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之后为了区域平衡发展,采取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举措,但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产业集群指的是在某一区域内,大量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联系的企业和相关的支撑机构,形成集群。产业集群能快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推动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产业集群通过集聚与规模效应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集群首先带来密集的人口数量,大量的劳动人口为产业集聚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分工。而精细化的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能够激发创新。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会选择那些市场需求大的地点办厂经营,而大的市场需求又是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情况,最终形成中心-边缘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由于知识外溢效应、分享共同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分摊基础设施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产业集群能够带动空间组织和企业之间联系的集中,形成一个高效的专业分工协作体系,各市场组织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顺畅,引起交易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效率。
——区域经济决定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演化路径,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产业集群与地区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生成与发展受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历史文化经济制度等,而由于地区在这些因素上的差异,依托当地资源产生和发展产业集群就会具有区域特色,并能有效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大地减少了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提高了区域内从事第二、三产业人口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非农业的转移。通过市场作用,产业集群以其内含的交易组织关系,使大企业牵引、提携中小企业进入了高层次的生产空间,经过市场的筛选,生存下来的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保持了较高的“相关度”,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解决了区域产业组织中的不同规模企业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保持有序竞争状态的问题。
对策建议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区域形成统一、高效的经济市场。政府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政策,应敢于创新实践,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另外还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区域之间有必要建立协调发展合作机制,以解决跨区域合作沟通问题,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合作机制不仅可以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来决定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还可以协调各区域之间的利益,这样有利于长远的合作。总而言之,发展产业集群须根据地区产业特点和区位条件,按照产业集聚的市场规律,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发展跨区域特色工业园区,着重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政府要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区位优势、产业布局要求和产业组织形成规律,并结合已经成功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区域发展。政府需对制定、执行科学的政策予以有力支持,并就此类政策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然后加以适当的调整和改善规划。因此政府作为指导和协调者,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能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自发地聚集起来,让市场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平台,同时还要防止出现集群内企业的恶性竞争。另外规则制定要具有开放性与长远性,集群系统越开放,信息交流就越畅通、集群的创新能力就越强,同时也要考虑到集群内企业发展、集群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
——打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氛围。创新环境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环境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要营造出创新的氛围,所以完善创新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使得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终结服务机构保持良好的竞争和合作环境。在企业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氛围逐步形成,才能更好好地促进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与目标。
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 徐运喜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