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乡村文化

稻谷之德

发布:2024/07/15 10:59  作者:钱声广  编辑:卢锦根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钱声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乡村文化艺术院执行院长。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原副主任(副馆长)、一级巡视员。著有杂文随笔集《官道拾遗》《仕途微言》《宦境闲语》和散文集《与山结缘》。

 

我喜欢在水稻抽穗灌浆的时节,去乡村的田野上看稻子那涌动的波浪,那是刻在我记忆深处的生命律动。

 

我和朋友选了一个雨后的晴朗天,开车到一个名叫“稻乡渔歌”的林盘,这是一位企业家以川西林盘为依托、以农商文旅体融合为主要特色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个区域一万五千亩,有农田八千多亩。那天,高空的风轻拂着云彩,远远可见清新淡雅的西岭雪山,近处目力所及皆是一片绿色的稻海。

 

962da2c4be3afba5aa3850b9177580c.jpg

笔者在稻香渔歌

 

我们行走在田间地头,田野的风携带着稻花的清香徐徐而来,风中还似有似无夹带着远处荷塘清幽的荷香。

 

多么熟悉的气息!我的童年和少年就是置身在这气息中。

 

我的故乡也属于浅丘,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河流、池塘、沟渠星罗棋布,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适宜水稻和其它农作物的栽培种植。大米和面粉是滋养我们的主粮,因而人们编爱水稻和小麦。印象中一年曾栽种过早、中、晚三季水稻。

 

微信图片_20240715104556.jpg

张国盛

 

中学毕业后,我在公社农科站干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学过插秧、施肥、薅草、收割稻子,对水稻的生长过程算是有一些了解。秧苗插入水田后,三、五天时间返青,一个多月后开始分蘖,渐渐地稻田就形成了一片青绿。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给稻田灌水也是非常讲究的,只能浅浅地淹没禾根下部,水缺则枯萎,水盛则病伏。我曾问过几位从农门到校门再入“衙门”的官员,他们对这些却是一无所知的,有的听了甚至惊讶道:“大米原来是这样来的呀!”。

 

在农科站的那段时间里,我体验着稻子的生长,也记录下一些阳光灿烂和风风雨雨中稻田管理的感受。

 

有一天我们正在田间薅草,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随后狂风大作,我们急忙躲进了田埂尽头的一个小草棚子里。不经意间,我发现稻田里那些看似柔弱的稻秧株株紧靠,相互扶持着,共同抵御着狂风的摧折。我更加好奇地盯着稻田,风过雨落时,它们又快速地把叶子支棱起来,将穗苞护在中间,让雨水顺着叶脉直接流走,好像母亲在护佑着自己的孩子一样。雨后放晴,它们又在阳光下激动地随风起舞,细听、细看,耳际似有妙语窃窃,轻柔而缠绵。

 

事后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着稻田里的那种景象。后来我和一位忘年交谈及此事,他说,水稻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孙,它们也是有灵性的,也有至爱亲朋,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抽穗扬花就是它们在恋爱,在孕育着生命的结晶,只是人类不易读懂而已。

 

微信图片_20240715104603.jpg

张国盛 摄


如此说来,水稻的抽穗扬花是非常神圣的,如同人类社会中,新人走进婚姻殿堂的大喜日子。难怪在朗月星稀的夜晚,稻田里会弥漫着浓浓的稻花香气,并有蛙鼓阵阵。青蛙既是稻田的守护者,也是稻田里的咏唱者,不让害虫来破坏稻子的甜蜜爱情……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为官之前是否也曾务农,他写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乡村夏夜稻田的幽美景致描写得维妙维肖,道出了他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按现在话来说,他很有些“三农情结”。

 

现在有些农村人在农不爱农,离农心切;有些基层组织助农政策不到位,使一些农村人口外流、土地撂荒……前段时间,我在手机上看到一个关于什么是农村的小视频,说是现在的农村,是富人眼里的天堂,穷人眼里的荒凉,诗人笔下的远方,游子心中的故乡……农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去务工了,留在村里的只有那些故土难离的老人。过去的一些沟渠池塘因缺少疏淘而干枯成了土坎,过去那些适应栽种稻子的水田也因常年撂荒而成了平地,乡村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气。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首唱响在神州大地上的歌,歌名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歌中唱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田野、村庄、河流、农田、荷塘,歌中这些意象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寻常可见的,唱出了青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心声,更是表达了青年人对未来的希望。我想,这首歌也将会唱响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乡村振兴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建设乡村……

 

想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他出身名门,大学毕业后,为了让中国人端稳饭碗,吃饱肚子,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常年都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他给人们的印象普通得就像是一位老农,肤色黝黑,身材精瘦,脸上布满了皱纹。曾有一家画报刊登了他手捧着沉甸甸稻穗的照片,编辑在照片下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说是编辑的失误,但袁隆平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确实太像农民大爷了。袁隆平到了年迈九十,仍在为“一粒米”忙于田畴,直至魂归泥土……他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把自己这粒种子播种在了他深爱的神州大地上。

 

微信图片_20240715104553.jpg

张国盛 摄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稻作农业起源地,《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平凡而伟大的中华先民将野生水稻驯化成为人工栽培水稻,此后流传各大洲,成为今天全世界近一半以上人口的基本食粮。甲辰年春,我在新津宝墩古城遗址,看到了四千五百年前的水稻田遗迹和碳化水稻遗存,那一刻,我想的最多的是,稻米滋养了华夏儿女,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且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刻,我站在四围香稻之中,望着稻穗已渐成谦恭君子状。我知道,稻子成熟时总是把身段放得很低,弯起的稻杆,正好适应人类在收割时,一只手拦腰抓握,另一只手把镰刀端平顺着稻杆弯斜的方向从根部划过。我曾思考过,人与植物往往可以相通。在面对被收割的稻子时,人类也是怀有虔诚之心的,恭敬地弯下腰来,把它们揽在手中,这似乎是千古传承的一种神圣的交接仪式。虽然现在水稻的插秧、收割以及大田管理基本上都机械化了,但我们对水稻的虔诚心应保持不变。

 

民以食为天。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养、助、益、充,都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方式,而稻谷之德则是五谷之首。生于天地,以飨生灵。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