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资阳安岳:从“靠天晒粮”到“品牌富农”的“兴农密码”

发布:2025/09/12 16:07  作者:潘政吉  编辑:车文斌  来源:安岳融媒   阅读量:

金秋时节,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合义乡的田野上稻浪翻滚,8000亩水稻迎来丰收。从品种优化到农机助力,从生态种养到产业链延伸,这片土地正生动演绎着现代农业的精彩转型。

图1  合义乡高标准农田水稻迎收。张文芹  摄.jpg

合义乡高标准农田水稻迎收。张文芹  

“天晒”到“机烘”,粮食颗粒归仓更有保障

走进合义乡大安村,大型收割机穿梭田间,收割作业高效进行。种粮大户杜红梅正站在刚收割完的田块旁,她抓起一把稻谷说:“今年我们试种的是品香优秱珍,亩产达1200斤,产量相当不错!”

杜红梅介绍,她承包的200亩稻田,预计今秋可收获120吨优质稻谷。此刻,收割机放粮口正将稻谷倾倒进村集体的运输车,这些金黄的稻谷即将进入大安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完成“蜕变”。

“以前水稻收割后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晒粮,天天盯着天气预报,一下雨就心慌,还得占马路晒谷,既不安全又效率低。”杜红梅对记者说。如今,村集体购入的烘干设备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稻谷从田间直接运抵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通过自动化烘干脱水,不再受天气制约。效率提高了,品质也更有保障。

图2  村集体的收割机、运输车正在作业中。张文芹  摄.jpg

村集体的收割机、运输车正在作业中。张文芹  

值得一提的是,从收割机、运输车到烘干机,全部由村集体统一配置。通过统筹调度与服务,既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户省钱、集体增收”的双赢局面。

“卖原料”到“卖产品”,品牌赋能提升价值链

烘干只是第一步。随后,稻谷被送入日加工能力30吨的生产线,经过除杂、剥壳、精选、真空包装等全自动流程,变身成为“米钰福”品牌大米,包装精美、米粒晶莹。

“以前卖散装稻谷,价格低、利润薄。现在做成品牌大米,直接进市场,价格提了上去,利润空间大多了!”杜红梅高兴地说,村集体将集中收购他们大户种植的水稻,经过标准化加工后面向市场销售。据当地测算,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超200万元的收益。

图3  村集体的烘干设备正在运作中。张文芹  摄.jpg

村集体的烘干设备正在运作中。张文芹  

大安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建成投用,不仅实现了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管理跃升,让“粮袋子”真正变成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眼下,正值水稻收获季节,合义乡8000亩水稻仍在续写丰收故事。一座服务中心、一条加工线、一个优质品牌,正悄然重塑当地农业面貌,为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贡献出坚实的“合义力量”。

(文/图 安岳融媒 潘政吉)

上一篇:下塘 古镇创大业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