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四川多山,河流从山岭间穿流而出,从北往下,经平原后注入长江;四周之山,称为盆周山,围合之地,为成都平原。
盆周山区山高林密资源富集,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地,亦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生态保护区域,26个山区县分布于此。这里亦是传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贫困县,林木、矿产等是其最大的资源,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但偏远、交通不便是其最大制约因素。
沐川县,具有山区县共同的特点,但经过全县30年持之以恒地抓生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果显著,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竹子之乡,四川首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34%,已创建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和四川省首批省级生态县,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2015年,沐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9元,高于四川10247元的平均水平,同比增长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8亿元,增长14.3%。
沐川“生态发展、绿色崛起”走出一条山区绿色发展的路径,秘诀何在?
2016年3月27日至28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与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组成的专家组一道,在沐川县进行了调研。
沐川路径:绿色为芯锻铸现代产业
沐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余脉五指山北麓,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是四川传统的山区欠发达地区,是乌蒙山区贫困县之一,北距乐山100公里、成都250公里。
此前,沐川是乐山偏远、落后之地,如今却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达77.34%,成为乐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月23日,沐川县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县城区二自来水厂工程、污水管网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近2亿元。加上2015年的1100吨魔芋精粉、500吨袋泡保健茶、竹产业科技园、天适樱花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等项目,可以清晰地看出,沐川县的现代产业,紧扣绿色发展,以生态为核,逐步构建起“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休闲业旅游服务业有序推进、现代农林业齐飞”的绿色发展模式。
沐川县利用丰富的林竹资源和优质农产资源,使传统工业向新型生态工业转型,坚持走资源统筹、园区承载、龙头引领、集群推进、循环利用的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县投入资金5亿元,建设工业园区3个,规模以上企业达33家。2015年,全县工业累计实现产值43.51亿元,其中,全县纸浆及纸制品累计实现产值15.27亿元,增长14.7%;农产品加工产值2.88亿元,增长17.3%。
调研组在沐川县禾丰纸业公司看到,虽然该公司同样遭遇需求不振的“寒潮”,但却经过转型实现了逆境突围,发展成为拥有1.2亿元固定资产的环保节约型造纸企业,一跃成为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100强、全省竹浆纸行业“领航者”。该公司正是依托沐川丰富的竹资源和永丰20万吨竹浆产能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优势,加速技改扩能,抢占生态竹浆生活原纸市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沐川竹产业链上的最大“赢家”。
在四川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同样欣喜地发现,正是得益于沐川优质的生态环境,该公司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开发出多种开袋即食的白魔芋膳食纤维及多种方便食品,形成“科、农、工、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95%的产品则销往韩国、日本、欧美、澳洲等海外市场,年均增长10%以上。
调研组在沐川森态湖公司考察蘑芋生态产业
沐川经验:30载坚定不移做优生态
山清水秀,溪河纵横,从成都出发,经乐山,进入沐川境内,沿途郁郁葱葱、山色宜人,尤其是林竹,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陪同调研的沐川县副县长刘波说,30多年前,沐川不是这样的,与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野岭。上世纪8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10%左右。改革开放后,沐川痛定思痛,立足山区实际,决定“兴林、治水”,走生态发展之路。此后,沐川又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机遇,确定林竹为林业的主要组成。从2000年到现在,沐川没有停止对生态文明的追求,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做优生态,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现有林地161万亩,规模以上林竹加工企业7家,制浆造纸产能达到40万吨,成为西南地区以县域为单位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县。
满眼翠绿,溪流淙淙。调研组穿竹海、过茶山,体会到的都是生态文明、绿色经济。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是沐川经验之一。立足自身区位、资源特点,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沐川坚持“大林业、大生态、大产业”的思路,一届接着一届干,持之以恒,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建成林竹、茶叶、猕猴桃、林下种植、养殖、生态水产等6大类3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通过“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1个,其中无公害21个、绿色8个、有机10个、国家地理标志2个,建成“三品一标”生产基地42.9万亩,比重达到84.5%。沐川猕猴桃、沐川乌骨黑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一枝春”品牌系列产品获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奖”、“四川知名品牌”、“四川名茶”称号。“旭峰”牌猕猴桃获“省级著名商标”“消费者喜爱产品”等称号,获得四川省特色农产品展览会“四川旅游纪念品金奖”“旅游特色商品品牌”“四川公众最喜爱十大品牌”。
立足资源,发展工业,是沐川经验之二。沐川号称中国竹子之乡,最大的资源禀赋就是竹。抓住资源做文章,发展才有根基。沐川以永丰公司为龙头,发展竹浆产业,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永丰复印纸,就是沐川生产的。沐川还到浙江安吉县学习先进的竹产业经验,嫁接到本地,力求进一步做大竹产业。此外,沐川县引进优质林竹品种,开发苦笋等系列产品。从初春到深秋,从泥土里破壳而出的竹笋,到餐桌上的一道道绿色佳肴,更让当地林农致富增收。虽地处偏远,但2015年沐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59元,高于四川10247元的平均水平700多元,竹产业起着极大的支撑作用。沐川一枝春茶业、森态源生物科技公司、吉源木业、国林木业等公司均是依托丰富的林竹资源发展壮大,撑起县域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做优生态,壮大旅游,是沐川经验之三。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调研组在沐川看到,该县幸福新区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工程形态初显,结合中华竹博园、解结湖、竹产业科技园区,将成为沐川一张崭新名片;沐溪河畔,鲜花绚丽绽放,玉带般的道路蜿蜒在青草丛中,曲径通幽;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内,新改建农房230户,果木园和开心农场500余亩,建成休闲山庄、农家乐10家,农耕文化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省重点公园;沐川竹海内,山峦错落,沟壑纵横,有三国诸葛亮南征第一寨、南宋军事要寨遗址,箫洞飞虹、水月风洞等29个景点密布,是“丝路寻踪,竹海休闲”的理想之所。2015年,沐川县接待游客111.6万人次,旅游收入7.45亿元。
沐川未来:生态资本打造康养慢城
依托30年倾力打造的生态环境,沐川构建了宏伟的规划: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山水慢城。
沐川境内溪河纵横、风光秀丽,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森林覆盖率77.34%,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平均达1377个/立方厘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优良的生态资源给了沐川县委、县政府深厚的底气。“十三五”期间,沐川将依托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桃源山居和沐川国家森林公园两块金字招牌,突出“以旅游聚人气、以人气促配套、以配套引招商、以招商求发展”,创建旅游品牌,加快旅游开发,强化旅游营销,实现景城一体。围绕“把沐川打造成为融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传统工业加快向新型生态工业转变,传统服务业加快向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力争“五年再造一个新沐川”,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在26万竹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沐川县正加速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生态资本向生态经济转变。利用生态招商,加速生态工业建设,开发绿色产品、生态旅游。沐川县的生态经济,正在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中,趁势崛起。
(本刊记者车文斌)
上一篇:企业党员服务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南路边茶 雨城的生态经济绿枝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