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相邻的人口大国,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最终却选择了不同的城市化道路与经济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印度两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印度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基础略高于中国。经历半个多世纪发展后,中国与印度经济与城市化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中国早于印度实施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方面超过了印度,但是两个国家在推进现代化道路中面临的两大问题依然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因此,比较研究中国与印度两个国家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彼此相互借鉴经验教训,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两国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目前,中国与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一个走的是工业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先工业化”发展模式,一个是没经历工业化,选择“跨工业化”发展模式。
印度模式
“跨工业化”经济增长
印度在经济领域的崛起并非源于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是以软件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谋取其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印度根据其自身条件,制定实施有助于将劳动力和资本集中于服务业的政策,并优先支持发展以“软件外包、IT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然后利用IT信息产业等新兴技术促进农业和制造业发展。
这种绕过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从农业经济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的经济增长模式,称为“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
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对自然和制造资源的消耗较小、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具有绿色、生态与高效的特征。据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达8.5%,这数据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印度选择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轻型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主要在于八个方面的因素。
——基础设施薄弱,但拥有比较多的高级软件精英人才。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且建设滞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煤炭和油气能源供应不足,电力严重短缺。在这样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印度只有选择向资源依赖性较低和资源消耗较少的服务业倾斜,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印度的文化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长期受英国文化影响,英语为官方语言,使得印度上层阶级与英美在文化、语言、生活习惯上能互相理解和融合。同时,印度重视“精英人才”培育,科技实力名列世界前茅,每年可培养100万工科毕业生,为IT'产业和软件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印度因此享有“世界办公室”美誉。
——经济改革启动较晚,错过了承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时机。印度选择发展以软件、金融等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并积极承接国外服务业,提升其服务业竞争力。印度企业在此过程中提升了研发能力,逐渐向“全球服务链”高端攀升,印度良好的金融体系保障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消费市场发展比较好,带动了服务业发展。印度以本土消费者为导向的生产模式使印度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同时印度消费率较高,甚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拉动了印度服务业的发展。在印度,消费占GDP的64%(即使欧洲也只有58%,日本为55%,而中国只有42%)。
——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较为健全。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比较完善,促进了社会消费购买力的上升,为印度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需求拉力。
——金融制度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印度沿用了英国人留下的金融制度。印度金融体制相对于中国而言,基础更完善、市场秩序更好、资源配置更能体现市场导向。
——引导各种要素资源跨越制造业而流向服务业。印度在投资软环境,尤其是金融自由度、产权制度和法律体系等领域进行改革,从而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促进了“跨工业化”增长模式的生成。
中国模式
“率先工业化”发展
西方传统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都经历了以制造业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即“农业收入和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经济初步发展,工业收人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服务业的收入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的过程。工业化之后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逐渐增加。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之为“率先工业化”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实行的是“率先工业化”发展模式,即发展以制造业发展为经济推动力和主要内容的经济模式。
——中国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承接国外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重工业发展,对工农业实行剪刀差价格,以农业补贴工业发展,抑制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但通过积累,在积贫积弱的中国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工业文明。这为中国实施开放政策,承接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抓住了世界产业转移的主潮流,积极承接海外的制造业转移。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先后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别是2001年以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参与全球产业链的重新调整,积极承接全球产业资本制造端的转移,使中国外贸出口持续十多年高速增长,加快中国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领域的转移,使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工厂”。
——实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经济政策红利。对外开放政策让中国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人才,并通过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建立特区,吸引产业转移,在东部建立起不同的产业集群;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充分发挥调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体制的改革,激发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解除了劳动力转移的一些行政限制,促进了劳动力人口的转移,为中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城市化进程的差异比较
——两国城市化进程速度有较大差异。新中国成立和印度独立年代相近,先期印度的城市化率是高于中国,后期随着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镇化率逐渐高于印度。
1987年,中印两国城市化比例均约为25%。到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到47%,而印度为30%。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是每年2.7%(逐渐降到2%),而印度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是每年2.35%(逐渐上升到2.5%)。到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52.57%。
——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印度的大城市分布较为均衡。中国城镇化呈现不均衡状态,印度城镇化相对均衡一些。根据统计资料,2007年,中国有100个100万人口的城市,有140个75万人口城市,有670个10万人口城市;而同期,印度特大城市的人口远超过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其中最大都市拥有3500多万人口,有57个75万人口城市,有400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区域间城镇化率差距大的重要原因。在中国,75%的国内生产总值集中在沿海,其所占国土面积仅仅10%。而在印度,大的乡镇和中小城市较多,虽然空间分布合理,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则比较薄弱。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城镇化进程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老少边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东部地区。随着政府逐步取消对居民迁徙限制的诸多管制,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开始流向城市,加速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以及全球化产业分工大调整的出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出现大量出口加工厂企业,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东南沿海,这也快速推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
——不同经济、城市化政策导致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启改革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开放沿海城市逐步向沿边、内陆城市开放,推进承接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特别是港澳台以及日韩等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和国家的制造业的转移,加快推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人口加快向东部聚集,特别是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劳动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动。但因中国户口政策的滞后,东部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城镇化质量并不高,有不少外来打工者没有完全融入到其工作的城市,而是过着打工城市与西部农村两栖生活的方式;而中国地广人稀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中国城镇化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状。
印度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中国,但其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城镇化发展也不断推进。1991年,印度开始实行改革开放,GDP持续高增长,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增长引擎”。印度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在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情况下,依靠技术驱动发展经济,能充分利用国内有限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人力潜力,发挥其人才智力优势,鼓励创新,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发展方面。印度采取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政策,使其大城市的发展很快,特大城市吸纳了大量从农村转移的人口。同时,由于印度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印度在全国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大体相似,比较均衡。
两种模式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制造业的发展处于产业链低端,急需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改善和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而在无规划盲目推进城镇化导致的问题表现为:城镇化扩展呈现量的增长,而缺乏有质量内涵的城镇化。这带来对资源的浪费、环境超载、农村人口尚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并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等问题。依据中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中国未来城镇化需要以提高质量为基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
当前中国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但城镇化的质量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重点。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需要做好产业布局与产业调整。在城市化进程中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和根基。在推进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同步促进产业布局与发展,以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提供就业保障,避免出现印度城市化发展中的贫民窟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优化产业结构。
——要从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加快研究制定产业调整政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的发展,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税收、财政等政策性支持。
——着力解决公共服务问题。让国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避免资源要素的过度集中,需要将公告资源适当地分散,以减少人口向特定的大城市过度集中。
——要着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精英人才的培养,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 袁境)
上一篇:县域人才战略构建对策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