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深度报道

岳池县:浓墨重彩书“农”章 硕果盈枝绘“丰”景

发布:2025/03/13 15:12  作者:沈巾钦  编辑:车文斌  来源:岳池融媒   阅读量:

春华秋实,耕耘不负。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农业领域成绩喜人:庭院经济“五微模式”入选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典型经验案例;银丰食品助力岳池实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零的突破;“岳池米粉”“岳池鸡蛋”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中期绩效评估;岳池县成功进入全省10亿斤产粮大县序列……

芝麻开花般的各项实绩,见证着岳池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步伐。2024年,岳池县紧紧跟随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指引,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使命,秉持“兴产业、促就业、强保障”的科学思路,笃定前行,真抓实干,为农民群众精心铺就了一条通向富足与美好的康庄大道。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同比6.6%的稳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显著缩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奏响了一曲激昂雄浑、振奋人心的乡村发展时代强音。

图1.jpg

兴产业:筑牢增收“压舱石”,激活发展“动力源”

春风轻拂,踏入岳池县乔家镇的万亩优质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忙碌景象扑面而来。数百村民在绿浪般的菜田间穿梭,争分夺秒采摘鲜翠蔬菜。一筐筐饱含泥土芬芳与汗水的蔬菜,马上装车,奔赴重庆、成都、德阳等地。这些蔬菜不仅摆满百姓餐桌,更让菜农的钱包鼓了起来,为春日市场注入满满活力,切实助力农户增收。

产业兴旺,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犹如一棵大树的坚实根基,支撑着农民的幸福生活。岳池县紧紧围绕“兴产富农”目标,将产业振兴作为核心抓手,持续拓展增收路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绘制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产业兴旺新画卷。

岳池县大力壮大优势产业,宛如精心培育的花朵,绽放出勃勃生机。聚焦“1+3”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在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建成了优质粮油产业基地28.5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中药材基地3万亩。

图2.jpg

图3.jpg

同时,酉溪、罗渡屠宰场与伏龙芝阳寨种猪场顺利建成投产,有力地带动了周边3.6万余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1600元以上,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园区建设上,岳池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构建了“1+3+7+N”的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如同搭建起了一座产业发展的高楼大厦。

其中,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表现尤为突出,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国家中期绩效评估,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闪耀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舞台上。目前,已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这些园区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带动园区2万余农户户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此外,岳池县还积极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村群众充分利用自家资源,建设农家庭院、家庭农场、手工艺坊,发展“小种养”“小加工”“小农旅”等多种形式的庭院经济。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农村经济业态,还吸纳了1.5万人次就近务工,带动户均年增收1800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庭院经济发展的“五微模式”更是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并入选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典型经验案例,成为了岳池县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如同一块金字招牌,吸引着各方的目光。

促就业:拓宽增收“新渠道”,撑起民生“幸福伞”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恰似一座桥梁,连接着农民的梦想与现实。

岳池县围绕“拓岗助农”,把就业帮扶作为重要方式,不断挖掘增收潜力,为农民铺就了一条就业稳行的康庄大道。

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是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关键,如同为农民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岳池县立足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针对电力技能、建筑工匠、农机操作等领域,组织培训1.2万人次。通过系统的培训,农村群众的就业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他们顺利进入就业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让他们能够在就业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图4.jpg

图5.jpg

在吸纳群众就近就业方面,岳池县依托产业园区、以工代赈项目、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为本地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如同为农民打开了一扇扇希望之门。2024年,共吸纳本地劳动力就近务工3.5万人次,人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在27个乡镇(街道)集中开展赶场招聘81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2万个次,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153人次,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岳池县还积极规模输出特色劳务,持续培育“岳池输变电工”特色劳务品牌,如同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岳池名片。

通过打造输变电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线上园,实现了劳务供需信息“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年劳务输出16.8万余人次,人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这一特色劳务品牌的打造,不仅为农民提供了高收入的就业机会,也提升了岳池县劳务输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岳池的劳务品牌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强保障:织密增收“保障网”,夯实民生“稳定器”

政策保障,是农民增收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乡村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同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为农民遮风挡雨。岳池县围绕“惠民安农”,把政策保障作为筑牢增收的“压舱石”,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在惠农政策落实方面,岳池县做到了应享尽享,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农民的心田。

2024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316万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2169万元、种粮大户补贴121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77万元,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精准落地,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社会保障方面,岳池县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为农村困难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生活保障,如同温暖的港湾,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图6.jpg

图7.jpg

全年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42576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99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49万元、农村低保金13551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让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有了依靠,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帮扶措施上,岳池县坚持把脱贫群众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脱贫群众前行的道路。

该县制定了增收措施20条,设置5620个开发式公益性岗位,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8亿元、跨区域务工交通补贴资金2848万元,引导1.2万户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发展到户产业,实现了“三类群体”基本动态清零。通过精准精细的帮扶措施,脱贫群众的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脱贫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东风浩荡满眼春,扬帆起航正当时。新的征程上,岳池将聚焦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托底保障等重点工作,持续优化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力争2025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均增长3.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努力蹚出一条“产业强、就业稳、保障实”的农民增收新路径,为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岳池力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文/图 岳池融媒 沈巾钦)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