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7第十二期

打造服务三农的“定海神针”

发布:2017/12/01 16:09  作者:陈天航  编辑:罗志强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仁寿农商银行支农支小助推县域发展纪实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金融如何给力? “定位于立足县域、扎根‘三农’、服务中小的仁寿农商银行及其前身——仁寿县农村信用联社做了两件事:一是大力支持‘双创’,农民摆脱了传统的劳作,有的成为产业工人,部分农民成了企业家;二是支持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使农产品价值链拉长,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说起仁寿农商银行的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仁寿农商银行董事长曾映红颇为自豪。


令曾映红欣慰的是,在支农支小上,仁寿农商银行给出了一份令仁寿人民满意的答卷。截至20178月末,全行存贷总规模占全县金融机构总量的三分之一强,雄踞全县第一,被誉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

 

因需而变,靓在转型


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帮助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是仁寿农商银行多年坚持的金融支农定位。曾映红认为,这一定位,是仁寿农商银行在区域金融竞争中独占鳌头的制胜关键。


“而近几年农村经济大发展、大变革的新形势,更给仁寿农商银行支农转型和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曾映红坦言。


放眼“十三五”,已经全面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踏上全域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高速列车的仁寿,新区建设热潮涌动,城镇化进程持续升温,二元经济加快融合,传统的支农对象实现了转型升级,给农商银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区域“三农”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仁寿农商银行如何才能因需而变,依托当地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转型,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迅速适应转型发展了的“三农”新需求,从而实现自身金融功能的转型和升级?

首先是经营理念的转变。


为进一步统一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仁寿农商银行党委班子多次集体研究,从国家宏观政策、全县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经营现状等方面认真分析发展的有利因素和机遇,从而使全体员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振奋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立足新的起点,一心一意抓转型,聚精会神谋跨越。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为缩小管理半径,进一步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专业化,仁寿农商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管理集中、营销前移的原则,新设置专门的部门全面负责全行“三农”工作的指导、协调与监督管理。并先后在城区新设置成立小微金融部、公司业务二部、个贷一部、个贷二部,在视高区域设立公司三部、个人贷款中心等信贷部门。通过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仁寿农商银行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整合优化网点资源,建立起高密度、层次分明、差异化的多功能机构网点90个,覆盖率达到100%,不断提升了网点专业化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思路决定出路。在努力推进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的基础上,仁寿农商银行牢牢把握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更是挥洒出金融支农转型的大手笔。


紧紧依靠地方政府,不断加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始终坚持将信贷资金和优质服务投向地方经济最迫切需要的地方。比如围绕地方政府各个发展时期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开展经营工作,大力支持能源、交通、电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重点项目建设贷款;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贷款;大力支持城市化公共建设、居民消费类民生工程贷款等等,切实加强对仁寿中小微企业、“三农”、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民生工程以及市民金融的支持力度,从而形成了自身发展优势和经营特色。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8月末,仁寿农商银行发放的各类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高达各项贷款的90.81%,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了同仁寿经济的同心同向同效发展。

 

瞄准小微,抢滩蓝海


小微企业作为实体经济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小微企业存在着诸多经营上的不确定性风险,让很多金融机构对其饥渴的融资需求“望而却步”。因此,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一直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


“尽管如此,在仁寿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主们却享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曾映红告诉记者。


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仁寿农商银行信贷模式的转变。


“做好小贷业务,是我们倾力打造服务三农‘定海神针’的不二选择。而以往只是通过简单的资产带动、拼资源、拼资本消耗来发展业务的路子,是肯定行不通的。”曾映红分析道,“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我们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成立微贷中心,引入了先进的‘微贷技术’。”


引进先进的“微贷技术”,仁寿农商银行并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式复制;而是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本土化”改进创新。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辖内小微企业实际情况和专家建议,微贷中心制定了规范化的信贷操作流程,建立了高效贷款审批机制。一是优化授权模式,提高办贷效率。建立统一的信贷经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类型,对各支行独立审批人(支行行长)进行差异化授权;二是实行市场化的弹性利率定价机制,结合客户的资信状况、贷款风险度、管理成本、贡献度和忠诚度等因素,逐户、逐笔、差别化定价贷款利率。


“通过对信贷审批流程的科学调整,总行将审批权限下发到微贷中心及各支行,我们及时分析、限时审查、快速决策,将受理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的时间缩短至1-3个工作日,最短1个工作日,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曾映红介绍说,“信贷资金的快速到位,使小微贷款的客户及时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商机,赢得了发展,满足了微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建立了“微贷中心”,解决了技术创新的问题,仁寿农商银行又考虑的是,在小微企业服务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如何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只有发展特色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才能成为赢家。”这是曾映红反复提及的观点。他说,当下的银行业都是同质化竞争,大家做同样的事,在一个问题上很难胜出。所以,要想走在别人的前面,必须首先研究客户需求,主动求变。


正因如此,仁寿农商银行树立“客户战略”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积极搭建存贷款、电子银行业务、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投融资和结算平台,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网上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渠道服务;为企业及上下游供应链量身定制代发工资、抵押循环贷款等产品服务;通过借鉴、复制、本土化改造等多种方式,推广形成了26款信贷产品,覆盖农户、商户、小微等对象。打造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个体商户评级授信、小微“四贷四通”“公司+农户”扶贫贷款等金字招牌金融产品,360度全方位满足了各类客户主体信贷需求,真正实现了对小微企业服务的无缝对接。


据统计,截至20178月末,仁寿农商银行小微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 23.35%,占比37.95 %2017年新增培育企业27户,培育企业获得贷款支持比列达100%

 

践行使命,勇于担当


一个敢于担当的银行,必然是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使命的典范。


为了降低“三农”“小微”融资成本,真正让利于民。仁寿农商银行积极推行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或免收评估费用,推行“阳光信贷”限时办结制度,并实行利率优惠。“2014年起,我们主动下调贷款执行利率2个百分点,仅此一项,一年就真金白银让利于客户近亿元。”曾映红说。


同时,为最大限度降低客户融资成本,近年来仁寿农商银行还充分利用支农再贷款政策,积极向人行争取低息支农再贷款5亿元,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的形式支持惠农创业示范基地4个,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带动下,8万户农户致富奔小康。


为了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仁寿农商银行积极参与人民银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讯通工程和银监会“三大工程”,全力推进“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两大金融服务民生工程,搭建起包括物理网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EPOS“农惠通”在内的多渠道全方位服务体系,各类电子机具覆盖了全县618个行政村及社区,实现了“村村通”,乡镇网点覆盖率100%


金融扶贫工程是民生的风向标。仁寿农商银行党委积极与当地党政对接,走村串户,帮助贫困群众想办法、谋出路、奔小康。


“我们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农村,是我们最广阔的阵地;农民,是我们最真诚的伙伴。当伙伴需要帮助时,我们义不容辞。”曾映红的话掷地有声。


仁寿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扶智扶贫同步举进。在扶贫机制上出“实招”,在助力产业上出“真招”,在对口帮扶上倾真情。建立健全起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双基联动”服务模式,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努力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据了解,截至20178月末,已对1万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建档评级,占所负责的贫困户比例100%,授信金额5亿多元;已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贴息贷款3000多户、金额近2亿元,大力支持贫困户创业就业和发展生产,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只有扑下身子“接地气”,才能听到“三农”最真实的声音。采访的最后,曾映红总结道:“我们的使命,是为‘三农’着想,为‘三农’服务,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贴心服务‘三农’是农商银行永恒的主题,离开农业、农村、农民,农商银行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这或许才是仁寿农商银行践行使命,支农、支小,全力打造服务“三农”“定海神针”最好的注解。


本刊记者 陈天航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