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等政策指引下,校园营养午餐的稳定供应日益成为民生关切重点。近日,泸州银行古蔺支行以创新金融模式破解涉农企业融资难题,通过500万元专项贷款为县域学校肉类供应链注入“及时雨”,护航古蔺县7.3万名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健康”。
企业困境:订单激增遇资金“卡脖子”
古蔺县某屠宰场是当地学校肉类供应的“主力军”,自2016年开始逐渐承担起县域104所中小学的鲜肉配送任务,年屠宰量超万头。2025年春季开学后,该企业与县教体局签订为期两年的肉类保供协议,订单量陡增却遭遇流动资金短缺。为维持运转,企业不得不以赊账方式高价采购散养生猪,每斤成本增加1-2元,经营状况持续承压。“既要确保每天7.3万份午餐有肉吃,又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资金链紧绷得像一根弦。”企业负责人坦言。
金融破局:订单贷打通供应链堵点
面对企业的“燃眉之急”,泸州银行古蔺支行快速响应,借助县教体部门“政银企”协同机制,通过实地调研鲜肉供应链全流程,以“订单贷”产品为核心,迅速完成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投放。获得资金支持后,企业采购模式实现了“赊账散购”向“现款直采”升级,直接对接德康、巨星等规模化养殖企业,采购成本有效降低,毛利率提升约20%。同时,标准化供应链大幅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三重目标。
长效护航:“菜篮子”工程再添金融动能
“金融支持不能止步于救急,更要建立长效机制。”泸州银行古蔺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已将校园食材稳产保供纳入“助小微、惠民生”重点工作。下一步计划向县域某农业科技公司发放840万元贷款,专项用于保障全县学校新鲜蔬菜供应,构建从“肉盘子”到“菜篮子”的全链条金融护航网络。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连着校园课堂的学子,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让政策暖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随着更多“订单贷”、“产业贷”产品的落地,泸州银行正以“一企一策”的精细化服务,书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营养餐”答卷,让每一份校园午餐都承载着安全、健康与希望。(文/泸州银行)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