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重大决策。双碳政策将对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迎来政策窗口期,银行应紧跟政策导向,主动适应碳减排政策下产业变化,积极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创新金融产品,以绿色金融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本文以宜宾农商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做法为引,探讨金融支持碳减排的基本路径。
一、政策环境
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今年两会,“双碳”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双碳”1+N政策体系陆续出台,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见》正式发布,作为“1+N”政策体系中的“1”发挥统领作用。在金融监管层面,中国人民很行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把金融支持“双碳”政策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2021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的发言指出:“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碳交易市场,提高碳定价的有效性和市场流动性,稳妥开展碳金融产品交易”;在2020年第42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刚明确指出:“人民银行正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助力完成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的目标。”2021年11月,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仅为1.75%,鼓励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可见,金融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助力,中央的顶层设计和监管政策的支持,都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提供重要指引和发展机遇,商业银行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条件已基本成熟,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二、“双碳”政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双碳”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碳中和,即经济社会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移除量相等,伴随政策实施落地,将推动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刻影响金融行业。
(一)传统高碳行业面临转型压力,新能源等低碳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参与到“双碳”进程,意味着银行信贷业务的重新布局。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低碳转型将嵌入经济活动内核,与高碳产业相关的投资面临压降,经济结构中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重将大幅调整,面对这样的经济形态,商业银行有义务也必须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逐步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大力支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项目,以及雾霾治理、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重大民生领域项目,将信贷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二)催生碳金融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带来机遇。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能源零碳化,在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清洁能源生产建设、传统能源生产转化与消费行业技术升级改造、低碳减碳新技术创新、规模化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等孕育了百万亿级的投资需求,而其中财政资金投资占比仅为10-15%。清华大学对中国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目标转型,预计到2050年,中国能源系统所需新增投资100万亿人民币。中金公司研究预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的绿色投资总需求为139万亿人民币。高盛研究的投资展望提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预计到2060年清洁能源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巨量的投融资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既可以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为技术相对成熟、不确定性较低的低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也可通过与创投风投机构合作等方式为技术尚不够成熟、风险不确定性较高的低碳转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宜宾农商银行支持双碳政策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宜宾市加速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宁德时代、长盈精密、江苏国泰等国内知名上市公司纷纷落户宜宾,在宜宾布局锂电材料生产制造业,新能源绿色产业在宜宾已出具规模,宜宾已形成了锂电池原料、电池材料、锂电池、应用产品和锂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与此同时,宜宾“一黑一白”(煤炭、白酒)、纺织等传统行业在低碳转型改造、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碳金融需求。宜宾农商银行作为宜宾市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抢抓该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速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发展机遇,聚焦宜宾市产业发展重点,主动创新信贷产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创新支持智能终端等“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针对宜宾市蓬勃发展的锂电、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宜宾农商行先后推出“智能终端出口退税贷”“政银担企风险担保基金贷”“园保贷”“并购贷”“产业通”等绿色金融产品套餐,满足新兴产业多样化融资需求,累计向宜宾锂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时代新能源、智威科技等科创、智能终端企业发放贷款约30亿元。
一是推出“出口退税贷”,创新服务智能终端产业。三江新区作为宜宾智能终端产业核心承载地,已落地极米、朵唯、泽平等200余个品牌企业项目,智能终端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00亿元。宜宾农商银行发挥中心城区农商银行的区位优势和信息优势,瞄准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蓝海,因势利导,以企业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向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出口退税环节资金周转难题。截至2021年末,向辖内77家智能终端出口企业授信6.35亿元,累放“出口退税贷”140笔、4.76亿元。
二是推出“风险担保基金贷”,助推宜宾打造锂电高地。宜宾已成功引进宁德时代为龙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2021年锂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元以上,龙头拉动作用明显,锂电高地已初具雏形,但锂电企业普遍缺乏抵押担保物,遭遇融资瓶颈。为破解锂电等新兴产业企业融资难题,宜宾农商银行探索将金融资源与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担保资源结合起来,创新“政银担企”四方联动模式,由宜宾市三江新区管委会与财政局共同设立的风险担保基金池,银行向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发放专项贷款,贷款损失由担保基金运营管理方与农商行按照7:3的比例分担。目前,宜宾农商银行已向全市新兴产业企业发放风险担保基金贷款229笔,金额6.57亿元,有力提升了绿色低碳新兴产业集群融资能力,为构建“绿色产业+金融生态圈“赋能增效。
三是率先开办全市首单碳减排票据贴现业务。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部署,宜宾农商银行在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指引下,对本地绿色低碳企业进行摸排,率先确定宜宾氯碱行业先行者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为重点融资培育对象,在认真测算其碳减排指标的前提下,为该企业办理碳减排票据贴现200万元,支持该企业完成余热发电项目的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能源循环利用效率,对应标准煤节约量达921吨,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分别减排2110吨、26.3吨和3.48吨。2021年,该项目被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评选为绿色金融优秀案例。
四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依托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成功向宜宾市龙头化工企业天原集团下游企业天畅物流公司办理四川省首单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1000万元;2021年,根据产业链真实贸易背景,向以产业链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放的“产业通”贷款4笔 、1,300万元。
(二)试点开办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伴随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落地实施,在金融监管层面的政策推动下,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条件基本成熟。武汉、上海、广东已相继建立碳排放权登记、交易平台,为碳排放权的登记确权、估值和交易提供了必要条件,并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登网)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有效打通了碳排放配额质押的各环节和流程,盘活了企业的碳排放配额资产。同时,业内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已有成功先例,2014年,兴业银行办理了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乐山市商业银行于2020年办理了四川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广州碳排放交易所已累计办理碳排放抵押融资业务数十笔,帮助企业融资上亿元。以宜宾市为例,宜宾传统产业如电力、纺织、化工等产业较为发达,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碳排放权质押融资需求旺盛。根据人民银行宜宾市中心支行和宜宾市生态环境局推荐,目前宜宾辖内有6家企业具有碳排放权配额,可以与银行开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宜宾农商银行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向其管理机构四川省农信联社提出开办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的请示,拟在四川农信系统内率先尝试开办该业务,以碳排放权本年度交易平均价作为其价值评估标准,以不超过评估价值的70%为质押率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并完善业务流程,强化风险管控措施,逐步全面铺开推广,助力宜宾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地方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2030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是必然实现的目标。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国家发展绿色经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既是商业银行应履行的责任,也是顺应大局大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提升绿色金融认识,制定未来五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深入研究“双碳”1+N政策体系,密切跟踪“十四五”时期国家关于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政策,结合地方产业政策,找准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大力推动实施,将金融发展嵌入绿色经济发展全过程,实现金融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拓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金融业务的考核激励,将绿色信贷业务纳入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加大业务资源倾斜力度,如给予强化差异化授信政策、匹配专项信贷规模、实施FTP考核、开通绿色通道审批等方面的激励。探索建立绿色金融特色支行,大力拓展客群基础,做大绿色贷款、绿色债权等业务规模。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引导新增贷款投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农业、绿色小微等领域发展,支持光伏、风电、锂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支持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严格控制、逐步退出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对煤炭、媒电等化石能源和高碳行业,实施限额管理,逐步压降信贷规模直至退出。
四是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全力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探索开办碳汇交易、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资产质押融资、碳减排票据融资等产品,用好“政银担”“政银保”“风险基金”等政策,加快研发适合“三农”客户、小微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积极申请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利用低利率再贷款政策,加大对碳减排重点领域内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大幅降低其融资成本。
作者:宜宾农商银行 梅发贵 张小会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