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0第十二期

【前沿观察】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发布:2020/12/07 22:20  作者:车文斌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0年12月刊  阅读量:

“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蓝图已在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然胜利在望。


“小康”,《诗经》里的小康,唐诗宋词里的小康,承载无数中国人梦境的迷幻般的小康,转瞬之间,已触手可及。


“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国家和民族深切的爱,饱含着对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殷切的期望与深深的祝愿。


“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026日—29日在京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十三五”时期,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阔步奋进,巍然屹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自信、更加雄伟的身姿挺立于世界东方。

 

四川华蓥“扶贫柠檬”金秋飘香  邱海鹰 摄.JPG    

四川华蓥“扶贫柠檬”金秋飘香  邱海鹰 摄    


金桔丰收了。四川农家“以购代销”采摘忙  邱海鹰  摄.JPG    

金桔丰收了。四川农家“以购代销”采摘忙  邱海鹰  摄    


烙进民族骨髓的“小康”梦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3000年前《诗·大雅·民劳》里呈现的小康图景,以“爱护百姓”“安定四方”为目标,成为延续至今的中国梦想。


“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唐代诗圣杜甫《壮游》长诗中,以“圣哲”的仁恕清明,百姓过上小康生活。后白居易“今遇阳和又小康”,欣然于大唐盛世百姓富足祥和的动人场景。


小康,真是民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动人写照。尤其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一首《自适》诗更是描绘出小康的富足舒适生活:远游思里巷,久困念耕桑。家酿倾醇碧,园蔬摘矮黄。利名因醉远,日用为闲长。今岁虽中熟,吾徒亦小康。


小康,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幸福生活,从朝堂到乡野,数千年来已浸透进文明深处,深蕴着沉甸甸的民族情感与梦想。


如今,至2020年岁末,全面小康社会已向我们走来,千年梦想,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然胜利在望。


“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党的精准扶贫、脱贫奔康、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方略,开启并完成了人类史上最为浩大的扶贫工程,以中国独有的方式,为世界减贫事业给出了“中国方案”,提供了“中国榜样”。

 

四川凉山州彝族同胞搬进新居  邱海鹰 韩华军 摄.JPG    

四川凉山州彝族同胞搬进新居  邱海鹰 韩华军 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留守彝族妇女在彝绣“扶贫车间”制作彝绣,实现“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心愿  张国盛 摄.jpg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留守彝族妇女在彝绣“扶贫车间”制作彝绣,实现“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心愿  张国盛 摄    


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党坚定的步伐铿锵有力,小康社会向我们走来。


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达到小康”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第二步目标及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


经江泽民同志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胡锦涛同志提出新要求,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开启了一段中华民族全民战贫的波澜壮阔的历程。


“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20131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挥全国战贫,党的十八大以来进行的约80次国内考察中,脱贫攻坚是重要主题之一。2020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说:“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践行承诺,勠力前行。全国80多万人走村串户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3.5万名优秀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脱贫攻坚,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在奔向小康幸福生活的大道上疾进。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兴老街,川剧团演员精彩的表演受到观众的追捧。小康路上,人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彩 兰自涛 摄.jpg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兴老街,川剧团演员精彩的表演受到观众的追捧。小康路上,人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彩 兰自涛 摄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紫皮大蒜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除草作业  兰自涛 摄.jpg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火花村紫皮大蒜种植基地,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除草作业  兰自涛 摄    


 老乡奔向小康新生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落脚点还在老乡身上。


尤其是西部深度贫困地区老乡的脱贫状况,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真实反映,西部的全面脱贫奔康,就是全国的全面脱贫奔康。


因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西部,投向“三区三州”,投向西部的深度贫困地区,以此反映老乡在大规模的精准扶贫之后,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生活。


四川凉山州有一道特色菜:坨坨肉,逢年过节的美食。在彝族女孩曲木子果的心目中,“没啥佐料”的坨坨肉与土豆、苦荞粑粑、酸菜汤一样,代表的是贫困。如今,她与村里35位妇女学习烹饪技术,村里又能买到粮食、果蔬、肉类和鸡蛋,她学会了使用花椒、八角等各种佐料,她高兴地说:“红烧茄子、火焰鹅、豉汁蒸排骨,我都会做了。”


凉山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是全国有名的“悬崖村”,是脱贫攻坚中“硬骨头中的硬骨头”“短板中的短板”。如今,这里不仅用于攀爬的藤梯换成了2556级钢梯,村里的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23人也全部搬进了昭觉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20205月,48岁的某色伍哈最后一批从“悬崖村”搬离,他开起了小卖部,每月收入约有2000元。他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他说,村子火了,自己跟着游客学普通话,“现在基本对话都没问题”。


云南省澜沧县是典型的沿边深度贫困县,国境线长80余公里,有独具魅力的拉祜文化,还有世界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竹塘乡大塘子村村民李娜努在村里的三七种植基地里种了10多亩三七,2019年家里卖药材总收入达10余万元。2017年,她就参加了“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学习林下三七种植技术,像她这样靠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村民很多。澜沧县开展“4+5”产业扶贫,推动茶、养殖、蔗糖、蔬菜瓜果4个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还培植中药材种植、香料种植、热带水果种植、全域旅游和民族文化、农村劳务5个新产业,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疆乌恰县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是我国最西部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户波斯坦铁列克乡乔尔波村村民玉山·玉买尔一直想发展养殖业,2017年,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他申请5万元贷款发展养殖业,购买了60只小羊,后来规模不断扩大,不到三年发展到近200只,成了乔尔波村的富裕户,生活也迈向了现代化,家里购置了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还买了一辆拖拉机。“我还要带领乡亲们一起从事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共同致富。”玉山·玉买尔高兴地说。目前,乌恰县已实现脱贫摘帽,全县51311939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58.83%降至0.2%

 

11月3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苏溪村蚕农杜宜华和妻子胡光碧在蚕房内采摘方格蔟上的蚕茧。俩夫妻养蚕40年,成了当地大户,实现致富奔康  张国盛 唐建波 摄.JPG    

11月3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苏溪村蚕农杜宜华和妻子胡光碧在蚕房内采摘方格蔟上的蚕茧。俩夫妻养蚕40年,成了当地大户,实现致富奔康  张国盛 唐建波 摄    


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薄俸支家心已足,小康于我梦何遥”,写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清代举人、官至知府的陈忠平,他的“小康梦”在大清盛世时也是其向往的美好生活。如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是现实,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世界经济严重下滑,贫困人口因疫情不降反升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


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十三五”时期超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胜利在望,下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宏大的蓝图已经擘画,1026日—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并发布五中全会公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确定又让我们站上新的起点,改革开放仍是主旋律,科技创新仍是主动力,新时代、新思想、新格局、新成就,发展永不止息。


“重要战略机遇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前瞻性预判与对未来美景前景的描画催人奋进,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逐步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川凉山州彝族同胞住上了好房子  邱海鹰 韩华军 摄.JPG    

四川凉山州彝族同胞住上了好房子  邱海鹰 韩华军 摄    


本刊记者 车文斌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