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大英“产联式合作”助推脱贫

发布:2018/11/07 13:36  作者:彭志萍 周淼葭  编辑:潘兴扬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的有效载体。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其制度机制设计的局限,并未解决资金谁来投、土地谁来种、产品谁来卖、风险谁来控等问题,仍然不能有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及中省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结合遂宁市委、市政府推动产业扶贫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大英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敢闯敢试,就如何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先行先试,在四川省乃至全国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产联式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产联式合作社”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助力脱贫攻坚的好路子,成为大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81017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在大英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安珍的带领下,来到大英县的乡村实地深入踏访大英县发展“产联式合作社”推动农村规模经营助力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

 

大英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安珍接受记者专访.JPG    

大英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安珍接受记者专访    


村级劳务公司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从大英县城向东,沿着蜿蜒的水泥公路行驶20多分钟便到达了金元镇峦苍柏村。


1017日,重阳佳节,元镇峦苍柏村农民夜校集结了全村在家群众、帮扶部门、社会热心企业及个人等400余人,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线、“脱贫路上感恩有你”为主题的九九重阳感恩活动。


活动以农村坝坝宴的形式,让老人们坐在一起观看文娱节目,畅谈峦苍柏村变化,感谢党委、政府以及各帮扶单位对村里的帮助。同时,对为助力峦苍柏村脱贫攻坚工作而慷慨解囊的单位赠送了感恩锦旗。


活动当天,村支书陈俊彬告诉者,为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峦苍柏村率先在贫困村中试点组建村级劳务公司,主要承接本村及邻村政府投资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劳务项目,并免费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一天至少有100元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好,工钱也不会被拖欠。”陈俊彬说,“劳务公司建立了详细的农民工人事档案,一有就业信息便快速传达到农民工手中,达成就业意向后由公司帮助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农民工人事档案不仅让村民实现了集体就业,还掌握了谋生技巧,走出了农村。


2017年,峦苍柏村签订劳务合同3个,承接了4个项目,带动2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成功退出贫困村,“劳务公司的收入将作为村里以后的发展资金,用作村里的建设。”

 

金元镇峦苍柏村村支书陈俊彬向记者介绍集体经济建设情况.JPG    

金元镇峦苍柏村村支书陈俊彬向记者介绍集体经济建设情况    


金元镇峦苍柏村的坝坝宴.JPG    

金元镇峦苍柏村的坝坝宴    


适度规模一社一品


2017年,四川品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品均来到枯井村,采用“公司+农户+村集体”的方式,带动村里发展起了乌骨鸡和小龙虾养殖。枯井村村支书徐永说,仅2017年,村里的乌骨鸡就卖了9万元,稻田养虾从最开始的5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亩,涉及贫困户56户。


今年1月,养了大半年的肉牛正式出栏,除了买牛肉的帮扶单位,许多村民也赶来看热闹。徐永说,“这是集体养的牛,这一卖,咱村的集体收入又增加了几万元。”徐永告诉记者。


枯井村是大英县率先开展产联式合作社的试点示范村。徐永说,枯井村按照“适度规模、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建设种养殖“产联式”合作社为抓手,加快发展稻田养虾、雷竹种植、肉牛、乌骨鸡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英县农业局副局长赖安珍介绍说,通过活用发展基金,转变农业方式,探索新型产业联合模式,不仅带动了枯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更让农户增收致富了。据记者了解,枯井村共有176户、603人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中,其中贫困户有89户、182人。


引进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也让许多年轻人回到了枯井村,成为村干部的后备力量。记者离开枯井村时,80多岁的村民陈贵芳感慨,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枯井村,不“枯”的枯井村真的太好了。

 

回马镇枯井村村支书徐永为记者介绍该村的产业情况.JPG    

回马镇枯井村村支书徐永为记者介绍该村的产业情况    


回马镇枯井村的肉牛产业.JPG    

回马镇枯井村的肉牛产业    


趟出农业农村发展新路


大英县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建立“党组织+政府+工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农户)”等多方主体联动的产联式合作社,围绕资本联投、生产联营、经营联动、风险联控、效益联赢激活多种生产要素,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企业赢利的脱贫新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谷贱伤农”“菜贱伤农”,这是分散农户面临的普遍难题。如何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产联式合作社的“五联”机制很好地整合了生产要素、激活了生产力。


创新资本联投模式,着力解决工商资本下乡难的问题。农户以土地和劳力参与,村集体和国有农业开发公司以产业发展基金投入,工商资本投入资金和技术,政府注入政策性资金,多方参与,形成合力。这一点着力解决资金谁来投的问题。


创新生产联营模式,着力解决生产组织体系散的问题。通过村集体组织发动、农户定责生产、企业指导的方式,实现组织一体化、管理精细化、生产标准化。这一点着力解决土地谁来种的问题。 


创新经营联动模式,着力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发挥企业市场优势、村集体管理优势、农户劳动力优势以及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建立“政府围绕增收转、企业围绕市场转、农民围绕生产转”的市场化经营体系。这一点着力解决产品谁来卖的问题。


创新效益联赢模式,着力解决收益分配问题。政府投入不分利,最大限度保障收益最大化。再通过精深加工、品牌创建提升附加值,农民增收渠道由窄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由虚向实,企业盈利由薄变厚。这一点着力解决利益怎么分问题。在大英县各个产联式合作社,都建立了相应的利益分配制度,让各方发展主体,利益均沾,共享发展成果。


创新风险联控模式,着力解决收益保障问题。建立以最低保障为支撑的农民收入兜底机制、以企业和农民为主的收益分配机制,将各方权益牢牢捆在一起,实现利益共沾、风险共担。这一点着力解决风险如何控制的问题。


本刊记者  彭志萍  周淼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