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问题探讨

傈僳族村寨新山村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分析

发布:2016/06/13 16:08  作者:杨曦宇  编辑:车文斌  来源:  阅读量:

  傈僳族村寨新山村座落在横断山脉东南部,属螺髻山支脉的龙肘山二半山区,这里地处雅碧江支流安宁河流域,是四川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的一个民族村寨。


  考古文化学表明,傈僳族是我国西部地区古老民族氐羌族的后裔之一,古氐羌族源于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从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至公元八世纪,傈僳族聚居在四川雅砻江及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广阔地带。居住在新山村的傈僳族自称“傈僳扒”、“山傈僳”、“花傈僳”,是此地历史较久,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而据口述历史,新山傈僳族是在明、清时期从云南的丽江地区辗转回迁至此的,传说起初这里叫马鹿塘。


  长期以来,傈僳族居住在高山峡谷,深山老林里,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积淀了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传承和发展了世代相传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和生态智慧。


  在新山傈僳族,这些生态文化主要体现在原始宗教文化、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梯田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及天文历法知识之中。和谐的生态文化使傈僳人自觉地维护着居住区域的自然环境,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 一些珍稀名贵动物出没其间,生态环境优美。


  整个新山傈僳族乡就是“迷昜八景”的中心之地,“迷昜八景”是米易县在明代就广为人知的自然风光。在山峦起伏、莽莽苍苍的龙肘山,自然景致有古树奇花、玉岭花海、龙肘日出、苍茫云海、河谷金辉、烟霞雾雪、玉墟佛光、山溪流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等。


  在山区各民族的爱护下,整个龙肘山就是一座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库。山间有原始森林数万亩,其中原生态、自然生于高山之上的杜鹃林就有上万亩,各种珍贵的药材、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物种资源和植被资源较为丰富,起源古老,灌木、乔木、草本和蕨类等物种多样性指数亦较高。


  挖掘、提炼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合理内核,并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保护和传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元素,为当代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供有益的借鉴。


产业开发式传承与保护


  1.传统产业开发式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遗产是本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族群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存在于生产生活,不脱离生产生活的活态文化,与民族族群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知识、生活习惯、共同信仰、行为特征以及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可以为当代农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如在长期的实践中,僳僳族意识到农林间作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应,实现农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云南,有的傈僳族村寨采用棕榈、麻栎、香果、桤木与玉米、荞麦、水稻、蚕豆、茶叶、蔬菜等传统农林混种模式。新山傈僳族可以发展以核桃、枇杷、芒果、石榴与烤烟、菊花和早市蔬菜为主的农林立体间作模式。农林立体种植结构模式,作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高峰期,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间套作中林粮同地生存,作物根系分布于不同的土壤层次,可以充分利用深层土壤和浅层土壤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有的林木如桤木、沙棘根系发达有根瘤,固氮能力强,能固沙保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农林间作形成立体的生态环境,还可改善土壤温湿度、改变田间气流结构,改善田间小气候。农林间作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农田防护林。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傈僳族的轮作和定期休耕制度亦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和恢复,维护生态平衡。现在安宁河谷一带推行标准化设施栽培,推行稻-菜轮作、立体套作等高效种植模式,成为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除林粮间作外,新山梯田还同哈尼族梯田一样,创造了山区循环农业的典范。


  再如新山傈僳族服饰文化中的“植物染色”、“草木染色”,系天然染色,天然色泽,纯净柔和,草木清香,兼具药物、保健、香料等多种功能,也值得传承挖掘。天然染色可以染出各种鲜艳的高彩度色,大量细腻的中间色以及更丰富的色彩层次,天然染色的特点在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可以避免化学染料的严重污染问题。


  2.现代产业开发式传承。继续实施定居工程和天保工程,开展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作。实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使家家户户用上干净卫生的沼气,不再上山砍柴,保护天然林。推广省柴灶,走出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发展农村小水电,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开发、使用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和高山循环农业,延伸产业链,调整种植结构和粮农结构,积极申报注册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识,促进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整理土地,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补偿、五小水利、边远民族地区对口帮扶等惠农项目资金。通过整合资金,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攀枝花农林科学院试验和在项目区典型调查,设施蔬菜区膜下滴灌,比沟灌节水40%~60%,灌溉和施肥省工90%,提前上市10多天,增产10%~30%。这里地处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岛状气候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但雨季和旱季同样分明。干旱时节,降雨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14%,而同期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6倍。在二半山区原来无灌溉条件,只在雨季种植一季玉米的地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早春枇杷、晚熟芒果、核桃干果、菊花索玛花等经济作物和花卉,便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硕果满枝,增产增收。在适合栽种葡萄的山区,已建成的葡萄产业园每亩增收1万元左右。因此,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平台,运用现代农业装备和技术,建设光伏太阳能提灌,使用用水计量、智能控制技术,完善烤烟水源工程,提高山区灌溉水利用率。


  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还有花会、祭花神仪式和活动,农历二月十四日,是白族一年一度的“花朝节”。节日里, 家家流水,户户茶花,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万人空巷赶“花街”。除此之外,彝族有“索玛蔚”古歌、咪依噜的传说、插花节的故事,还有以苗族为主,附近其他民族亦前来参加的跳花坡摇马郞民俗活动。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花的文化、花的崇拜、花的歌舞、花的盛会和花的节日。而当阳春三月,满山遍野的马缨花开放的时候,新山傈僳族“约德节”来临。因此,要积极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和名贵中药材,以传承和发展传统花文化习俗。经专家对当地环境条件考察论证,认为这里是色素万寿菊和中国菊花的最佳适宜生长地域,要积极争取纳入攀西菊产业农业生态园实验示范基地扩大规模的下一步发展规划,与本乡其它村寨一起成为制种和种苗繁育基地、色素万寿菊初加工基地,从而增加新山生态农业的新内涵,培育阳光康养菊文化旅游品牌。


民俗活动式传承


  与民俗文化一样,传统生态文化只要还继续存在,就始终是生动鲜活的。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它的存在形态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实际参与,内化为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特定文化空间下的一种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如果离开这种活动,其生命力便难以延续,无可避免地成为绝唱。


  1、仪式、节庆式传承。民族节日可以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貌,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弘扬、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平台。节日中的仪式礼仪正是民族记忆、文化传统、地方性知识得以积淀、传播和流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新山傈僳族人的拜树仪式发挥着民族文化教育的作用。作为一个古老民族,傈僳族经过千百年的生存历炼,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灵、树有树仙,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等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傈僳族人民崇拜的对象。尤其是崇拜树神,是傈僳族最普遍的信仰。他们在山寨里确定一颗大家公认的松树为“神树”,每年由傈僳族神职人员“勒爬”择吉日举行拜神树仪式。拜神树仪式体现了傈僳族人万物同源、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体现着崇尚自然、礼敬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生态观念和生存行为方式。展示出傈僳族人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对大自然取自有度、取之有时,不涸泽而渔、不乱砍滥伐,以极少的物质所取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 


  在参与祭祀仪式过程中,民族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气质、审美情趣和行为规范等都会对下一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在代际之间的传授与传承。拜神树仪式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南一些古老民族还形成自己的植树节,要通过植树节,将植树护林内化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成为约定俗成的活动,成为族群集体的记忆和意识。


  2.口传文学式传承。在节日里,在生活中,傈僳族人以歌代答,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得不唱”、“能走路就会跳舞,能说话就会唱歌”之说。新山傈僳族人通过大量的比喻、排比,即兴创作,即兴演唱,因此可以通过山歌、仪式歌,古风俗歌、古事歌和即兴编唱歌曲等形式,通过民间流传的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民歌、民谣、谚语等口传文学作品,习得本民族的语言和习俗,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生态文化。


村规民约式传承


  1.传统习惯法式传承。新山傈僳族恪守着不少的祖训和生产生活禁忌。这些生产生活禁忌属于传统的习惯法范畴。除此之外,村规民约亦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村规民约来源于民间传统村落,产生于聚落或族群日常生产、生活、交往和协调关系中的行为习惯,具有自发性、乡土性、延续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其契约型规范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民间法”。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如白族、瑶族将制定的具体习惯法条文用文字刻在石碑上,形成村规民约的石牌制度。苗族则有榔规制度,仫佬族有“会款禁约”,羌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作出细致的规定。一些乡规碑明确规定了保护森林和水源的禁忌和处罚条款。


  2.融合渗透式传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增加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内容。包括封山育林,不得滥砍滥伐;自觉维护节水灌溉设施,合理使用水资源;不得随意放火烧山,随意垦荒;保护乡村公路及其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等。要结合民族村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大“法治示范村”创建力度,基层政府要提出一些易于操作又切实可行的示范性意见,要为当代生态保护理念和国家法融入民族村落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学校家庭式传承


  1.学校传承。在民族地区,要积极推行双语教学,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现在新山傈僳人一般使用汉族农历,不再使用傈僳族自然历,致使知道傈僳族自然历的人越来越少。不仅如此,现在的傈僳族人一般都不会书写傈僳文字,年轻的傈僳族人甚至连傈僳文字也不认识,只是保留了傈僳族的口头语言。傈僳族很多文字的创造来源于傈僳人在森林里的生产、生活活动。因此要通过编写《傈僳文字教材》、《傈汉小词典》,供全乡各村小 、中心小学使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设立传习所等方式,力求改变傈僳青少年对傈僳族文字、傈僳族自然历不熟悉、不了解、不使用的状况;民族中学、民族院校举办、承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开展传统民族体育活动。选送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文艺会演。还可以走出国门,参加国际艺术交流,使本民族传统音乐舞蹈艺术走出大山大箐,走出深山老林。


  2.家庭传承。不仅在学校,更要通过家庭、族群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使传统文化基因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如在傈僳族家庭里,每年阔时节,傈僳族儿童还带上贡品,敬一株松果结得最多的松树,向它拜年。攀枝花市有的民族如俚僕彝族人还与松树结亲,让儿童认它作干爹妈,拜寄“树父树母”,求其庇护。再如,在傈僳族传统的“煮酒月”,在收获的季节,为了追忆一个久远的传说,傈僳族家家煮酒尝新,全寨人篝火狂欢。在火塘边,在弹奏中,老人演唱古事歌古风俗歌,讲述远古的传统和史诗。年青人蹢脚打跳,且歌且舞,通宵达旦。其中有许多舞蹈是表现生产劳动场面的,如挖生地、蒿秧舞、洗麻舞等,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来获得。包括制酒酿酒、田间稼穑、织麻纺麻、制造弓弩等,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知识体系、禁忌习俗和信仰观念,抑或演化出传统节日、民间歌舞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此,要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寓教于乐,丰富校外生活。


(作者系中共攀枝花市委党校杨曦宇)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