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大邑县创新打造信用社区 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模式

发布:2023/06/29 13:22  作者:谭仁智 陈福兵 邹颖  编辑:卢锦根 罗梓毓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激活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大邑县汪安社区以党建引领为主线,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薄弱村”成为拥有6家集体公司、总资产突破1500万元规模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大邑县诚信为导向、以善治为目标,在汪安社区试点打造信用社区,利用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建立信用社区积分体系,探索“信易+治理”同频共振、相融互促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持续厚植“信用社区”幸福本底。

 

1“交子信用”平台“汪安信用社区”应用模块截图.png

“交子信用”平台“汪安信用社区”应用模块截图

 

2”信用社区“后台管理界面.png

”信用社区“后台管理界面

 

3”信用社区“管理平台.png

”信用社区“管理平台

 

集体经济富了,但基层治理水平没有同步提高

 

大邑县汪安社区曾是一个典型的无特色资源优势、无交通区位优势、劳动力流失严重的传统农业型社区,距离县城22公里,社区面积7.3平方公里,辖1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946户、3108人。后来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集规模化养殖加工、粪污处理还田、生态种植观光为一体的种养循环生态系统,2022年集体收入突破85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本社区群众能够享受更多现代化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但是同时也更加凸显社区治理上的问题短板。如:居民参与村务管理不主动,村民议事会议参与的村民代表数量往往达不到开会要求;乱贴乱画、乱扔垃圾、乱搭乱建、破坏公共设施、邻里纠纷等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村民幸福感没有跟经济发展同步;居民对社区信任感不高,对社区的工作不够理解,履行公共义务不积极主动……这些问题对基层工作者带来了许多困扰,也制约着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

 

紧扣诚信导向,小小积分化解基层治理难题

 

汪安社区依托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紧紧围绕诚信激励导向,结合本社区实际创新构建“3+4+N”信用社区积分体系推动信用承诺在乡村基层治理中创新应用

 

4大邑县汪安社区惠民服务点(幸福社区超市).png

大邑县汪安社区惠民服务点(幸福社区超市)

 

制度3类诚信积分规则。一是围绕基层治理重点,建立基础积分规则。制定涵盖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道德底线、弘扬道德风尚、发扬社会正气等领域14项基础诚信积分条款,村民遵守基础内容可获得50分基础分值,违反基础项相应扣分,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告知村民哪些行为“必须要做”、哪些底线“坚决不碰”,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日常诚信行为规范,主动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二是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建立奖励加分规则。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制定诚信积分规则,从社会治安、公益美德、社区建设、荣誉事迹等4大方面制定16项加分条款,加分项每完成一项经审核有效可获得5-10积分,通过告知村民哪些行为“支持去做”,鼓励村民主动为村风民风建设作贡献,形成向善向好的良好氛围。三是围绕信用承诺践诺,建立专项积分规则。制定社区守信、疫情防控、特定岗位等承诺书,村民签署承诺书即可点亮信用承诺徽章,实现信用承诺有“章”可循。村民在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社区环境改善、安全隐患排查中随手一拍上传系统,通过审核后便可获得信用积分,实现践诺行为有“迹”可循。

 

构建4条运行机制。一是数字赋能,建立信用社区平台管理机制。通过引入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改变社区原有的人工记分形式,依托交子信用平台创新打造信用汪安社区智慧应用模块,以交子分为基础,结合社区居民特定职业、人群特色、特殊荣誉等社区信用行为多维度数据,量身打造以户为单位的社区家庭信用积分制度。村民、社区、游客等不同角色可直接通过手机等移动端登陆,在线实现积分申报、申报记录查询、家庭积分查询、信用承诺签署、荣誉申报等功能。有效提升便捷性、公开性,便于诚信积分管理,促进群众广泛参与。二是多种途径,建立诚信积分申报审核机制。村民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自主申报、村委代为申报、家人帮助申报等多种途径获得加分,由村委明确专人对申报事项进行审核,依托信用社区平台对加减分事项以及承诺书等信用信息进行备案归集。三是网格助力,建立督促履约践诺机制。结合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模式,从社区专职工作者、综治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村民志愿者等当中选派微网格长,负责对社区内村民履行公约承诺等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村民违诺失信行为及时上报村委管理专员。四是公开透明,建立群众共同监督机制。村民加减分事项明细在信用社区平台实时滚动播放,可随时查询本人积分记录,积分排名、兑换奖励等情况,并通过村委公示栏及时公开,确保群众对积分规则有效监督,用公开、公正换来群众的认可、放心,增进群众对积分制度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5大邑县汪安社区全貌.png

大邑县汪安社区全貌

 

打造N个积分应用场景。一是积分应用于幸福超市优惠购物。汪安社区党委通过盘活社区居委会限制房屋400平方米,创新探索利用集体经济打造“幸福社区超市”,超市由村集体经营,所有商品对社区居民零加成销售,运营成本由村集体经济承担,村民可以使用积累的诚信积分在超市兑换奖励物资,使超市成为村民享受诚信普惠及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的平台。村民诚信积分达到基础分值以上可在超市在以“成本价”购物,同时每满100积分兑换价值30元超市商品,将积累的信用积分直接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奖励。2022年,汪安社区诚信惠民积分超市信用积分兑换1190笔,共计3.57万元,总体实现每个家庭每年节约成本720元左右,二是积分应用于教育医疗福利奖励。当村民诚信积分达到一定标准时,经镇、村党委审核通过,可由村集体出资用于教育激励、医疗保障等方面。2022年,为本社区3名高考优秀学子(一本以上)发放奖学金15000元;为本社区200名80岁以上老人购买农合医疗保险,共计12万余元;为本社区300名7岁以下儿童购买少儿互助金,共计7万余元;为本社区1名困难户援建房屋,共计7万余元。未来还将拓展到成立专项资金帮扶困难群众等领域,切实将信用积分转化为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福利保障。三是积分应用于金融服务。通过与人行大邑支行合作,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合作在汪安社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村民可凭借由社区担保的信用分,享受数字人民币优惠购物、小额消费信贷、涉农主体生产经营贷款等金融服务。2022年,为农户争取小额消费信贷172.5万元。四是积分应用于荣誉表彰。签署信用承诺将在信用社区平台上点亮个人徽章,社区集中举行积分兑现仪式,增强村民荣誉感。此外,诚信积分还将探索用于餐饮理发等生活服务、农事服务、家政服务、儿童托管服务等多个场景。

 

6汪安社区诚信积分福利发放和表彰活动现场照片.png

汪安社区诚信积分福利发放和表彰活动现场照片

 

实现多方共赢,描绘新时代中国乡村大美画卷

 

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汪安社区通过诚信积分体系,推动信用承诺在乡村基层治理落地应用,激励村民树立履约践诺的诚信意识和自我监督意识,逐渐旁观者变为社区建设管理的常态参与者”“协助者”“组织者社区居民责任感明显提升,村民代表大会出席率达80%以上,村民主动维护社区环境景观,积极配合交通安全、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要求,政府和村委治理成本有效降低,基层治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逐渐消解,村委着力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对村务和政府工作认可度、满意度显著提升,是新时代新形势下乡村基层诚信治理路径的有力探索。汪安社区党委书记汪国飞表示:“现在村委工作开展起来比以前轻松多了,以前很多需要村委花大力气处理的‘小事情’,现在大多都是村民主动去完成,我们基层干部就能腾出更多精力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实现集体经济红利多领域共享。以积分为核心应用场景,涵盖的便民超市、福利保障、小额信贷等领域,有力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获得服务的便捷度、荣誉感和获得感,有效兼顾了村民“面子”和“里子”,更好推动集体经济红利共享。同时,良好的信用使集体经济公司、居民贷款更加容易,银行主动提供成本更低、额度更大的金融贷款,为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提供充足资金来源,实现两者良性互促。常去超市用积分兑换商品的村民张大姐说:“有了诚信积分,我只要遵守公约,平时配合村委工作,就能每个月到超市来换东西,既方便又实惠,现在我家的盐啊、牙膏啊这些日用品都几乎不花钱了。并且每次看到积分增长,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平时跟邻居朋友聊起这个也会很有面子,我还要努力获得更多积分,争取拿更多奖励!”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路径探索。通过信用积分制度有效调动村民自身积极主动配合打造示范小区,社区居民由旁观者变为社区建设管理的常态参与者、协助者、组织者,从“要管我”转变为“我要管”,主动参与处理疏通沟渠、景观节点打造、纠纷调解、志愿活动等社区公共事务,形成了“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的浓郁氛围,真正实现了乡村经济与文明的协调发展大邑县委社治委社会治理科科长谢杰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信用积分赋能基层治理模式,在县域内不同类型社区开展试点,探索出既独具区域特色又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谭仁智 陈福兵 邹颖)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