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0第十二期

【专家智库】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练“内功”强“外功”

发布:2020/12/07 22:15  作者:徐建华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0年12月刊  阅读量:

县域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其转型升级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标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此,后疫情时代,应找准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难点及重点,精准施策。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难点,从企业自身来看,主要有思想观念滞后,管理水平不高,劳动力、人才短缺,科技水平低和融资难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有政策落实不到位、土地供应难保障以及营商环境待优化等制约因素。为此,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一要练“内功”,增强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本领,二要强“外功”,优化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环境。

 

转型升级的难点

 

调研发现,目前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存在许多困难,这里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


——从企业自身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思想观念滞后。一些企业观念更新快,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大力发展线上经济,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使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业绩逆势增长。但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观念滞后,等、靠思想严重,在疫情面前束手无策,缺乏创新思维,应变能力不强,因而不能从危机中抓住商机。


2.管理水平不高。县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大多以家族经营管理为主,并且鲜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缺乏品牌意识,对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缺少长远认识。这些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家族企业的局限性愈加明显,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3.劳动力、人才短缺。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以L县级市为例,每年新增可用人力资源7800人左右,每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000人左右,明显存在企业用工数量大于求职数量问题。二是中小企业存在高技能人才一人难求问题。县域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发展前景相较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因而缺乏吸引力。


4.科技水平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质量规模参差不齐,产业水平不高,对产品缺少精加工,附加值较低,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力度小,研发经费投入少,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5.融资难问题突出。其原因从中小企业本身看,一是资金需求“短、小、频”。因中小企业规模小,一次性对资金的需求较小,且相比大型企业来说贷款周期短、频率高,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成本。二是信用状况不佳。一些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和完整的信用记录,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状况透明度不高,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贷款。三是担保能力差。中小企业资本实力较弱,抵押物不足,得不到银行青睐。


——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制约因素:1.政策落实不到位。比如,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就降低企业负担、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鼓励创业就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但由于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中小企业对应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知之甚少,没能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2.土地供应难保障。一个地区经济越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就越大,但是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使得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有限,无法保证全部企业都能及时供应新增建设用地。


3.营商环境待优化。近年来,各地都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但还存在短板。通过对L县级市部分企业的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发现企业负责人给予“满意”评价的只占53%,给予“一般”评价的占29%,给予“不满意”评价的占18%。受调查的企业中,有近5成的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办事难。主要体现在行政审批、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政府总体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转型升级的重点


——练“内功”,增强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本领。1.强化观念更新。中小企业要摒弃传统观念,摒弃等、靠思想,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制胜之路。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在发展模式上要学会做减法,以更专业的视角、更优质的服务,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要。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只要做足专业内的服务优势和创新优势,就能降低经营风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提升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加强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要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强化自我约束。要合法合规经营,提高企业信用。要创新管理模式,主动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要重视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誉度和融资担保能力。要推进企业制度现代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让金融机构放心贷款。如此,融资难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缓解。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中小企业的立身之本。中小企业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重点。一要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二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与激励机制,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4.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中小企业应注重优化企业内部软环境,培育企业的核心团队,稳固企业用工,制定企业人员岗位职责,定期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能力提升计划。这从短期看,有利于提升企业吸引力,缓解企业人才及劳动力短缺问题;从长远看,可解决企业用工不稳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强“外功”,优化县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环境。1.优化政策环境,提高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创新服务手段。要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类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平台,广泛宣讲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同时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政策解读工作,让中小企业真正理解政策,知晓享受政策的办理方式和办理程序。要通过创新服务手段,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开发了“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网站和APP,通过政策匹配系统,企业填入相关信息,即可生成并打印政策匹配报告。企业所能享受到的政策名称、服务内容及实施结果就会呈现出来,一目了然。二是推动利好政策长效化,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2.加强顶层设计,破解中小企业用地难题。一是加强规划管控。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重大项目的选址,通过规划审批引导、用地计划倾斜等方式合理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引导地方将新上的重点项目集中落户在县域内各大工业园区,同时优先落实园区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园区土地综合利用率,保证园区发展和重大项目的落地,实现集约用地。二是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上级颁布的创新性供地政策要认真研究,并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各类新产业、新模式下的用地空间,切实研究新型供地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确保能够熟练掌握并能充分运用各项土地新政,解决中小企业的用地难题。三是提高闲置和空闲土地处置水平。加强对土地供应及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通过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对圈而不用、没有产值、不合标准的闲置土地及低效用地采取收回、储备、再出让、置换等方式,盘活资源。对于想新上项目或继续新增用地的企业,通过各种用地、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其优先选择低效闲置土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优化融资环境,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是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要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扶持政策,强化中小企业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要规范引导民间借贷服务健康发展。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加大对非法集资及传销等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快县域镇村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建设步伐,激活民间资金,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与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二是助力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融资。通过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扩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范围,推动专利商标混合质押,鼓励开发知识产权综合险种,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拓展融资渠道。三是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针对银企对接中存在的瓶颈,金融机构要加强市场调研,推出专门信贷产品,政府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组织银企对接,增加互通互信。银行要“走出去”,量身定做“贷款套餐”。支持中小企业联合组成信用共同体,共同承担信贷风险。银行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商业圈做文章,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四是积极推进银税互动。税务部门要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业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推进银税互动,助力广大守信纳税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五是推进直接融资。激励企业通过股改、挂牌上市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通过进入资本市场,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4.优化人才环境,破解中小企业用人难题。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在人才培育方面力量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应在“引”和“留”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引”才。建立有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涵盖人才入户、职称晋升、医疗教育、福利待遇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由政府牵头,通过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做好中小企业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协助企业引进所需人才。二是改善人才环境“留”才。一方面,企业要对人才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切实改善人才工作的软硬环境,提供优质发展平台,提高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改善人才的生活居住环境,多方式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加大留人力度,实现安居乐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做好劳务引进工作,加强与劳动力输出地的区域合作,通过为求职者和企业牵线搭桥,解决企业用工需求。三是培树企业家精神。加快转型升级,企业是主体,企业家是“领头羊”,其作用至关重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积极培育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潮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最核心、最稀缺的要素。


山东省烟台市委党校教授 徐建华

(本文系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创新工程科研咨询创新项目成果。)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