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做强种业“芯片”,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开展“老资源”保护传承利用行动
2024年活态保育品种167个,保存品种共203个。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昆山麻鸭入选国家级种质资源,累计3个品种入选“国家队”。完成周市娄门鸭场建设,娄门鸭全部搬迁至新保种场,确保满足“一场一种”保种要求,杜绝资源灭失、品种退化风险。在悦丰岛有机农场建设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约35亩,对种质资源圃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建设23亩扩繁保育小区,为复育保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新品种”选育开发推广行动
完成苏梅猪配套系M系四世代分娩和五世代初步选留工作,助推地方猪产业化、品牌化。昆山援疆工作组引进昆山科腾生物抗盐碱玉米品种,在新疆阿图什盐碱地上试种的7亩抗盐碱玉米获丰收,经测算亩产玉米达386公斤,实现“优种适地”“改土适地”,加快种业企业“走出去”步伐。筛选“苏2118”“苏2869”2个早熟晚粳稻新品系参加省早熟晚粳水稻联合体新品种区域试验,推广“常农粳14号”种植面积达1.83万亩。开展大闸蟹早熟新品系繁育试验,引进大眼幼体15千克。
开展“产学研”平台载体共建行动
聚焦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企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家禽研究院,开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保种及开发利用工作。依托“柏庐大米”产业研究院,培育“昆”字头专用优质粳稻、糯稻、功能稻等品种,柏庐大米文化展示馆获科协科普资助项目。加强对科腾生物等种业龙头企业和年年有鱼、华绚园艺等特色优势种苗中心的扶持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截至目前,共有1家省级商业化育种中心、5家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4家市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2024年种业产业产值超6亿元。(文/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