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内蒙古丰镇市南城区街道铺路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特色农业为抓手,创新发展“两年三作”种植模式,既破解了人多地少的发展难题,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近年来,在丰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铺路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主动担当、协同发力,一方面紧盯防返贫监测、“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核心任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着力缩小收入差距、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锚定“产业兴则乡村兴”的发展理念,结合全村实际和村民种植经验,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从“保产量”向“提质量”转型。
“以前一亩地一年只种一茬庄稼,收入有限,现在‘两年三作’模式让土地‘活’起来,亩均收入能到1万元左右。”提起特色种植带来的变化,村民们难掩喜悦。铺路村创新推广的“两年三作”模式,以土豆、小葱、小甘蓝圆菜为核心作物,形成闭环种植链条:清明前培芽整地,覆膜种植“铺路红”土豆,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地理优势,经农家肥大水灌溉,亩产可达4000斤,8月即可上市,凭借早市优势实现“产量高、价格优”;土豆收获后播撒小葱,利用其耐寒特性自然越冬,来年6月回根返青后收获,亩产高达1.2万斤;小葱采收完毕,7月中旬及时播种盛珍1号、2号小甘蓝圆菜,这一品种生长周期短、耐旱抗病虫能力强,经科学培育后,9月中下旬上市,亩产约1.2万斤,其清脆甜美的口感成为冬季腌菜及烹饪辅料的优选,深受市场青睐。
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是保障。为助力农产品增产提质,铺路村在丰镇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修建灌溉机井7眼,累计修筑灌溉农渠4.7公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还联合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开展农渠清理维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稳定的水利保障。“两年三作”模式的成功推广,不仅让土地利用率实现翻倍,还有效破解人多地少的发展瓶颈,丰富农产品种类,也让村民实现“一地多收、四季有产”,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下一步,铺路村将继续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持续深耕特色农业,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让“小作物”承载“大希望”,以特色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为全市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新画卷。(文/中国县域经济报 宫立灵 通讯员/宣艳)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