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邻水县织密困难群众救助网

发布:2025/04/17 16:40  作者:吴乾超  编辑:车文斌  来源:邻水融媒  阅读量:

小刘啊,你看像我们这种情况能办理低保不?”“陈大爷你放心,只要符合条件,我们肯定会尽快办理的。”“那就麻烦你了哟!”“不用客气,您休息,我就先走了。2025年4月7日上午,民政工作人员刘明伟在对新申请低保的家庭逐一走访时,耐心地对陈大爷宽慰道。

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邻水县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兜底保障、主动发现、动态调整等机制,织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2025年3月,全县累计发放低保、特困、孤儿及临时救助资金超4900万元,惠及6万余人次。

1.jpg

工作人员到城北镇调查新申请低保对象

入户核查“核”出民生温度

“阿姨,您家里现在有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4月3日,邻水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和福利股负责人刘碧霞弯着腰,仔细询问柑子镇低保申请户张阿姨的家庭情况。张阿姨的丈夫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女儿还在读高中,全家仅靠她打零工维持生计。“我们就是想把政策给真正需要的人,您放心,符合条件的我们一定尽快办理。”刘碧霞一边记录,一边宽慰道。

这样的场景,在邻水县并不罕见。为精准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该县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通过“问、查、核”三步骤严把低保审核关。问家庭人口、查经济状况、核实际困难,确保每一分救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2.jpg

被救助困难人员

“社会救助不是‘撒胡椒面’,必须精准到人、动态调整。”邻水县民政局局长魏洪军介绍,2025年以来,全县新增低保对象452户715人,同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769户983人,真正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在鼎屏镇金鼎花园小区民政工作人员刘明伟对新申请低保的家庭逐一走访“有的家庭表面看没问题,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因病、因学致贫,我们得把这些‘隐形’困难户找出来。”刘明伟说。通过细致观察家庭生活环境、核对医疗支出凭证等方式,工作人员确保救助政策精准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县城乡低保覆盖38387户56263人,发放资金3478.3万元;特困人员4637人,发放生活补贴1056.63万元。同时,通过动态排查新增低保边缘家庭22户36人,为338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补贴136.82万元,并对557名临时遇困人员实施临时救助28.01万元,确保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无忧。

让救助“跑”在困难前

“老周,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3月18日,鼎屏镇社区网格员杨怡敲开了独居老人老周的家门。通过日常走访,杨怡发现老周因慢性病医疗支出骤增,立即帮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多亏了他们主动找来,不然我都不知道有这政策。”老周感激地说。

在邻水,困难群众不用“等救助”,而是被“找到救助”。该县创新“线上预警+线下核查”机制,依托四川省“天府救助通”低收入监测平台和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实现困难人群早发现、早干预。

3.jpg

民政局领导到城北镇核查审计反馈疑点数据及救助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我们要求村(社)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常态化排查,通过入户、电话、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困难。”该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李胜清介绍。2025年以来,全县主动发现并救助218人次,其中177人纳入农村低保,13人纳入特困供养,19人获得临时救助,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此外,部门协同让救助更高效。该县民政局与卫健、医保、人社等部门数据共享,一旦发现医疗自付费用过高、失业登记等预警信息,立即启动核查救助程序。“比如医保系统显示某家庭医疗支出超过承受能力,我们会联动镇村入户核实,符合条件的迅速纳入救助。”工作人员李艳艳说。

“救助工作不仅要‘坐等申请’,更要‘主动出击’。”柑子镇民政所所长陈坤表示,“只有走到群众身边,才能听见真实需求。”

“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被动审批”到“主动发现”,邻水县通过精准施策和机制创新,让社会救助网越织越密。正如邻水县民政局局长魏洪军所言:“民生保障没有终点,我们追求的是——一户都不能少!”(文/图 邻水融媒 吴乾超)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