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6第七期

广安区联社支持县域经济侧记

发布:2016/08/02 12:47  作者:卿松 毛琨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16年7月刊  阅读量:

心系“县域” 情洒“三农”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联社支持县域经济侧记

 

广安区联社始终坚持“支农、惠农、助小”三位一体工作思路,主动适应“三农”金融需求变化,坚持金融服务与金融教育相结合,不断改进服务与业务创新,近5年来,累计发放涉农资金近100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50亿元,帮助了5万余农户致富增收、200余家企业生产建设,全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用行动诠释“三农情谊”


 

今年开春的一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兴坪信用社的客户经理邓一鸣一早便与当地的金融联络员唐兴合冒雨走访了位于兴坪镇玉泉村的农村专业合作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问生产、查长势、听讲解,详细了解销售和资金需求情况。而这仅是该社长年开展“走千村、访万户”中一个平常的场景。

 

这几年来,广安区联社300多名客户经理先后走访了辖内844个行政村8万多农户和200多家企业,建立农户经济档案45707户,对6055位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授信总额5.45亿元。

 

在支持农村产业建设中,如果说农民新村是点,乡村公路是线,那么产业基地就是面。前锋区观塘镇望坝村的“思源红”绿色生态葡萄园基地就是广阔绿色生态面上的一个小小的亮眼点缀。该基地占地200余亩,在广安区联社的支持下,现已成为四川省丘陵地区最大规模的集生产、观光、科教于一体的连片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园区从建设至今,总投资已达1500余万元,共引进欧美、欧亚等优质葡萄品种13种,成为夏、秋、冬三季均有葡萄挂果的葡萄种植园。在广安区联社建议下,“思源红”葡萄基地以此为依托,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着力打造集水果、采摘、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旅游园区,现在每当葡萄成熟时期,大量游客都会络绎不绝前来观光采摘。

 

近三年来,广安区联社支持农村产业建设资金累计20亿元。支持了包括广安区杨坪乡蔬菜种植生态农业、代市镇大棚蔬菜生态园区的广安王氏养鸡场、观塘镇望坝村的绿色生态葡萄园建设等50多家当地龙头企业。建成3个万亩柚菜结合产业基地,发展蔬菜基地6万亩、龙安柚果园3万亩;支持新改扩建规模养殖场66个,出栏生猪130.8万头、家禽1037万只;新发展柠檬5000亩、杨梅3000亩、花椒1.5万亩。

 

广安区联社所支持的“三农”发展中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上,还在新农村建设上狠下功夫。来到广安前锋区代市镇岳庙新村,只见一栋栋乡村“别墅”耸立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黑色柏油路穿村而过,别具川东民居风味。“舒适、靓丽,富有农家情趣,适合人居!突出了产村一体,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对农民的增收带动作用很大。真正体现了‘惠农兴村’‘扶微助小’的普惠金融服务理念,很值得研究推广。”2013年3月19日,现任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张远国到广安区联社了解新村建设情况后深有感触地说。而无论遇见谁来调研考察,当地村民们总是乐呵呵地说,政府补贴3万,再在信用社贷笔款,很快就修起了新房子。现在几乎每家农民不仅住上了好房子,更过上了好日子。广安区联社积极支持区委区政府“节点式、串联式、网格式、组团式”四种新村建设模式,至2016年4月末,累计发放了农民新居贷款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1.9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5.16%。

 

用心智造就坚强后盾



从开展“扶微助小”工程以来,广安区联社就逐年加大了对支农支小工作的实施力度,在资金供给、财务费用、激励考核等方面完善了配套机制,合理地制定了年度信贷资金投放计划,逐年加大涉农资金及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采取了多项举措,让信贷投放持续增长。在创新产品上,联社先后引进了来自德国的微贷技术和哈尔滨银行的小贷技术,建立了专门的小贷中心和微贷部门来创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并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定价体系,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短短4年时间里,仅这两个部门累计投放的小微贷款数额就达12亿元。在拓宽贷款渠道上,积极与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优惠贷款条件,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在审批环节上,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流程,减少客户放款等候时间。在信贷投向上,着力“做深做透重点客户”,做好重点企业上下游的延伸金融服务,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发展。

 

在广安城区东南方的官盛新区,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短短两年时间形成20平方公里城市骨架,一座全新的现代化新城,正在渠江之畔迅速崛起。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不毛之地,泥泞难行。2013年5月,广安区联社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再造一座滨江新城、再建一个产业园区”的口号,累计发放了20多亿元资金支持了新城内滨江商务区、高端居住区、临港都市产业园区等5大功能区的建设。新区建设至今,建筑面积已达50.8平方公里,居民3万余户,企业入驻30家,现已成为广安城市发展名副其实的拓展区。

 

“我公司现在销售回笼资金太慢了,企业又正在扩大规模的路上,现在现金流不足了,你们信用社一定要支持一下啊!”这是位于前锋工业园区生产电缆电线的公司负责人陈双全在广安区联社召开的银企对接会上对信用社说的话。近三年来,联社共召开10多场银企交流会,与全市15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0余家企业发生过业务关系,目前仍有贷款余额的企业69余家。累计发放中小微企业生产、建设等贷款50多个亿,截止到2016年4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83亿元,信贷支持涉及了项目开发、商品贸易、交通运输、住宿旅游、建材家居等10余个行业。

 

用服务谱写惠农新篇



广安区联社认真履行“责任银行”义务,积极服务最基层老百姓,努力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联社全力投入,以ATM、POS、EPOS、e迅通、e掌通等电子支付设备为载体,全面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村村有点有机有联络员”的全覆盖服务网络和立体式结算渠道,在实现全区842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支付终端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助农取款优质服务示范点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建设。

 

住在观塘镇七河村村民王光斌就是受惠于“支付惠农”工程中众多农户中的一位。七河村位于观塘镇5公里外,平时采购物品到镇上银行存取款,都要等到逢场天搭乘摩托车或乡村面包车,往返车费约20块钱,还要浪费半天时间。2013年该村村民代金山安装了信用社的EPOS机,并在信用社的帮助下开办了小卖部,日常生活用品就不需要到镇上,采购生活用品直接在EPOS机刷卡就能解决,在城里读书的孙女日常的生活费他也通过在EPOS机上转账就可以办理,有时还可以在机主那里取点零钱。他说:“自从村上安装了EPOS机,没有什么大事我都不到镇上去了,存取点小钱、买点东西在这里刷卡就行了,不但节约了时间,还省下了车费,真方便!”

 

2015年末,广安区联社成功建成了助农取款优质服务示范点12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3个、支付惠农示范社2个,布放EPOS等机具850台,年平均交易笔数9万笔,交易金额达1500万元,惠及广安区和前锋区100多万农村居民生活生产需要。与此同时,联社还加快在乡镇布设存取款一体机等24小时自助设备的步伐,预计将于2016年末完成对井河、浓溪2处网点的自助取款设备的安装后,真正实现行政乡村全套电子机具覆盖的目标,从最大限度内延长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时间。通过多年努力,联社的支付惠农工作成效得到上级部门认可,2016年2月,联社建设的9个助农取款站点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广安中心支行的通报表彰,取得了省、市级优秀助农取款服务站点的称号。广安区联社支付惠农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走千村、进万户、访民情、解民难”,把方便送到了广大农民身边。

 

用汗水传播农村金融知识

 

自创社之初,广安区联社就以提高农村金融知识水平为己任,每年平均组织开办30余场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如2012年在广安区大安镇办起了农民夜校、2014年在前锋区代市镇开展了金融讲堂,通过言传身教、案例解析、政策讲解,有效推动了农村金融教育覆盖广安、前锋两区4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844个行政村、50个居委会,惠及群众达100万余人。

 

广安区联社通过多年努力提高了当地农村居民的金融水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其中就有圆了代市镇会龙村5组郑方婷的大学梦、帮助了广安区大安镇王安兰办起了特色养殖场等鲜活的事例。尤其从2012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主导的“金惠工程”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开始,广安区联社系统地制定了农村金融教育5年发展计划,按照计划要求最低一个月开展三次教育活动的标准,各基层社、各科室分别按照既定方案分阶段、划片区组织开展了包括人民币反假币、非法集资、残损币兑换和反洗钱等宣传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今,广安区联社在全辖农村范围内精心组织开展了各类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共400多场,发放教材及宣传资料数量(包括:金融知识光碟、自编教材、自制宣传物料)共计12500余份。受众人群达10万余人。

 

(卿松 毛琨)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