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8第六期

【行业先锋】党建引领融合发展新动能

发布:2018/05/24 18:26  作者:张锐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18年6月刊  阅读量:

近年来,汉源联社党委积极贯彻省联社“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战略总目标,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党建为引领和工作着力点,积极打造“一核三融”党建平台,强化党建核心,将体系健全、载体搭建、业务发展等融入党建工作各环节,构建起党建与改革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相融共促的崭新局面。资产规模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

 

与体系健全相融合


——加强组织建设,建设坚强战斗堡垒。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4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将全社162名党员(在岗112名)全部纳入组织管理之内;制定下发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中心目标和工作重点;提高党建科学化、规范化,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议事规则、“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原则、设置“党务公开征求意见箱”等;完善党组织体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和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同时,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管理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政治引领水平。始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从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抓起,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全社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学习讨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制定“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每次确定1个专题开展交流研讨。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党支部每季度不少于召开1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1个专题组织讨论,每次学习讨论不少于1天。同时要求中心组成员原则上每月下基层定期调研1次,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30天。党委书记带头做学习报告或上党课,每年至少2次(每半年至少1次),使全社广大党员和员工活力迸发,士气高涨,工作作风明显变化,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氛围逐渐浓厚。


——强化廉政建设,促进全社风清气正。党委坚持每年初与各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按照责任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在抓好经营工作的同时,主动做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坚持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党内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发挥纪检监察和合规管理职能,聚集工作效率、服务作风、纪律执行等突出问题。

 

与载体搭建相融合


——开展主题教育,激发队伍内生活力。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党员干部队伍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力进一步强化、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在全社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联社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为契机,相继在各党支部积极开展“重温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七一”主题演讲比赛、党建知识问答,落实服务窗口党员佩戴党徽、“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制度,开展岗位提能、技能比武、业务竞赛和争当“服务明星”等“创先争优”等活动,坚持把开展党组织活动与服务客户、服务经营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助推业务经营发展。联社着眼于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积极开展“七一优秀表彰”“党员先锋岗”“优秀共产党员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等活动,努力引导党员亮明身份作表率,立足岗位尽职责,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打造特色党建,村立农信品牌形象。九襄党支部以“果蔬银行金融服务点”为载体,与阳光果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对接,创建实体店及乐购网上“农信金融助推”平台,将“示范岗”“示范点”“示范基地”密切相连,探索“党支部+农信+村+产业”合作模式,大力支持花椒、大樱桃种植产业发展,实现农户增收、专业合作社增效,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目标。富林党支部以“三方支部共建”为载体,积极探索“基层党建+金融服务+精准扶贫”模式,建好“一个阵地”,即在治安村村委会打造一个三方党支部共建阵地,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建设“两个基地”,即在治安村建成支部共建黄果柑种植示范基地和肉猪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提高两个基地生产能力,发展壮大一批种养殖村民,进而带动贫困户发展脱贫。完善“三大机制”,即以党员帮、帮党员为抓手,完善“结对帮、重点帮、教育帮”三大帮扶机制。开创出一条因地制宜、高度融合、后劲有力的党建扶贫新路子。

 

与业务发展相融合


——强化“三农”导向,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全社党员干部走进工厂、社区、田间地头广泛调研,摸清市场行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品牌农业、产业链农业这些新业态,主动为小微企业降负减费,真正担当起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重任,为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积极作用。农户贷款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涉农贷款连续多年实现“两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连续多年实现“三个不低于”。截至2018年4月末,全社总资产68.30 亿元,存款60.44亿元,贷款24.23  亿元。规模和增量均居全县同业首位,为推动全县产业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普惠导向,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联社党委依托“黎州讲堂”活动,由联社党委书记担任讲师开展专题讲座,向农户普及金融知识,讲解信贷流程,宣传信贷产品;依托“金融夜校”活动,由“金融村官”现场解答村民疑难问题,让金融知识和农信业务真正深入到人心,让村民从“村村通金融服务”到“村村懂金融知识”;依托“送农技知识下乡”活动,邀请农技专家,向农民传递致富信息,将培训课堂由室内转移到了田间地里,通过“田间课堂”的方式,一对一、手把手地实地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架起与百姓、学校、企业、商户的座座“连心桥”。为辖内农户、商户及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了把汉源农信打造成为汉源人民首选银行。


——强化责任导向,促进金融精准扶贫。联社党委积极承担扶贫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带头联系帮扶乡镇,推行“班子成员包支部”“支部包农户”联动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启向贫困村派驻“农信金融村官”模式,通过打造“支部共建”,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实现“基层党建+贫困农户+金融服务”精准对接;通过打造“支付惠农”,实现贫困村自助机具100%覆盖,达到“村村有机有点有联络员”;通过打造“银信惠农书屋”,支部牵手扶贫、开展农技知识课堂、大力推进助学贷款产品等;通过打造“扶贫小额农贷”,进一步优化扶贫信贷投向、创新扶贫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贫困村信贷融资成本和支付结算成本。全社充分利用信贷杠杆,通过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选择管理好、前景好的,为贫困户推荐适合的项目或岗位,产业扶贫的效应倍增。截至目前,全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面达100%,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100%,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达100%,切实做到了“户户有档有卡有授信”,共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17户,贷款投放1140.5万元,覆盖汉源县全部63个贫困村,信贷投放量为全雅安市金融系统之最。

 

(作者张锐 单位:四川省汉源县农村信用联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