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4月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将进一步推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下一步,将深入推进“信易贷”,持续扩大归集共享范围;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创新研发多元化征信产品;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民营中小微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民营中小微企业资产和财务实力偏弱,如果金融机构无法掌握企业更多维度的信用信息,则很难提供充分的融资支持。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通过加强政府部门掌握的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维度的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在内的74项关键涉企信用信息的机制化归集共享,支持接入平台网络的金融机构经授权查询使用有关信息。”李春临说,截至2025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37.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9.4万亿元,有力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据介绍,下一步,将从提升信息共享质效、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强化数据应用和产品开发三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其中包括,持续扩大归集共享范围,进一步提升信息归集共享质量;提升平台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惠企政策通过平台在线办理;深化关键信息开发利用,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民营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表示,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断拓展基础征信服务,创新搭建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帮助金融机构为缺乏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首次贷和信用贷。截至2024年末,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为5600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覆盖资金流账户8800万个。下一步,将不断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覆盖范围,依法推动证券、保险领域的金融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创新研发多元化征信产品,满足更多场景的征信服务需求。
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也表示,将推动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提升贷款质量,科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优化贷款业务结构,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守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文/经济参考报 汪子旭)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