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乡村文化

赤水河•英雄河

发布:2024/11/20 11:33  作者:钱声广  编辑:卢锦根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甲辰岁初冬,我轻装出发,从成都到古蔺、叙永,走进赤水河,作一次红色文化之旅。

赤水河,长江南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云贵川三省16个县(市、区),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全长436.5公里,流域面积2.04万公里。赤水河历史悠久,古称大涉水,晋改为安乐水,唐称赤虺河。赤虺,即红蛇,盖源于每降暴雨,河水呈深赤色。自明代起,始称赤水河。

mmexport1732066485921.jpg

翻开历史画卷,古老的赤水河因红军四渡赤水而举世闻名,被誉为“英雄河”。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滇黔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化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役——“四渡赤水”战役。1960年,当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盛赞毛泽东指挥的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告诉他:“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由此揭示出: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用“得意之笔”书写的胜利之地。

遥想当年,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三次危急。3万多红军三进古蔺、叙永,利用赤水河两岸山高坡陡,起伏连绵,多处绝壁悬崖,河谷深沟,水流湍急,植被茂密,道路网极不发达的地形,转战54天,多次利用渡口和赤水河的天然屏障阻击国民党军,借助沿线有利的地形进行隐蔽和休整,成功地从古蔺、叙永二渡、四渡赤水,摆脱了国民党军重兵围堵的危局。

mmexport1732066451075.jpg

我们乘坐的汽车清早就从古蔺县委党校出发,沿着赤水河左岸一路前行,然后顺着盘旋山路蜿蜒而上。透过车窗,可见道路两旁老树盘虬,山岩竦峙、草木丰茂,赤水河清流澄澈。尽管时已初冬,外面的天气依然是不冷不热,很是惬意。

我们在二郎滩稍作停留后便前往太平古镇。太平古镇地处古蔺河与赤水河汇合处,全境东南高、西北低,向太平渡倾斜。古镇依山傍水,街道呈阶梯状,现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房屋,素有“小山城”之称,很早以来就是川、黔商旅集散之地。

到达太平古镇时,天空飘起细雨。在古镇的青石板街道上行走,更让人感到这里的红色文化厚重。古镇的三条主要街道,就有两条是以“长征”和“红军”命名的。长征街位于镇子的中心位置,当年红军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的一座大庙里。站在大庙的高处,可以俯瞰赤水河战场及对岸高地,当时所有指挥红军军事行动的命令都是由这里发出。街上还有很多红军遗址,红军总政治部也设置在这条街上,还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同志的休息处。当地的同志指着那一处处红色遗址遗迹,如数家珍。

一路走来,我们不仅看到很多红色的遗址遗迹,也听到了很多红军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

在石厢子,参观“鸡鸣三省”会议陈列馆,重温红军长征中那些艰难困苦的场景,也体验了红军拼搏顽强的精神。最让我感动的,是“三枚铜元”的故事。那是1935年2月3日,毛泽东随军委纵队从摩尼出发,于当天17时左右抵“鸡鸣三省”地域的石厢子村。当晚毛泽东与张闻天、王家祥住在一个名叫肖有恩的老乡家里。2月4日便在住地附近的万寿宫召开政治局会议,史称“石厢子会议”。2月5日,军委纵队离开石厢子。临行前,为感谢肖有恩一家提供住宿,毛泽东拿出三枚铜元送给肖有恩。肖有恩见状连连摆手不收,毛泽东硬是把三枚铜元塞进肖有恩手里,并对他说:老乡,我们红军是人民的队伍,跟咱穷苦百姓一条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住你家的房子,掏钱付费,这是天经地义嘛!

肖有恩拿到这三枚铜元后,既害怕被地方民团收走,也害怕留下“私通共匪”的证据,于是便把这三枚铜元塞进厨房房柱一条不显眼的裂缝里。全国解放后,肖有恩才知道当年送他三枚铜元的红军大官是毛主席,再也不用耽心“私通共匪”了,便跟孩子们讲起了“三枚铜元”的故事。

那天,我虔诚地走进毛主席当年在西厢子住过的房子,凝神注目那藏在房柱中的三枚铜元,铜元露在外面的部分已被众多参观者抚摸得锃光瓦亮。这是多么感人的红色故事啊,谁见了都想分享一下!四渡赤水期间,党和红军与川黔百姓建立的“鱼水之情”,为红军在严酷斗争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几天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循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一路走,一路看,每到一处都深受教育。在古蔺县双沙镇,我们走进崔家祠堂,著名的白沙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小院门口的石碑上刻有红军“双沙总司令部驻地旧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会议展厅的地面上,刻意用地砖的形状,刻有“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字样,展现了红军长征时所经历的曲折征途。

看着展厅里展出的那满满的历史资料,仿佛时光回到了八十多年前的1935年2月15日那个夜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召开会议,下达《二渡赤水河行动计划》,发布《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宣布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离开“三人团”的遵义会议决定,彻底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特别是毛泽东“运动战”军事主张,对红军取得“遵义大捷”“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乃至整个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mmexport1732066443813.jpg

走出展厅,心潮澎湃不能平复。我是读着红军长征故事、学唱长征组歌长大的,对红军长征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红军当年走的道路,是何等偏远,何等艰难,何等险恶。是什么样的力量,使这支血肉之躯组成的队伍,能够跨越这不可逾越的障碍;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红军战士舍生忘死,从国民党军队铁桶似的围退堵截中杀出重围?

是理想信念,是对党的赤胆忠诚。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对党的忠诚,是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四渡赤水期间那些遍布征途英勇无畏的故事和众多红色遗址遗迹、革命文物,记录着党和红军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承载着伟大的长征精神。它们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作者:钱声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杂文随笔集《官道拾遗》《仕途微言》《宦境闲语》和散文集《与山结缘》。)


上一篇:田园归来读陶诗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