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资讯

雅安雨城: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2021/02/04 14:57  作者:唐小未  编辑:周淼葭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阅读量:

雨城区草坝镇茶旅核心区.JPG

雨城区草坝镇茶旅核心区


隆冬时节,雅安市雨城区30万亩茶园绿意盎然。草坝镇林口村村民张勇望着自家的5亩茶园,在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托管下,让自己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茶树长势还不错,开春定有好收成。“管理好了,收益能达到1万元/亩。”张勇说。

 

张勇的身后,是雨城区“三农”工作的澎湃活力和强劲脉动。雨城是雅安中心城区,却在近年连续承担了多项省级农业农村改革试点任务,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引领风骚,赋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探索土地“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到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现代农业园区集成农村改革举措,打造农业农村改革试验田……农业农村改革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三农”工作的一面棱镜,折射出雨城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坚定足迹。


雨城区茶园.jpg

雨城区茶园

 

“三社”融合,延长茶产业链

 

张勇口中的社会化服务中心,是雨城区供销合作社所属草坝基层社和当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的产物,致力于为草坝镇乃至全区茶农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服务,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以来,雨城区被纳入全省“三社”融合试点单位。即推进供销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三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三社”各自优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建立在雨城区茶产业核心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还集成了机械化综合服务农事中心、数字化农业平台等,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也是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助推器。

 

张勇委托实施的茶园托管服务,服务期限从20205月持续到当年10月,从明前茶采后到秋茶收完茶园封园,包括病虫害防治、施肥管护等。费用是1千元/亩,区上补助400/亩,茶农自费600/亩,张勇5亩茶园共花费3千元。“管护都在专家指导下进行,茶园长得好,更重要的是,不用把我们绑在茶园里,年轻人可以腾出时间精力去做其他事。”张勇说。

 

“通过社会化服务中心进行茶园统防统治,有利于推广有机肥代替化肥、生物防治等新技术,茶园管理实现规模效益,方便机具使用,节约人工成本,科学施肥用药,降低了投入花销,仅化肥这一项每亩可节约四五百元,又能从根本上提升茶园产出、茶叶品质。”雨城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李和源说,社会化服务中心还盘活了草坝镇的闲置村级集体资产,吸纳村级集体资产和现金入股,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茶叶是雨城区的主导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茶园标准化、良种化、绿色化、数字化、机械化、景区化‘六化’建设,推动茶园变景区,茶园农家乐、民宿的蓬勃兴起,实现了产业链不断延长、价值链不断提升、供应链不断拓展,促进群众多元增收。”雨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雅军展望,随着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茶叶生产基地、产业加工园区、茶旅核心区紧密联系,一二三产业将深度融合发展。


雨城区碧峰峡镇民宿.jpg

雨城区碧峰峡镇民宿

 

民宿兴起   见证农村更美丽宜居

 

冬季是旅游淡季。碧峰峡镇碧峰村村民黄光富却闲中找忙,筹备多时的民宿在202012初动工,计划投资800万,争取今年八九月完工。此前,黄光富利用父亲的老宅,经营农家乐6年。“从农家乐到民宿的迭代,是因为碧峰峡流量不断增加。”黄光富说。

 

上世纪90年代末碧峰峡景区开发,碧峰村这个传统农业村转型发展乡村旅游。截至目前,全村有农家乐120余家。在碧峰峡创建国家5A级景区时,当地提出政府、企业、群众多方联动创建。政府支持下,碧峰峡景区不断提升景区软硬件,于2020 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当地以景区5A创建为契机,提升农家乐品质,迭代升级搞民宿;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2018年以来,我们引入专业人才规划打造民宿,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民宿建设,为农家乐升级改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在村里有4家民宿运营,4家在建,还有20多户提交了升级改造申请。”碧峰峡旅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吴国文介绍。下一步,要推民宿的整村运营,通过差异化发展和统一管理分配,消除恶行竞争,实现抱团取暖。

 

“以前从没想过房间能定价7802000多元,这在雅安都是不敢想象的,但经过两年实际运营下来,民宿效益比农家乐翻了两三番。”民宿经营者周锦是村里首批尝试者。谈起2018年投入200多万改建民宿,他说有风险,但这种一次性投入,符合长远利益,有信心发展好。不仅是建造漂亮房子,还有服务理念、经营模式的改变,整村运营就是很好的探索。

 

“自碧峰峡景区建设以来,我们全力融入旅游发展产业链,围绕景区配套发展农业种植和旅游服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产业发展、村落靓丽和农民增收。”碧峰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嘉咏说。

 

最初民宿的建设并不顺利,因为民宿投入是农家乐的10倍,村民担心投入高、资金压力大,区上结合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担保贷款等, 为农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农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起来了。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基地.JPG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基地

 

创新“菜篮子”机制,农民增收有保障

 

11日上午,上里镇六家村村民杨世洪的羊肚菌菌棚迎来老熟人,上里镇张沟村食用菌基地的技术专家。专家俯下身子,用手机镜头放大白茫茫的羊肚菌种,欣喜羊肚菌原基生长很好。叮嘱杨世洪,羊肚菌出菇的适宜温度是818 ℃,现在的温度很合适,好好管理一定能长出好菇、买个好价钱。

 

这一亩种在猕猴桃基地的羊肚菌,是杨世洪的增收实验。上里镇原是雨城区猕猴桃产业的主产区,后由于猕猴桃溃疡病暴发,当地猕猴桃产业一蹶不振。杨世洪的20亩猕猴桃基地,效益受到严重影响,若再找不到合适的增收项目,他想把流转来的土地还给农户。

 

2020年下半年,杨世洪找到了张沟村食用菌基地。该基地是雨城区2019年“菜篮子”工程重点项目,以中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建设食用菌基地140亩,年生产羊肚菌5万公斤,蔬菜20万公斤,年产值500多万。杨世洪不仅在这里分到价值5千元的菌种,公司还承诺他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羊肚菌销售。这让杨世洪吃了定心丸。

 

“这是合作共赢的好事情。”中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平说,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动因在于,政府扶持,让利社会。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该项目打造了从基地到冷链物流配送、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JPG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

       

刘平补充道,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猕猴桃+食用菌”的立体种植模式,仅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当地累计增收200余万元。更不说帮周边群众提供技术和市场服务。

 

同时,建立优先保障本地市场供应机制。公司自愿提出按市场价格下浮20%,优先满足雅安市场需求。去年,在市场价58元的情况下,以2/斤的价格销售球盖菇,仅这一项让利当地群众20万元。

 

“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题中之义,通过‘菜篮子’专项资金扶持基地、流通等环节,在生产端可带动服务群众,在消费端又能保障市场供给,构建了基地生产、冷链流通、市场餐桌的全产业链闭合。”雨城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雅军说。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 (2).JPG

雨城区上里镇羊肚菌

 

 (唐小未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