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7第十期

江安农商银行探索扶贫新路径

发布:2017/09/30 21:01  作者:倪斌 黄静如  编辑:卢锦根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17年10月刊  阅读量:

2017年,面对江安县绝大部分贫困户生活在偏远山区,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生产水平低下,扶贫任务艰巨的现状,四川江安农商银行不撂挑子、不摆摊子,知难而进积极探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金融扶贫模式。


“四个注重”夯实基础


——注重调查摸底。自2015年9月开展贫困户建档及评级授信工作以来,江安农商银行辖内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并建档立卡。至2017年5月末,全县8784户贫困户建档面达100%,7544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评级面达100%,授信面达100%,累计授信金额27196万元。


——注重政策宣讲。2016年以来,全辖共开展各层级“乡村金融沙龙”96场次、“百姓讲坛”4场次、“周末手拉手”4场次、“理财讲坛”6场次,参与群众达4000余人次,持续做好金融扶贫政策、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办理流程、评级授信结果、金融服务人员等“四个上墙”信息公示,将政策宣传到每个村组、每个农户。


——注重产品创新。创新推出“六通两乐”扶贫信贷系列产品,包括“惠农通”小额信用贷款、“卡贷通”自助循环贷款、“产销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致富通”农村专业大户贷款、“圆梦通”生源地助学贷款、“银林通”林权抵押贷款、“农家乐”经营贷款、“安居乐”农户购建房贷款。


——注重“一户一策”。采取包村扶贫、员工包户的方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以信用度和发展能力为主的评级授信办法,使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至2017年5月末,江安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729笔,贷款余额5847万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878笔,贷款余额2915万元;贫困户其他贷款851笔,贷款余额2932万元。贫困户在本行申贷获得率达100%。


董事长刘刚(左二)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JPG    

董事长刘刚(左二)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四个模式”创新路子  


——小额信贷模式。即“银行+贫困户”模式,该模式适用“惠农通”系列农贷产品。一款是针对建卡贫困户发放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无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贷款利率参照同期基准利率执行。另一款是针对一般农户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单户贷款最高8万元,期限最长为3年。至2017年5月末,江安农商银行涉农贷款共计34109笔,贷款余额314857万元。其中,农户贷款34049笔,余额28127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4943笔,余额83693万元。


——农业产业模式。对公司及有发展愿望、无创业启动资金的贫困户,江安农商银行提供信贷支持,帮助其将资金投入公司选定的优质产业。公司用工优先雇用贫困户,并以工人薪资、销售回报等方式向贫困户返还收益,实现了贫困户和公司共同受益。如向江安县竹都茶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华文发放信用贷款100万元,用于其收购鲜叶及建厂房,吸纳当地20余农户在公司务工。该公司自有茶叶基地5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业3000余亩,带动137户农户就业投产,带动12户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助学脱贫模式。坚持扶贫先扶智,努力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至少培养一名技术人才,掌握一门技能和致富本领,即“银行+教育+贫困户”模式,该模式适用“圆梦通”生源地助学贷款。江安农商银行辖内各乡镇支行全部开展助学贷款业务,至2017年5月末,累计投放助学贷款2782笔,金额2013.27万元,贷款余额675.56万元,帮助1548名寒门学子顺利实现“大学梦”。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子助学贷款74笔,金额45万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该模式适用“产销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致富通”农村专业大户贷款,采取“银行+新型农业主体+贫困户”的方式进行。针对种养殖大户、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信用+抵押+保证”的额度追加模式,推广“贷款+保险”的融资模式,对资信情况良好、资金周转量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胆发放高达50万元、长达3年的差别授信贷款(纯信用)。至2017年5月末,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68户,信贷累计支持6212万元,贷款余额5780万元。其中龙头企业2户,贷款金额2090万元,贷款余额2030万元;种养大户44户,贷款金额1154万元,贷款余额1060万元;农民专合社37户,贷款金额1439万元,贷款余额1321万元;家庭农场85户,贷款金额1529万元,贷款余额1369万元。


倪斌 黄静如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