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云南保山“十四五”:创新驱动引领绿色发展

发布:2025/11/21 15:55  作者:郑义  编辑:车文斌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阅读量:

11月19日上午,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保山市主要领导出席发布会,全面回顾“十四五”期间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保山以创新为驱动,坚持绿色发展,推行“园中园”模式,“十四五”期间产业崛起、生态改善、民生向好,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产业崛起: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保山市委书记杨军在主发布中介绍,“十四五”期间,保山以资源为基石,精心布局16个产业链群,推行“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281.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3万元,民营经济占比达66.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绿色能源领域,“绿电+先进制造业”蓬勃兴起。绿电装机突破600万千瓦,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单晶硅的绿色硅光伏前端产业链,为全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特色农业方面,保山小粒咖啡成为云南精品咖啡的“代表作”,“双虹桥咖叔”的“火烧咖啡”登上热搜,让保山咖啡的独特魅力广为人知。

 

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杨军表示,创新是保山发展的核心密码。保山创新“园中园”模式,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9.14%,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口岸进出口货值累计388.8亿元,是“十三五”的2倍,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在项目策划上,组建市、县两级策划专班,滚动建立“两库一清单”,即策划项目储备库、前期项目储备库、年度重点推进项目清单,确保项目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比均超过50%。腾冲科学家论坛影响力不断扩大、成果持续转化,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资源总量五年增加4.69万人、增长17.6%,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第2位,高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24.4%,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生态守护:绿水青山绘就宜居图

杨军说,保山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黎贡山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典范,全域治理“一条河、三条江”,东河水质稳定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三大水系”保山段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保山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总面积达462万亩,综合产值达80亿元。隆阳区芒宽乡依托百花岭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鸟类资源,开发鸟塘21个,开办农家客栈20多家,从事观鸟经济相关人员900多人,人均增收13000多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保山还被国务院通报为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地区。

 

民族团结:团结进步之花更绚烂

杨军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保山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等工程,扎实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成11个边境幸福村,腾冲入选国家首批“兴边富民中心城镇”试点,2025年全国兴边富民现场会在腾冲召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更加巩固。

 

文旅融合:消费激活热经济

杨军表示,保山文旅资源丰富,“十四五”期间更是亮点纷呈。全市有A级旅游景区108个、数量全省第一,拥有腾冲火山热海、和顺古镇2个5A级景区,腾冲市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7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市。

实施温泉康养旅居产业发展“六个一”措施,全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放大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腾冲主会场等活动效应,2024年接待游客数突破5000万人次,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数突破4000万人次,其中,省外旅居人群达到11.17万人,同比增长40.7%,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民生保障:全力以赴答好民生卷

在民生领域,保山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杨军介绍,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十四五”期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06%,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教育方面,各级领导认真当好“编外校长”和“编外院长”,紧盯“358”发展目标,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市委、市政府拿出“火腿心”地块办教育、隆阳区党政机关“搬家”为教育“腾地”,保山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构建留守困境儿童“1+3”关爱救助保护机制,开办全省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学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治理创新:打造边疆治理新样板

杨军介绍,“十四五”期间,保山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三走三访”活动,全覆盖配备“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文明创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

 

党建引领:夯实坚强有力硬支撑

杨军说,“十四五”期间,保山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主题实践,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争创一流。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创新市管干部“红黄白”清单管理,深化拓展沉浸式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在纪律规矩上管得住手脚,在干事创业上放得开手脚。

杨军表示,回首“十四五”,保山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实绩书写答卷。面向未来,保山将继续沿着既定方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保山新篇章,诚邀各界人士到保山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国县域经济报 郑义)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