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介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公布了25个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创新“五联五保”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促进农村养老公共服务“零距离”》榜上有名,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近年来,福建省大田县结合实施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工作,将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在福建全省成立首家县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创新“五联五保”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农村养老困境。
据了解,大田县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万人,其中有87%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留守老人更愿意待在自己家里。老人们的居所分布散乱,加上山高路远、出行不便等,令他们在获取社会资源、满足养老需求上困难重重。
为安顿好老人的晚年生活,大田县立足实际,整合养老院、社区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服务资源,依托服务覆盖全县的居敬泽惠养老服务中心建立智慧平台,培养孝老员队伍,实现了居家老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三位一体”有效对接,为身处山村的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各类辅具和智能体征检测设备的引入,对老人的心率、血压等进行24小时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平台,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便会发出预警,提醒孝老员或医护人员上门察看。通过设备,子女亲属也可以时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在外工作也更加安心。
改变并非一日之功。2021年,大田县牵头编制了福建省地方标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为居家养老提供了规范化的服务指南。
据了解,大田县的养老服务,历经了多次转型升级:从最初接到电话求助后上门服务的“1.0模式”,发展到提供服务项目清单、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2.0点菜模式”,再到应运而生的“3.0‘五联五保’模式”。
大田县将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平台指挥、资源整合、需求呼应、辅具融入、服务规范等方式,创新推出“一网联结保调度”“百家联手保供给”“多方联动保效率”“三级联网保覆盖”“监管联合保质量”的“五联五保”服务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就地整合、就近服务。
养老新模式的探索之路,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坚实支撑。大田县民政局每年投入近400万元资金,购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并积极搭建桥梁,为孝老员队伍提供更为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经费保障。民政、卫健等多部门联合监管,建立服务全过程视频、图片存档制度,借助信息互联与社会互动的力量,共同塑造由“服务机构实施、平台严格质检、客户真实评判、政府全面监督”构成的全方位监管体系,确保养老服务既规范又高效。(文/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