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1期

【县域金融】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研究

发布:2024/01/05 17:08  作者:贺晓莹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1月刊  阅读量:

[摘要]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个支柱中的一环和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起步晚、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健康发展,要建立协调机制、优化政策支持、促进金融机构参与和构建账户转换渠道。

[关键词]  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保险体系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三支柱互补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第一支柱确保基本生活水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提供额外福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作为第三支柱鼓励自主储蓄和投资。从三支柱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现收现付制,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企业年金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覆盖范围有限;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尚处在发展初始阶段,规模较小。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第一支柱覆盖人口10.52亿人,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高达7.7万亿元,发挥着主要社会保障作用。第二支柱养老保险人口超过7000万人,基金累积结余4.4万亿元,其覆盖人群范围相比第一支柱要小很多,能发挥的补充保障功能比较有限。而尚处起步阶段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总体规模较小,发展相对缓慢。第三支柱作为三支柱养老保险不可或缺的一环,截至2023525日,全国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只有3743万人,总缴费金额仅182亿元。在生育意愿不强、劳动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叠加下,第一、二支柱养老保险负担面临着严峻挑战。虽然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规模与第一、二支柱相差甚远,但是发展潜力巨大。

 

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效果不理想。我国现阶段税收模式是EET模式,即养老保险的缴纳阶段和资金的投资阶段不收税,在个人领取养老金阶段缴税。这种税收模式不利于养老金的有效积累。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和管理操作流程还有完善的空间。在政策实施初期,养老金的管理操作层面有些没有明确,比如按照国家文件规定,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就会导致个人对于未来养老金的预期收益无法明确。另外,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大,递延收税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居民缴费阶段,递延收税政策有一次性的激励作用,而在投资阶段激励作用无法持续。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与第一、二支柱的衔接不畅。目前,我国对养老保险三个支柱的目标定位不清晰,三支柱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发展基础与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只有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要求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前提。同时,在第一、二支柱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转化方面也没有明晰的法律法规,因此对于不同账户之间的权益转换和账户整合也变得较为困难。此外,对于养老金的积累与金融产品的投资,也增加了相应的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国外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强制性储蓄与灵活选择模式。新加坡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成立的公民储蓄计划(CPF)特别账户,鼓励公民自愿储蓄用于养老。1993年设立的新加坡储蓄理财公司负责管理和发展CPF计划。如今,新加坡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主要由CPF计划的特别账户和自愿储蓄计划组成。公民可自愿将额外储蓄存入特别账户积累养老金,并购买私人养老保险产品,这会增加其年老后的养老金收入。新加坡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特点包括强制性储蓄、账户灵活性和保险选择。CPF计划要求雇员和雇主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强制性储蓄,个人可根据需要选择储蓄方案和投资选项。新加坡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发展经验在于强制性储蓄和灵活性相结合,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储蓄和投资选择,并鼓励购买私人养老保险,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

 

美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模式。美国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最早起源于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相当成熟。养老金市场的发展使得个人养老金储备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美国个人养老金储备达到了惊人的34.9万亿美元。美国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主要采用个人退休储蓄账户的形式,并具备多种功能特点。个人在养老金投资方面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自主选择投资于基金、股票、存款、债券等不同的金融产品。此外,个人退休储蓄账户还享有资产转存和税收优惠的优势,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利益保障。当员工更换工作时,美国允许将第二支柱资产转移至第三支柱,这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美国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个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这种发展模式为个人养老金积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确保了养老金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个人定额缴费养老金计划”与“个人储蓄账户计划”。日本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个人自愿参加的私人养老金计划,作为国家和企业养老计划的重要补充。日本在养老保险体系的设计上,不仅注重收入再分配的公平性,也关注个人养老保险的发展效率。这种综合性的制度安排旨在平衡社会的公平需求与个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为此,日本建立了个人型定额供款养老金计划与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其中,个人养老储蓄计划采用TEE模式,即缴纳阶段征税,投资阶段和领取阶段不收税。个人型定额供款养老金计划则鼓励个人进行长期投资,是对日本企业定额供款计划的重要补充。

 

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建议

 

建立健全三支柱养老保险协调机制。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养老金体系的结构不均衡,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比重极大导致第二、三支柱养老保险规模较小。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需要统筹协调三个支柱的覆盖范围与待遇水平,各支柱制定灵活合理的缴费方式。在确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养老责任与义务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公平性与运行效率。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制度框架,优化运行机制,确保养老保险的合理权益分配,达到社会公平。其次,要构建衔接平台与转化渠道,打破各支柱壁垒,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提高养老保险系统效率和弹性。再次,要优化养老金结构,引入多样化投资渠道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监管,提高抗风险综合保障能力。

 

优化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税优政策。首先,要完善管理操作流程,确保政策执行透明一致,针对企业年金投资收益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可设定合理缴税期限以提前预期养老金收益。其次,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包括优化递延税收政策,延长激励期限,以鼓励长期参与。同时,推动养老金市场多元发展,引入多样化投资选项,满足个人风险偏好,促进养老金积累。要建立信息透明平台,使个人可以了解养老金情况、投资运营及税收政策变化,有助于更好规划未来。此外,也要强化宣传与教育,提升公众对税收政策的认知,激励更多人参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要定期评估和调整税收政策,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促进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健康发展。

 

贯穿年金账户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账户的转换渠道。我国年金市场的投资风格通常较为保守,受雇主代为选择的限制,个人难以选择完全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账户之间的转换渠道。准许员工达到退休年龄时将个人年金账户的部分资金转移到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账户,在个人退休后依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主动管理。在拥有自主管理权后,资金也会在资本市场得到更优的配置。另外,由于企业年金制度未实现完全覆盖,在员工更换工作后,年金账户的转接手续比较繁琐。对此,可以采用职业年金代理人的管理模式,设立全国性企业年金管理平台,使账户的迁移更加便捷,也可以为保留账户提供受托人服务。打通二、三支柱养老金的转换路径,通过年金资产向第三账户的转存,一方面将有助于企业年金计划的参加者依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能有效拓展个人储蓄养老金的筹资渠道,为个人储蓄性养老金引入更多的资产。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