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可踏青观鸟、夏宜网球休闲、秋赏硕果盈枝、冬享天然温泉……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湖北省京山市紧紧围绕打造“一城市三基地”、建设“两个先行区”的目标定位,持续培育文旅新业态,引爆消费新热点,全力创建全国网球运动休闲特色城市。
2025年5月,京山天文台项目在武汉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包含观星望远镜、太阳望远镜、观星露营基地等,建成后将点亮京山文旅新地标。京山市文旅大健康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孙俊雄表示:“我们是观鸟之乡,天文台建成之后,将再添一张‘观星之乡’的亮丽名片,极大地带动京山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2025年以来,京山市用活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推出张文秋故居、小焕岭、罗家祠堂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18万人次;绿林历史文化、太子山森林科考等研学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数万名学子研学旅行;苏家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京山市博物馆等联动形成文化旅游综合体,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农旅融合,绘就兴村富民新画卷。罗店镇马岭村通过栽植红叶李、紫薇等千余种苗木,营造出四季皆景的独特风貌,打造出农旅融合新样本。2024年,“千亩花海”吸引游客超1万人次,客流量较5年前增长10倍。当20年承包期满后,这片木本花海估值将超6000万元,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00万元。
“我们计划与高校合作,打造‘九曲花廊’‘彩虹迷宫’等网红打卡点,通过彩色油菜田绘制巨幅画卷,吸引摄影、写生等艺术群体。”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满怀信心地描绘着村庄的发展愿景。
在京山,有一处被网友誉为“湖北小瑞士”的地方——京山农场。这里生机盎然的树木灌丛、高低错落的徽派小楼、田野间悠闲漫步的马群,共同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牧歌图景。京山农场开发泉水米、米酒、香菇、干木耳、葛根粉等近200种优质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游客量约70000人次,有效带动了京山市乃至鄂中地区的乡村发展。
京山市还依托马岭“千亩花海”、京山农场、国宝桥米等具有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态深度融合,成功将流量转化为持续消费的“留量”。
体旅融合,打造赛事经济新场景。在京山,网球不仅是运动项目,还可开启一场“深度游”,通过创新“体育+旅游”模式,不断掀起体旅消费热潮。
“好球!”5月22日,2025年ITF国际网球大师赛湖北京山站,在京山市网球训练基地激情开赛。赛事期间,组委会为参赛运动员量身定制了“网球+文旅”专属特惠路线,提供团体旅游优惠。
京山市通过举办高水平网球赛事,精心培育本土赛事IP,打造“跟着网球游京山”主题体验,为每位参赛者定制包含景区门票、餐饮消费券的“运动旅行包”,并融合网红球场打卡体验、文创手作展示售卖等多元业态,实现了“一人参赛,全家出游”的联动效应。
“仅5月,我们就成功举办了ITF国际网球大师赛、省青少年冠军赛等4项赛事。”京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焦学文表示,“结合体育旅游季等活动,我们计划打造30余个复合型消费场景,构建‘赛事搭台、旅游唱戏、消费联动’的融合发展模式,让赛事流量切实转化为消费增量。”
2025年1月至5月,京山以丰富的赛事嘉年华活动和景区景点促销活动为契机,共吸引游客5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27.2%。
京山市委书记何洪涛说:“旅游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诗与远方’,一头牵着地方经济发展。我们将立足特色资源,持续创新旅游模式、升级产品、优化服务体验,推动农、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拧成高质量发展‘一股绳’,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中国县域经济报 余惠玲 通讯员/成丽平 余 舟)
上一篇:广安市前锋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下一篇: 广安前锋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