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乐山市金口河区: 发展荒山经济打造“云端园区”

发布:2025/01/09 14:50  作者:乐山市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  编辑:车文斌  来源:乐山市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  阅读量:

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作为全省唯一不对外开放区县,拥有高山、绿色、有 机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山高、坡陡、路险的峡谷风貌,极 大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 山地面积占比 99%,25° 以上坡耕地占比超过 95%,农业适宜区仅占全域面积 4.23%。金口河小而不卑, 难而不惧,利用立体气候资源,千方百计找土地、拼土地,紧紧锚定“道地中药材、高山果蔬”两大农业主导,在陡坡上兴产业、 山顶上建园区,趟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高山农业园区发展之路,成功创建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截至目前,金口河区累计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5 个,园区农业产值预计达 2.32亿元、占全区一产业总产值的32%,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

 

系统化推进

“愿景”变“实景”

 

强规划。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金口河区“十四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编制《金口河区现代 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明确“ 一园两带五基地”现代产业发 展思路,谋划建设“一特一园、一园一牌” ,打造一批符合现代 化发展需要、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农业园区。

 

强基础。聚焦“财政、帮扶、社会” 三大主体,投入财 政资金 1.7 亿元,整合帮扶资金 0.3 亿余元,吸引社会资金超 1.3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展厅 3 个,完善水、电、路、讯等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 2 个,集农产品清洗、加 工、包装、转运、交易为一体的集散中心 2 个。

 

强管理。建立园区“ 工作专班+镇+村+经营主体”的   管理运营模式,实行县级领导包园负责制。把园区产业建设列入   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充分考量园区差异,制定考核评估办法,突   出标杆引领、奖惩结合,实行“季度反馈、半年小结、年度考核” 制度,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规模化布局

“荒山”变“金山”

 

挖潜扩面。通过“除草现土、刨石留土、背山增土、施   肥润土”整治提升荒山坡地 3500 亩,换种低效林 1500 亩,全力   实施土地整治建设,提升耕种效能,着力打造规模连片农业标准   化生产基地。 目前,建成的 1.5 万亩黄柏产业园,为中国西南种   植面积最大的连片种植区,并列入 2024 年全省“天府森林粮库 建设项目。

 

精准提质。聚焦各片区海拔条件、地质特点、产业基础 等,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每个园区重点发展 1—2 个特色主导 产业,打造川牛膝、乌天麻、蓝莓、老鹰茶、高山蔬菜等多个主 导产业,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成倍增效。采取 以短养长、 以粮养药”模式,通过药 粮套种、粮蔬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一块耕地上两 种作物同时丰收。截至目前,套种马铃薯 5000 余亩,轮作莲花白、二荆条等蔬菜 5000 亩,亩均产值提高约 12%,累计可实现粮蔬增 产近 3000 万元。

 

链条化发展

“三链” “三产”

 

建好加工链条。建成占地 150 亩、规划建筑面积 6.7  平方米的浙川东西部协作金口河区产业园,引进 12 家农业龙头企 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园区,开展药、菜、果、茶、菌等食 品加工,建成年产 20 万瓶乌天麻酒生产线,年产 15 吨老鹰茶生 产线等,在建年产 1000 吨蓝莓果干生产线,填补了建区以来农产 品无精深加工、无冷链物流的空白,龙头企业森宝公司成为全省 唯一乌天麻原料“食药同源”企业,金口河获评“ 中国乌天麻之 ”。

 

畅通销售链条。积极培育打造“金口金品” 区域公用品 牌,线上依托供销社“832” 网购平台,与 13 家企事业机关单位 和市场主体签订“订单种植”合作协议,线下与区属国资平台与 省供销社会展集团合作,成立乐山蓝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 展会展销等方式获取订单销往市场。

 

延长价值链条。通过“基地+加工+文旅”模式, 以主导 产业为核心,因地制宜植入研学教育、生态旅游、 民宿康养等新 产业新业态,积极在园区开展“金”农节庆、“蓝莓采摘节”等 系列活动,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高山蓝莓观光采摘园区年 产量达 1000 吨,年产值达 4000 万元,成功打造全国、省级乡村 旅游重点村 2 个。

 

科技化赋能

“智力”激“活力”

 

引进智慧设备。园区广泛应用现代温室大棚、农业物联网、 先进农机、低温冷藏等农业设施装备,全区种植领域机械 500  台,畜牧机械 1500 余台,加工机械 2200 余台,大幅提升粮食生 产机械化率。

 

提升科技服务。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建立涵 盖农产品质量追溯检测、农情信息服务、农产品仓储物流和 28 个电商服务站点等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园区与四川农业大 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乐山市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引 4  博士团队驻站开展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次级产品开发和种植技 术科普。

 

强化数智管理。搭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配套水肥一 体化设施和气象、苗情、虫情、药情 四情”监测站,通过园区 数智集成系统对种植物灌溉、除虫等进行智能化、 自动化管理。

 

一体化联结

“合力”赢“红利”

 

联农带农。以园区公司为主体,通过村集体投资、租赁, 土地流转,带动村集体+合作社+村民抱团发展。在园区公司带动 下,2023 年,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2200 万元,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超 2.17 万元。

 

惠农富农。根据基础建设、育苗栽种、产品加工需要, 在园区开发长期和灵活就业两类岗位,鼓励群众就近务工。带动周边群体务工增收 1500 余人,人均增收 3000 元。依托“奋进计 ”等政策, 以奖代补鼓励脱贫户、监测户种植农作物。 目前兑 “奋进计划”奖金 679 万元,激励 1270 户脱贫户、监测户新发 展种养业。

 

育农强农。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新型职业 农民技能培养培训,定期邀请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组建专业师资 队伍开展 田间课堂”系列培训,制定育种、病虫害防治、展示 标牌设定等系列课程 8 个,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头雁计划、农 业技能等各类技术 40 余次、1 万余人次。/乐山市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