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明确新目标 谱写新篇章

发布:2018/01/11 15:20  作者:张莹莹  编辑:罗志强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明确新目标  谱写新篇章

——宝兴县“落子”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新时代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在如何实现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宝兴县“落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核”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以创新产业推进转型发展,以创新人才构筑竞争优势,着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


力争到 2020 年,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比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科技进步,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通过不断创新,使全县的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计划到203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宝兴“绿色崛起、追赶跨越”,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策”


(一)强化科技支撑引领


培育创新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按照创新规律不断培育和引进人才,按照市场规律配置、激励和使用人才。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并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现创新劳动与个人竞技收入紧密对接。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在中药材、石材、新材料等产业和领域建设产品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深化县校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技术创新合作。有序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电子营销新业态。吸引石材产业领域的高端要素,不断拓宽工业品销售渠道。突出抓好质量强县工作,重点抓好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以质量升级推动经济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和技术能手进行创业创新。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发挥金融对创业创新的助推作用。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建基地、高加工、创品牌、强融合、促增收”发展思路,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经济走廊,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全省优质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领军企业,提升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幅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宝字号”品牌。创新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耕体验、观赏采摘、农业物流、农村电商等新型业态,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类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特色工业新支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力争到203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到本世纪中叶,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0亿元。围绕骨干特色产业,坚持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培育扶持共同发力,通过建链、延链、补链等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换代,全面改造提升石材开采、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实施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工程,完善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各种资源向灵关工业集中区、飞地园区“宝兴园中园”集中,引导其他地区不适宜本地发展的产业向灵关工业集中区、飞地园区“宝兴园中园”转移,做大做强灵关工业集中区、飞地园区“宝兴园中园”经济,形成宝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引领带动辐射能力,实现灵关工业集中区、飞地园区“宝兴园中园”同步健康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和企业帮扶培育,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领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品牌强县建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造“宝兴造”品牌。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突出现代旅游、生态康养、现代物流,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支柱性产业。力争到20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全省服务业强县。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实施旅游经济强县计划,整合宝兴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大熊猫、自然风光、乡村旅游等主题公园,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宝兴全域联创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将熊猫老家打造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实施医养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绿色食品、养老服务、医疗康复等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康旅融合,打造“熊猫老家、康养胜地”。引进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规划建设县城商贸综合体、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


(三)创新提升城县功能品质


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合理确定县城发展定位,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县城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就业带动功能。穆坪镇改造提升为“熊猫古城”,打造集熊猫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灵关镇改造提升为“灵关石城”,打造100亿产业园区、特色旅游休闲胜地。


加快特色小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建成以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美丽宜居为主的灵关特色小镇,以休闲旅游为主的陇东特色小镇,以传统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硗碛特色小镇,促进农村居民及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任务,全域梯次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推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模式,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乡村情趣的新型农村社区。深化农村环境整治,推动农村“净、畅、和、美”标准化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四)创新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路网建设。全力推进成雅高速复线(邛崃—芦山—宝兴—天全)纳入四川省高速公路规划网,提档升级国道351夹金山段和省道431、432、308宝兴段,改造提升大老路,全面完成空石林、达瓦更扎景区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安防措施建设,推进互联互通,构建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为骨干的“外通、内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构建完善供水保障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快大中小微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引、调水能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努力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实施重点河段堤防护岸工程,继续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加强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工作。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大力推进全域光网建设,统筹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建设,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和城镇光网全覆盖,打造“智慧宝兴”、“光网宝兴”、“无线宝兴”。支持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网络智能化水平、信息交换速度和综合承载能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发展数据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深入融合,积极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推动信息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五)培育转换发展强劲动能。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谋划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机制,畅通投资项目融资渠道,放宽放活社会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放大国有资本财政资金的集成效应、撬动效应。深化教育、医药卫生、就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改革,让改革红利惠及民生领域。


全面拓展开放合作。牢固树立全面开放新观念,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源要素,借势借力实现更大发展。实施“全域开放”行动计划,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发展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改进招商引资思路和方式,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瞄准中国500强、西部500强、民企500强等重点企业,务实办好重大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力争引进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之“道”


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大势,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增强“稳”的责任感和“进”的紧迫感,主动进取、奋发有为,共同谱写宝兴的新篇章!

 

(宝兴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  张莹莹)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