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深度报道

以“工匠精神”践行农信之实

发布:2016/12/31 18:23  作者:李凯  编辑:潘兴杨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工匠精神”践行农信之实

——什邡联社网点转型工作后记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工匠精神”犹如一颗明灯,为各行各业刻划了标尺,指引了方向,树立了标杆。


  2015年以来,什邡市民惊奇地发现,随意走进什邡农信的一家营业网点,会被扑面而来的温馨所感染,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服务专业、和蔼细致,如沐春风、宾至如归在这家金融机构都会一一得到体验。是什么让这家有着六十余年经营历史的银行神采奕奕、重焕生机,这还要从2015年以来什邡农信开展的网点转型工作说起。


  为提高服务品质,赢得客户青睐,2015年以来,什邡农信举全社之力,以“工匠精神”的严苛标准,分批次对全辖35个营业网点进行金融服务转型。


  什么是转型?为什么要转型?转型转什么?这是什邡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常常思考的问题。为此,联社理事长吉庆东率班子成员对城乡主要网点进行细致入微调研,对现行业务结构进行梳理,派业务骨干到商业银行学习取经。而后得出结论,要解决网点转型的“三问”,必须要软硬兼施,不仅对物理网点进行改造,更要对全辖员工服务意识和行为准则进行改良,归根结底要在“人”上面下功夫。


  什么是转型。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什邡农信的网点转型,是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为宗旨,以“工匠精神”的专心、专业、专注为准则,摒弃以往的简陋、浅层次的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打造环境,认真雕琢产品,细致开展业务,贴心提升服务,兢兢业业,孜孜不倦,让农信的每一笔业务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农信的每一位客户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满足,让农信的每一位干部员工体会到身心愉悦的职业成就感。


  为什么要转型。六十年来,什邡农信萌芽发源于县域,成长壮大于县域,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什邡百姓一笔笔业务当中,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抉择和担当之中,在上级监管部门的关爱呵护之下茁壮成长,她早已成为什邡百姓经理财务的放心地,融资贷款的好去处,生活服务的好助手。但由于历史原因,什邡农信在很长时期内给百姓的印象是机构简陋、服务粗糙、竞争实力不足。在县域金融服务并不发达的时期,这样的缺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在如今十余家金融机构摩拳擦掌的县域金融市场,这样的缺陷造成的客户大量流失往往是致命的。为此,网点转型成为新时期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的燃眉大事。


  转型转什么。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什邡联社对全辖主要网点进行装修、重建,对ATM机、POS机等现代化金融机具进行城乡全覆盖的布放,着力打造宽敞、整洁、舒适、便捷的金融服务硬件环境。另一方面,2015年以来,什邡农信多次聘请专业银行培训机构对全辖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网点转型实务培训;且多次由联社业务骨干、内训师进行业务技能和服务流程培训,联社成立网点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网点转型工作进行指导、检查、验收,并最终接受客户的检验,让客户来评判网点转型效果。


“工匠精神”,讲求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作为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什邡农信应以“工匠精神”为标准,着力于金融服务品质的提升,夯实核心竞争实力,努力“活下来“”,铿锵“走出去”。


(四川省什邡市农村信用联社 李凯)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