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7第十二期

洪雅联社: 放大金融扶贫的“蝴蝶效应”

发布:2017/12/01 16:24  作者:陈天航  编辑:罗志强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今年以来,洪雅联社立足主动,精准定位,坚持“上山下乡先行,精耕细作城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活水的“造血功能”,将金融扶贫与农村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积极融入当地脱贫攻坚主战场;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三农”“小微”市场,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持续放大金融扶贫的“蝴蝶效应”。


“绿色”扶贫“扶农”到“服农”


作为一家“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的地方金融机构,洪雅联社上下一致,万众一心,始终坚持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


在扶贫机制上出“实招”。一是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上下联动,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脱节;二是制度设计到位。为确保扶贫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联社理事长陈月刚多次带队深入对口帮扶村中保镇踏水村、瓦屋山镇永盛村走访调研。到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询问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收入来源、资金需求、存在困难,倾听贫困户的帮扶需求及相关建议,并召开现场会议,讨论建档立卡、对接帮扶、细化措施等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制定岀台了《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等一揽子制度办法,从制度层面规范和强化了金融扶贫工作;三是政银互动到位。联社领导班子积极与当地党政对接,多次与县扶贫和移民局、县财政局、县财产保险公司联系,召开协调会,签订了《洪雅县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采取财政投入、社会捐助、村民参与的方式,探索设立村级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协调到位风险补偿金500万元。 


在创新授信上出“妙招”。一是治穷先治愚。农村贫困群众的“愚根”,很大程度在于对信用意识的淡薄,导致信贷资金难以投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农村信贷环境,突破村民信用不佳导致的发展瓶颈,洪雅联社以党建为抓手,着力推动信用扶贫工程。通过一线网点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客户经理下沉乡村深入农户交流沟通,宣讲征信政策,逐步提高了村民们的信用意识;二是精准识别管理。为确保贫困户识别得清、扶持得好,洪雅联社深入踏水村、永盛村开展访贫问贫识贫,对贫困农户进行建档立卡,确保摸清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情况,做到 “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三是全覆盖评级授信。在全面识别、精准识贫的基础上,对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实行村级初评、各信贷网点审核、联社审批的“三级”评级授信机制,以信用评级“联姻”精准扶贫, 让涉农贷款得以精准投放。截至目前,已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380户进行建档评级授信,授信金额8723万元,评级授信面为100%。


在助力产业上出“真招”。联社紧紧围绕洪雅“绿色生态”这一特色名片,因地制宜,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差异化的无缝对接服务,推动产业扶贫、绿色扶贫,打造“绿色发展”引擎。在林竹、茶叶产业方面,为中保镇踏水村林竹、茶叶加工企业、种植合作社提供无缝对接服务;在长毛兔养殖业方面,为养殖户捐送资金、提供技术帮扶、信息对接;针对旅游开发,鼓励永盛村村民利用位于瓦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有利位置,通过打造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特色项目加快发展,实现增收目标……近年来,洪雅联社围绕产业发展这一重点,不断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银行”服务模式,大力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链的形成。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共计为9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492.78万元;为6户本地客户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3笔6780万元;另参加系统内社团对7家贫困县企业发放产业和项目扶贫贷款21000万元,100%满足了贫困户的有效信贷需求。

 

普惠创新“助农”到“惠农”


为增强金融服务扶贫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洪雅联社结合“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两大金融民生工程,积极开拓思路,锐意创新,不断升级金融服务新模式。


推行驻村金融服务联络站。一是推行金融服务联络员制度。聘请优秀村组干部以及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员作为金融服务联络员,协助信用社做好金融产品宣传、金融业务咨询、农户信息采集、贷后管理等工作。包片客户经理与金融服务联络员协同开展工作,架设信用社与农户间脱贫致富的“友谊桥梁”;二是实行定人定点联系制度。落实帮扶对象和联系人,做到贫困对象不脱贫,联系人员不脱钩。通过项目规划、技能培训等扶贫措施,金融扶贫与个人资助等多种方式拓宽扶贫帮扶渠道,鼓励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外出务工、民政救助、纳入低保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理事长陈月刚(左)慰问贫困户_副本.jpg    

理事长陈月刚(左)慰问贫困户    


加快金融综合服务点建设。一是加强物理网点建设。目前,已在全县15个乡镇设有31个营业网点,营业网点覆盖率100%;二是加大电子机具布放。在远离乡镇所在地的边远村、卫星村,加大助农取款点建设,加快POS、EPOS机具布放力度,让远离当地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村贫困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金融业务,普享现代金融服务。目前,已在辖内投放新型EPOS电话支付终端188台,覆盖率100%,投放POS机178台,覆盖全辖15个乡镇,覆盖率100%。累计投放自助银行设备59台,并建成两个离行式自助银行网点;三是搭建电商扶贫平台。以新一代电子银行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等线上交易平台,培育具有四川农信特色的“互联网+”品牌,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


理事长陈月刚调研基层网点金融服务_副本.jpg    

理事长陈月刚调研基层网点金融服务    


创新信贷产品加大投放力度。一是创新小额农贷。加大创新力度,精准开展以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贷款、种养大户生产经营信用贷款来解决贫困家庭的融资需求。如支持永盛村植树造林户375户,经营农家乐65户,养猪2户,养鱼2户,养蜂1户;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先后创新推出丰茗贷、乡旅贷、安居贷、燃气通等一系列产品,涵盖各类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和农户,为开办乡村旅游、从事生产经营和创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不断满足贫困村民有效融资需求。如针对农村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等推出“卡贷通”。该产品通过对农户正式评级授信,只需签订一份小额农贷循环借款合同,就可成为卡贷通用户,大大缩减了贷款流程,利率上下浮动范围为1.05—1.68,能较快解决农户的资金需求,为其解决燃眉之急;三是创新信贷流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优化贷款期限结构,以适应贫困农户贷款远、散、小的经济特点,努力缓解贷款难。同时积极争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切实降低了贫困户融资成本。


精耕细作“输液”变“造血”


在深入推进精准化金融服务助力精准化金融扶贫的过程中,洪雅联社积极发挥农信社传统优势,将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有效聚合扶贫资源,放大扶贫政策效应,实现了“输液”变“造血”。


做深重大项目营销。一是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带来的行业发展机会,在继续支持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包括农田水利、农耕机械、农业物流与服务、种业、复合肥料等涉农子行业的产、供、销企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路网、电力通讯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省级宜居县城试点打造,百万安居建设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跟进服务;三是围绕县内主打“绿色”经济发展,建立绿色信贷工作机制,将绿色理念贯彻到信贷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绿色产业信贷支持,优先支持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和项目。


做细现代农业市场。一是全面支持新农村建设,大力拓展新村聚居点、新农村综合体等方面的新兴农村客户群体。按照“一乡一品,一镇一特色”理念,重点支持以精致民宿为主的大型优质农家乐、乡村酒店、休闲体验农庄的建设;二是抓住龙头,全面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大力拓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客户群体;三是以新型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支持洪雅“天府茶博园”绿色生态工业,现代畜牧业观光旅游园区等,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对口扶贫村召开座谈会_副本.jpg    

在对口扶贫村召开座谈会    


做透消费类业务贷款。一是结合综合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农村消费领域的需求,创新和改进洪雅联社具有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打造集消费、理财、融资、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如积极推岀刚需及改善型住房按揭贷款、优质度假房按揭贷款、二手房按揭贷款及二手车按揭贷款业务等;二是深入推进“惠农兴村”“扶微助小”和“金融扶贫”工程,继续抓好“三农”和小微贷款“四个不低于”工作,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不断提高其影响力,前瞻性地精心培植一批信贷客户群体,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之成为洪雅联社重要的信贷客户板块,为深入拓展农村市场,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做好客户储备。


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末,联社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8603.38万元,支持农户贷款113018万元,支持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212,645万元,支持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10,1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助农脱贫致富,惠农共奔小康。


本刊记者 陈天航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