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棱农商银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新型化特点,从源头预防着手,联合丹棱县公安局以“数据互通、处置协同、宣传联动”为目标,创新打造“反诈超市+唤醒室”双阵地,构建“金融机构前端拦截、公安机关后端打击”的全链条反诈体系,实现从“被动堵截”到“主动治理”的升级。
反诈唤醒室
数据研判联动:打造智慧反诈大脑。双方搭建警银反诈数据共享平台,银行风控系统实时抓取异常转账数据,对每日五万元以上交易及万元以下异常交易建立台账同步推送至公安局反诈中心。警方通过资金流+信息流双轨分析,反向输出最新诈骗话术、作案手法,协助银行优化预警模型。
现场处置联动:构建10分钟极速响应圈。制定联合处置机制,银行柜员发现疑似受骗客户时,立即启动“黄色预警”,由内管行长引导至“反诈唤醒室”进行前期沟通;若客户仍坚持转账,触发“红色预警”,同步联系挂靠派出所上门进行劝阻,10分钟内抵达现场,播放同类案件侦破视频,形成“金融专业+法律震慑”的双重劝阻合力。
商品与反诈深度融合,创新反诈标语呈现形式。联合公安机关在超市的零食区、蔬菜区、日用品区等区域,在货架、商品包装、柱子等位置巧妙嵌入反诈标语,将日常购物场景转化为反诈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商品包装、宣传立牌等形式,将反诈知识与生活物品紧密结合,增强群众的代入感和记忆点,让反诈宣传更具互动性与趣味性。
提炼反诈知识要点,推动宣传内容具象化。深入分析常见诈骗手法,以“公式化”的方式总结归纳出“十大反诈公式”,直观展示诈骗的逻辑链条,帮助群众快速识别诈骗陷阱。通过一系列反问提出“灵魂8问”,引导群众在关键场景前进行自我反思,强化自我警示,有效提升防骗意识。将“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作为核心防骗准则,在宣传牌、吊牌等载体上高频呈现,不断强化群众的行为规范。
反诈示范超市
显著提升宣传效果。互动体验式的宣传方式相比传统的说教式宣传,更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数据显示,沉浸式体验可使信息记忆留存率提升 70% 以上,大幅增强了反诈知识的传播效果和受众的记忆深度。
强化银行社会责任担当。通过在反诈领域的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展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有效增强了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与警方联合打造“反诈联盟”,进一步提升了银行的社会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有效预防资金损失。“反诈唤醒室”通过及时的干预措施,能够直接阻断诈骗资金的流转,显著降低实际案发率。据统计,银行现场劝阻的止付成功率可达80%以上,为群众的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形成长尾传播效应。参与者在体验过反诈超市和反诈唤醒室后,可将自身的经历和所学的反诈知识分享给亲友,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效果,进一步扩大了反诈宣传的覆盖面,营造了全民参与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
反诈唤醒室和反诈超市通过“体验+干预”的双重模式,成功将银行从单一的金融服务场所转变为反诈前沿阵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能有效提升公众的防骗能力,更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建立跨区域警银反诈联盟,与周边区县金融机构、公安机关共享诈骗数据,形成 “区域联防、链条打击”的反诈新格局,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文/图 丹棱农商银行 徐敏)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