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4年第5期

【谈发展】传承保护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2024/05/06 15:54  作者:王晓红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4年5月  阅读量: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振兴乡村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高县庆符镇小靖村围绕“川南农耕文化”这一主题,推出了一系列挖掘、弘扬、开发、利用本土文化的举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蹿红,成为当地有名的打卡地。高县党校专题调研后,深感乡土文化不仅能让人记住乡愁、寄托乡情,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传承保护发展提升农耕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径。

 

破解农耕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农耕文化的传承力不足。一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随着城市化与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降低,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化城市的收益高,农业的收益低,比如外出务工等收入明显高于在家务农。高县境内村组中近八成的居民为留守老人和儿童,绝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家庭耕种不再是赖以生存的、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部分受访者表示离家较远的土地已不再耕种,仅在较近的土地上种植蔬菜或养殖,甚至部分居民也是购买粮食而不种粮,其原因为高县地处山地丘陵地区,耕种成本及耗费劳动力较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无法使用机械,因此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

 

二是农耕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严重。文化依赖于传播与传承,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民众的参与,但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主体正在逐渐流失,导致农耕文化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虽然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但也存在严重的人口流失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向城市跨区域、单向流动。多地村庄出现“空心化”现象,农耕文化传承主体是农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农村人口流失不仅是劳动力流失,更是资源流失,是农耕文化传承主体流失。“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既是活力的源泉,也是创新的引擎。”由于现代化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农村青壮年人口受城市高薪酬、好环境等因素吸引向城市流动,使农耕文化的生存受到威胁,根基动摇,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对农耕文化的传承造成延续性的阻碍,同时也削弱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力。

 

农耕文化价值认同危机。一是农耕文化受到市场经济冲击。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越来越具有了城市的生活气息,包括各种新式农具、机械不断涌入农村,比如电动的脱壳机取代传统的石磨、磨坊,现代的插秧机、收割机取代传统插秧及收割农具,传统的播种收获依靠时令节气,现代的农业大棚种植可以反季节种植农作物,乃至于传统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良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礼仪制度等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消解,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多数地区的传统农具基本废弃,与之相关的习俗、工艺等也面临失传。

 

二是人们对农耕文化认同感减弱。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中,城市开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优于乡村、城市优先发展”的思想开始出现,造成了乡村建设进展缓慢,优秀农耕文化不断被排挤、被贬低,间接造成了农村青年向往城市的花样生活,更渴望走出农村,优秀农耕文化衰弱,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鲜为人知,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认同感也在逐渐减弱,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价值认同感出现危机。

 

农耕文化供需不平衡。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农耕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是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主要载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着农耕文化传播推进的步伐。当前,小靖村的文化基础设施较为陈旧,更新率不高,无法提供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的文化活动。例如,小靖村村史馆、农耕文化博物馆都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与遗址,但其文化活动多数存在基础设施欠缺、开展活动匮乏、传播持续性较低等问题。此外,农耕文化活动在依赖一定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依赖经费投入,小靖村2022年后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保障,导致基础设施质量不均、文化活动开展能力不足、持续时间较短等问题。

 

二是人才服务供需不平衡。农耕文化不仅需要民众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培养高质量的农耕文化传承发展主体。高县一些拥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农耕文化习俗和传统因缺乏高素质人才而难以传承。究其原因是地方政策吸引力不强,对人才缺乏物质保障和支持。以小靖村为例,农耕文化博物馆和村史馆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附近小学教师兼职解说,无专人研究管理。另外,当地农村教育对培养本地文化服务人才的作用较小,无法形成可持续的人才输出,不利于后续文化活动内容的创新与开展。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乡村文化建设供需脱节,即管理部门唱“独角戏”,广大农民的文化热情难以激发。

 

找准农耕文化传承与保护

赋能乡村振兴的对策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融合资源吸引人口回流。一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的主人翁是农民,任何文化的形成和推进都离不开主体的参与和创造,农民群众不仅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且在传承保护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耕文化是漫长历史中农民生产生活从事农耕的沉淀,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乡土性。想要达到发挥农民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中主体作用这一目标,需要努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可定期举办农耕知识讲堂、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宣讲、农民夜校等活动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也可以由村上推荐较为年轻的农民进行学历提升,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培养出具有传承保护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主人翁意识的乡村人才。

 

二是融合资源吸引人口回流。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为乡村旅游注入更多的农耕文化元素,在留住现有青壮劳动力的同时,通过新发展新机遇吸引在外农村人口,结合政策引导,培育吸引乡土文化人才,为传承农耕文化培育“活”载体。比如高县沙河镇网红三妹通过抖音、快手、美拍等短视频平台日常分享农村生活,全网粉丝近300万,她通过短视频平台为本地柠檬、腊肉、李子等农产品带货,现在培养团队近30人,月销售各类农产品近1万件,营业额高达8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10万元,团队人均月工资8000元以上。

 

深化保护传承工程,增强价值认同感。一是物质保护与非物质保护并举。就农耕文化物质保护遗产而言,小靖村保留着完备的传统耕作工具和独特的生态文化景观,通过对二者的合理开发利用,挖掘农村的多元价值、发展农村新业态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带动农民创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可在小靖村川南农耕农具展示馆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农耕文化传承基地、民俗生态博物馆等,增加经费投入,抢修、修缮、加固传统特色民居,在做好实物性保护的同时保证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就非物质农耕文化而言,小靖村提炼了“进取”“敬亲”“净洁”“靖晏”等精神,“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等内涵,因此在非物质保护方面,要加强对传统农耕技艺、民俗节庆的保护和传承,培养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技艺人,同时创造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加大传播力度和范围。

 

二是增强民众价值认同感。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积极传承创新优秀农耕文化,让优秀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其应有价值。对于消极的农耕文化要去其糟粕,例如,破除农民封建迷信,推进移风易俗,为繁荣农耕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各地应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优秀农耕文化对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引领作用,同时树立模范家庭、模范乡村等文明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增强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同。

 

促进文化服务落实,实现文化供需平衡。一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可通过政府落实经济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当地开展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持续性,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实现以有效供给引导需求,同时党委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基础设施更新换代。

 

二是完善人才保障供给。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提升离不开地方人才的大力推动,应该实现由内向外与由外向内双向驱动,完善人才保障供给。由内向外指的是加大当地人才培养力度,乡村的主体是农民和农业,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培养农村人才,推动农业与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由外向内指的是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政策优势吸引人才,发挥多种人才作用由外向内推动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王晓红 中共高县县委党校讲师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