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四川10席,双流强势,2021赛迪百强区发布

发布:2021/08/17 15:14  作者:卢锦根  编辑:潘兴扬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2021817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一鸣惊人,初次上榜即高居第32位,武侯区提升51位次,排名第18。全省共有10个区入围2021赛迪全国百强区,较2020年新增两个。而整个西部地区除四川外,仅甘肃1个和云南2个上榜,四川毫无争议的成为西部地区领跑者。


1629184236989951.png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 2021.8    


据悉,赛迪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2021年赛迪百强区》研究报告,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五大基本原则,建立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的“双门槛”,在2020年百强区18个核心指标基础上,结合最新政策导向及2020年各城区发展特点,对百强区指标体系进行了部分调整,通过动态权重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906个地级市市辖区进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估后,最终形成了2021年赛迪百强区榜单。


1629184285288306.jpg    

成都市武侯区市民中心    


1629184349883723.jpg    

成都市双流区银河596创新中心    


1629184381196790.jpg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一汽大众成都工厂    


梳理榜单发现,四川省入围城区中,随着成都市的双流和郫都两个区新增上榜,四川省此前强力推动的百强县、百强区“双强”培育工作立杆见影响。而原已经在榜单中的8个区中,成都市武侯区由上年度的第69位提高到第18位,提升排名51位次,可谓进步神速,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都市的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和宜宾市的翠屏区、绵阳市的涪城区较上年排位均有小幅度提升,只有成都市的龙泉驿区依然排名第39,不过,虽然龙泉驿区“原地踏步”,但全国第 39的排位仍足以笑傲四川三甲。


1629184418752194.jpg    

宜宾市翠屏区临港智能终端产业园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四川省在全国百强区中占据10席,位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突显了西部大省身份,但与东部经济强省相比,无论是上榜数量还是单个质量都有明显差距。榜单显示,位居前三的省份为江苏、广东、浙江三省,分别上榜21个、20个和12个,完全匹配了三个经济强省的地位。而榜单前10名中广东独占8席并包揽前三名成为最大赢家,其中深圳市的南山区位居第一,广州市的天河区位居次席,排名第三的是深圳市的福田区,更加稳固了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强省的龙头地位和深广超一流城市名号。特别是南山、天河、福田的实力和发展水平更是将其他区远远甩在身后。与之相比,四川排名靠前,发展势头强劲的成都市武侯区、双流区也只能望其项背。当然,随着四川省百强县、百强区“双强”培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相信未来的百强区名单中会不断涌现新的四川城区的名字,并进一步缩小与前三强区的差距。


1629184453120365.jpg    

绵阳市涪城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总部城    


分析榜单可见,此次赛迪发布的全国百强区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更加明显,城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城区显著强于其他地区,且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全国城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严峻。百强区中,东部地区较上年增加3个,共占68个席位;西部地区保持稳定,仍占16个席位;中部地区连续两年下降,只占14席;东北地区有所下降,较2020年减少2席,仅有2个席位。从发展实力看,头部城区实力突出,GDP“两千亿+”成为新趋势。2020年,GDP突破两千亿元的城区增至27个。这些头部城区经济实力异常突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达8.41万亿元,以不到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0.2%,贡献了全国GDP总量的8.2%。可以预见,未来领先城区经济规模突破“两千亿”将更加常态化。


从发展质量来看,经济密度和发展效能持续提高。2020年,百强区人均GDP达到147166元,地均GDP实现10.64亿元/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江苏(121205元、0.96亿元/平方公里)、浙江(100070元,0.61亿元/平方公里)和广东(87897元,0.62亿元/平方公里)等经济强省的省域平均水平,百强区经济密度和发展效能持续走高。


从共享发展成果来看,2020年百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851元,比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834高出15017元。与此同时,百强区2020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口总数256万人,占2020年全国新增就业人口的22%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赛迪顾问提出,城区要聚焦核心使命担当、把握三大发展态势、做好五个布局,在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聚焦核心使命担当,即要践行“创新发展”使命,彰显“动能引擎”担当。新时期,城区要逐步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更应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与改革创新,在竞争中做好卡位占位补位,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把握三大发展态势,即要充分把握产业“新四化”、区域竞合立体化与“城人产”一体化三大发展态势。产业“新四化”,即体系现代化、发展融合化、流程智能化与深度工业化的“新四化”,为城区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提出了新方向。城区应抢抓机遇,加快在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区域竞合立体化,即城区在区域战略中的作用越发立体与系统,区域之间的竞合逐步从“封闭自生、零和竞争”向“开放协同、多元共赢”转变,城区应强化布局,以产业链嵌入区域分工链与价值链,加强区域联动。“城人产”一体化,即过去依靠产业吸引人、以人繁荣城市的“产--人”互动正逐步转变为优质城市生活吸引人、优质企业跟人走的“城--产”转变,城区应进一步强化高端产业培育,“城、产、人”的高效互动和有效联动。


三是做好五个布局,即要加快做好产业体系、旗帜地标、创新生态、营商优化与新型基建五大布局。城区在产业变革加速和区域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已经进入了“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关键阶段。“冲击快、转型慢”交织,供给侧与需求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转变,要求城区进一步强化产业体系建设,打响一批旗帜性地标性产业与领域,搭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系统布局、多点发力,强化战略布局、集群驱动、生态推动与设施带动,加快实现城区高质量发展。


撰稿/卢锦根 编辑/潘兴扬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