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问题探讨

安岳柠檬价破5元,高位行情能走多远?

发布:2025/10/20 17:05  作者:全媒体 李梅 黄智微 潘政吉  编辑:车文斌  来源:安岳融媒  阅读量:

从收购商手里接过厚厚一沓现金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姚市镇岳溪社区74岁的果农田景福咧嘴笑开:“种一辈子柠檬,从没见这么高的价!”

10月中旬,安岳柠檬进入集中采摘期。田间收购价突破每斤5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前年同期的2.5倍,创历史新高。

价格为何涨?行情能否持续?记者来到安岳展开调查。

图1  柠檬基地里繁忙的采收场景。王仲杰  摄.jpg

柠檬基地里繁忙的采收场景。王仲杰  

全球减产撞上国内“柠檬热”    

清晨7点,晨雾未散,姚市镇岳溪社区的柠檬园已是一派繁忙。田景福和老伴佝偻着腰,将金黄饱满的柠檬从枝头剪下,小心放入竹筐。

“现在价格好,得抓紧多卖点。”田景福告诉记者,在往年,柠檬一般只能卖到1.5至3元。他家种了9亩柠檬,预计今年能收入8万元。“今年产量下降,但价格高,算下来还是能多赚个一万块。”

图2  村民喜获柠檬丰收。潘政吉  摄.jpg

村民喜获柠檬丰收。潘政吉  

中午时分,收购商的大货车沿路收果。田景福和10余户村民开启互助模式:车开到谁家,大家就一起帮忙将柠檬过秤装车。现结现付,农户清点着手中的钞票,喜笑颜开。

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驶向通贤镇。四川佛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1200亩基地里,80多名工人忙碌穿梭。“今天要摘8万斤,装4车,按5.1一斤算,单天产值就超40万!”企业负责人陈跃语气中带着振奋

与安岳大部分种植户不同,陈跃的果园依靠两套智能化滴灌设备和科学管理,在普遍减产的情况下逆势增产,亩产从去年的2000斤提升至4000斤。“按当前价格,亩产值至少2万元,是去年的3倍多。”

“市场端和生产端共同作用,拉高了产地价。”安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安岳柠檬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景华分析认为,三重因素共同推动价格体系重构:全球五大柠檬主产区受气候灾害影响普遍减产;安岳柠檬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出口需求增加;国内消费市场“柠檬热”持续升温,本地柠檬加工企业集群快速发展,导致供应紧张。

卖果子全链造价值

与普通种植户急于将鲜果变现不同,陈跃显得从容不迫。他的底气来自企业的产业链布局——基地年产柠檬400万斤,配套的300万斤容量冷库让他在销售时机上掌握了主动权。

图3 即将出口的安岳柠檬。潘政吉  摄.jpg

即将出口的安岳柠檬。潘政吉  

“必须把种植、加工、销售三条线全部打通。”陈跃阐述着他的经营哲学,“单一的种植模式抗风险能力弱。未来的方向,一定是种植者懂销售,销售者有基地。”

这种全产业链思维,正在安岳形成共识。陈跃的企业先后完成了出口基地备案,具备了自营出口资质。“队伍和渠道已搭好,若国内市场价格走低,我们便转向出口,始终掌握市场主动权。”

图4  安岳蜜雪冰城柠檬供应基地。受访者  供图.jpg

安岳蜜雪冰城柠檬供应基地。受访者  供图

与田间火热的鲜果交易相呼应的,是精深加工企业“摩拳擦掌”。四川安岳柠檬超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传充坦言:“目前加工果供应紧张,我们企业还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作为国内柠檬饮料头部品牌“柠檬共和国”的子公司,该企业主要为母公司提供柠檬汁原料。自10月10日投产以来,公司已累计加工柠檬200吨,产出柠檬汁60吨,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期待随着柠檬采摘季的深入,原料供应能够跟上,让我们真正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张传充介绍,柠檬超酸公司预计年消耗柠檬加工果超1万吨,下一步将与10万亩果园建立直供关系,推广不套袋种植模式,以保障原料稳定供应。

作为川果“尖子生”,安岳柠檬常年产量60万吨占全国七成以上地标品牌价值超192亿元,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当地持续推动产业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标准”转型,不仅建成30家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产品200余种,更将营销网络铺向全球。今年1至9月,自营出口额突破1.4亿元,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品牌营销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安岳正由柠檬主产地向柠檬集散转型升级。”田景华表示,今年资阳首次进口国外柠檬,标志着安岳柠檬市场主体在营销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的柠檬集散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实现“量价皆稳”?

面对创历史新高的价格,不少当地农户开始考虑扩种或者从企业手中收回果园自种,但不少人心中都有疑惑:“明年价格大跌怎么办

田景华给出“定心丸”:“为防范市场波动风险,一套政府与市场协同的‘双轮驱动’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我们既要让价格‘稳得住’,也要让产业价值涨上去

图5 雪王农业柠檬分选车间。受访者  供图.jpg

雪王农业柠檬分选车间。受访者  供图

大企业发挥“压舱石”作用。作为蜜雪冰城的“镇店之宝”,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年销量超10亿杯。“今年我们计划在全国采收柠檬约6万吨,其中安岳预计供应4万吨,占总量60%左右。”雪王农业(四川)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金成介绍。目前,蜜雪冰城在安岳拥有合作基地6万亩,其中核心果园2万亩,覆盖300余户专业种植户。这种“直供合作+保底收购”的模式,成为稳定产地价格的坚实“压舱石”。

当前,安岳柠檬加工能力已达20万吨年。随着和平白茶柠檬、拓丰柠道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陆续投产,预计明年加工能力将提升至30万吨。加工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合作等方式稳定原料来源,其集聚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为价格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增强了产业韧性。

图6  柠檬深加工产品。黄智微  摄.jpg

柠檬深加工产品。黄智微  

金融保险提供托底保障。中国人民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等保险机构持续推广柠檬病虫灾害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

政策扶持也为果农扩产提质增添了底气。田景华说,四川已把安岳柠檬作为川果建圈强链的主要品种之一,予以资金和项目倾斜,重点内容包括引导果农通过流转、入股等方式,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文/图 全媒体 李梅 黄智微  安岳融媒 潘政吉)

上一篇:“科技游”持续升温,如何开辟文旅新蓝海?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