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坚持“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思路,抓住关键点,聚力突破点,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在农村产权确权颁证、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农民财产性增收、特色农业保险等方面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构建起了“五位一体改革”,有力带动了“三农”工作全面推进。
一、夯实改革基础,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
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采取航拍实测、现场踏勘的方式,按照先点(即2012年先行在搬罾镇试点推进)、后线(即2013年在每个乡镇示范推进一个村)、再面(即2014年在全区乡镇、村社全域推进)的步骤在全市率先推进“七项产权”确权颁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了“七法破七难”(“三补一缓”工作法、破外出人口多登记难,“同比增减”计量法、破调型土地大勘界难,“相邻增补”调换法、破林地无户界识别难,“民利民收”补偿法、破公益用地多调补难,“同表并联”审批法、破宅基地三变确权难,“分类处理”认定法、破新村跨村界办证难,“回归本质”倒认法、破水利设施杂认定难)颁证办法,创建形成了“八步工作法”,用了三年时间基本完成19个乡镇(含涉农街道)208个村1816社“七项产权”确权颁证,在全市率先全域完成“七项产权”确权颁证,农村产权归属清晰、权属明晰,为推进农村产权流转、农民财产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颁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816本、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27350本,农村房屋产权证25780本、林权证26947本、小微水利产权证3000本、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证208本,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6万余户。
二、搭建改革平台,完善产权流转交易体系
以实现农村资源资本化为目的,按照“城乡一体化、产权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工作思路,创新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实现了农村产权交易破冰前行。
一是按照城乡一体化搭建交易平台。与成都农交所合作,率先在全市组建成立了区产权交易中心,在乡镇(涉农街道)设置了产权交易服务站,在村(社区)设立产权交易服务点,搭建了区、乡、村三级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在现有各类产权交易平台上开辟顺庆区农村产权交易专栏,实现了城乡产权交易平台资源共享共用。
二是按照产权市场化建立交易机制。整合农经、林业、国土、水务、房管等部门资源,建立了“收集+审核+验证+竞价”的完整审批流程,及时发布产权流转需求,收集整理市场信息,审核验证业主资质,主持公开竞价拍卖,确保了信息发布畅通、资料审核规范、交易公平公正,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最大化。
三是按照管理规范化完善交易办法。先后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试点区域农村房屋抵押融资管理办法、集体林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管理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合同公证、登记备案、资质评审、信息发布、交易监督等相关配套制度,规范了产权交易规则和流程,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各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截至目前,产权交易中心收录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成功流转土地产权32笔,交易耕地面积约4700亩,交易总额约200万元。
三、增强改革信心,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
采取“政府搭台、银保合作”办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增强农村参与改革发展信心。
一是健全评估体系。制定了《顺庆区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价值咨询暂行办法》,在全区农业、畜牧、水产、林业、金融、担保等相关行业筛选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和熟悉基层业务的技术人员组成了农村产权价值咨询专家库,对农产土地流转收益价值进行专业评估;建立了受理委托、实地调研、价格评估、风险评估四大程序,对评估委托方、接收咨询委托方权利和义务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评估程序;综合考虑转流土地年净收入情况、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地形地貌、土地肥力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评估方法,确保资料可靠、方法适当、价格适用的评估报告。
二是完善风险管理。设立500万元农村产权融资风险基金,出台产权融资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专项用于辖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性贷款贴息,对涉农贷款银行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补偿和农村产权融资保险保费补贴;采取风险补偿、政府资源配置等方式,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产品,逐步扩大政策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涉农保险产品;完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农户和规模经营业主在无法按期还款情况下,担保机构代为偿还后,可将土地流转经营权委托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再流转,收益偿还担保机构代偿款,形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特色农业保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融资公司风险担保”等多种风险防范体系,增强了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
三是拓宽贷款领域。与农信社、邮储行、商行、中华联合等金融机构签订三方协议,建立了政府、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合作平台,完善了政府、银行责任分担机制,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性贷款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区受理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性贷款1.5亿元。
四、释放改革潜能,启动农村财产增收改革
围绕农民自有资产,按照“优化流量、盘活增量、用好存量”原则,创新开展农民财产性增收试点。
一是围绕优化流量,创新实施土地流转收益。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按照“把准方向、守住底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以土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目标,鼓励支持农户坚持依法、自愿、有偿,采取租赁、入股、转包、托管的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8000余亩,农民新增土地租金收入达1000多万元。
二是围绕盘活增量,创新实施股权量化收益。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为农民股权,鼓励支持农村采取出租、股份量化的方式开展林权、小微水利、集体资产流转,截止目前,全区股份量化农村基础设施等农村集体资产5亿余元,农民已累计获得集体资产入股分红769万元。
三是围绕用好存量,创新实施产业发展收益。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房屋、小微水利、林地等产权,采取自营或联营方式,大力发展“农家乐”、“有机蔬菜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等农村观光旅游业,实现农村三产附加值增收;鼓励发展 “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公司+园区+农户+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农户+电商”等新型经营模式,推广前庭后院式“庭院经济”,实现小产业可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区鼓励近郊农村和新农村农户充分利用产业园和闲置农房自营或与资金实力雄厚的业主联合经营,开发“农家乐”286家,培育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5个,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五、降低改革风险,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
按照“政府引导、自主自愿、市场运作、共同负担、协同推进”的原则,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在特色农业保险方面,确定了蔬菜、水果、家禽、水产等作为试点品种,明确了保险费缴纳方式、分摊比例,按照“五公开、三到户”(即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规定,加强特色农业保险宣传推广、售保服务、督导检查,确保了特色农业保险工作起步快、标准高、覆盖广,构建起了覆盖蔬菜、水果、家禽等特色农产品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实现了保障农业、稳定农村、惠及农民的目的。截至目前,特色农业保险共计实现保费收入117.03万元,其中,农户自交保费35.11万元。特色农业保险赔款支出74.41万元。
二是在肥猪价格指数保险方面,采取”区下达、乡组织、村承接“的方式,推进肥猪价格指数保险服务。区下达,按照上级要求,区下达年度肥猪价格指数保险计划,由区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乡组织,由乡镇兽防站在区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农户的承保、凭证发放、政策宣传;村承接,按照统一投保的方式,由村社负责本村和农业合作组织生猪的统一投保,整村推进,做到“承包到户”。今年以来,先后在大林、潆溪、荆溪等养猪大户较集中的区域开展试点工作,承保育肥猪10.5万头,提供最大保障6050万元。其中大林乡承保育肥猪8396头,保费503760元,农户自交保费151128元,理赔156239.04元,赔付率是103.38%。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委政策研究室庞晋先)
上一篇:农村,产业融合与供给革新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