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骨头老了,但还做得起,一年下来收入还是非常可观。”7月10日,采摘着红通通的西红柿,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泰安街道咀阳村1社村民刘贤秀和老伴张正德浑身都是劲。虽然两名老人均达七旬高龄,然而凭着不服老的勤劳干劲,老两口种菜17亩,年挣超20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地能手”。
刘贤秀在收获西红柿
张正德和刘贤秀,是该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直靠种地为生,近年来,两个儿子外出务工,自家13亩土地的耕作全部落在了两名老人肩上。不仅如此,眼看着兄弟张正彬举家外出务工,还将4亩撂荒地一起栽种下来。
咀阳村是泸州的“后花园”,距城区仅半个小时的车程,城区对蔬菜需求量大。近年来,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两名老人瞄准商机,努力学习种菜技能。
“土地一直栽种同一样作物是不行的,会影响土壤质量和作物的收成。”作为一名老党员,张正德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种出最好的蔬菜。为此,几年前,张正德特意到各地学习莲藕、西红柿等蔬菜的栽种技能,如今,种菜已经成为老两口的“拿手好戏”。
刘贤秀在收获西红柿
据张正德介绍,截至目前,他家一共栽种了6亩西红柿和11亩莲藕。为了确保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张正德老两口将种植莲藕和西红柿的土地轮换着栽种,每年西红柿进入尾声后,便开始栽种豇豆、黄瓜,入冬后又栽种冬季菜,做到一年四季都有菜卖。
“老两口太勤劳了,灯光经常亮到深夜,总是一人收,一人卖,天天都是这个样子。”谈起张正德老两口种菜,社长杨国清竖起了大拇指,“虽然上了年岁,但是管护很精细,种出来的菜绝对是当地数一数二的”。
“张老者的菜来了没有?”因张正德的菜品质好,每天,在江南新区菜市场,总有不少顾客等着要买他的菜,大家习惯了都叫他“张老者”。
据刘贤秀介绍,她负责采摘,老伴负责跑市场,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起床采摘,必须保证蔬菜的新鲜,生意不错的时候,张正德一天要跑四五趟菜市场。
“今年的西红柿3元一斤,6亩大概产量2万余斤,预计收入达6万余元;5.5亩食用藕,每亩财政补贴250元,莲藕亩产4000斤,均价5元/斤,收入11余万元;再加上5.5亩观赏藕,每亩财政补贴600元,加上亩产莲子400斤,莲子均价10元/斤,可收入2.5万余元……”掰着拇指,坐在田坎上休息的张正德乐呵呵地给笔者算着他今年的种菜进账,再加上卖豇豆、黄瓜以及冬季蔬菜等,一年下来收入超20万元。
“我们两个都71岁了,除了血压有点高,腰椎有点小问题外,身体都还算硬朗,地还是要继续种,直到干不动为止。”挑选着大大小小的西红柿,刘贤秀坚定地说。(文/图 刘传福 李悦 )
上一篇:四川泸州:留守娃暑期学艺
下一篇:小小青花椒变身“摇钱树”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