载体,“经济圈”是辐射范围,“圈”与“群”这两个关键字,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众不同的标签符号和内涵特质。立足圈内群中,放眼圈外群外,更能明确自身方位与发展使命。从“圈”、“群”理论出发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既是回顾过去、又是立足现在,更是放眼未来。


    “成渝美学论”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美”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经济圈”一定是“美好圈”,应该按照美学原理进行建设。在对“阶段特征”的把握中,“新”是实现“美好”的要求;在对“主要矛盾”的判断中,“不平衡不充分”是实现“美好”需要破解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双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美好”的牵引力量。中央决定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美好是目的,成渝地区是载体,双城是极核,经济圈是属性,从“美”的愿景出发再回到“美”,为我们研究、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在特质,提供了“美”与“美学”的视角、方向和空间。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 供稿)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