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5年第3期

【谈发展】鞋服产业 助力安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2025/03/05 19:51  作者:四川省政府厦门办事处调研组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5年3月  阅读量: 13327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县域兴。县域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底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动能的“源头活水”。2013年以来,四川省安岳县立足自身经济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禀赋优势,聚焦纺织鞋服产业,以建设西南地区纺织鞋服新标地为目标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培育壮大本地纺织服装制鞋企业,抓住东南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历经十余年探索,现已建成四川唯一的“鞋纺产业功能区”,推动鞋服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弱到强的华丽蝶变,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纺织鞋服产业集链成群

成渝地区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安岳是四川唯一的“鞋纺产业功能区”。2013年,安岳县启动制鞋产业集聚区基础配套建设,2017年开始承接东南沿海鞋服产业转移,持续招引纺织鞋服相关企业入驻,着力打造品牌集聚、配套完善、就业强劲的鞋服产业集群。经过十年发展,安岳鞋服产业的品牌聚集度、企业集群度、链条完整度等方面,在川渝地区若干新兴基地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产业规模稳居川渝地区新兴制鞋基地第一位。目前累计入驻制鞋企业108户,2023年产量达到3400万双(套),带动就业1.5万人。其中,成品鞋企业24户、鞋材企业70户、服装企业7户、纺织企业7户;累计投产成品鞋生产线35条、鞋材生产线83条(组)、乡镇卫星工厂84户。国内五大运动品牌中已有安踏、鸿星尔克、特步、李宁四大品牌实现“安岳造”,同时聚集了百丽、克拉克、斯凯奇等2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品牌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纺织鞋服产业作为传统且重要的产业之一,已成为安岳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靶向招引,坚实产业基础

安岳现已累计建成鞋服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员工宿舍4万平方米,目前在建“成渝鞋服产业园及配套设施”2个标准厂房项目30万平方米,在建经开区保障性住房和综合配套设施2个生活配套项目7万平方米,产业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为安岳纺织鞋服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招商引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强促聚”,全方面助推产业升级。一是建平台。通过统筹规划布局,盘活低效闲置用地、闲置厂房,统筹布局优质产业项目,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推行国企民企联建、订单化建设、企业自建等多元化标准厂房建设模式,全力推进成渝鞋服产业园以及新入驻企业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实现招引企业签约即落地、落地即投产。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综合运用收购、置换、注资等方式,整合盘活园区、乡镇低效用地及闲置资产建设卫星工厂,充分利用乡镇弱劳动力、半劳动力资源,不断壮大“园区总部+卫星工厂+家庭作坊”规模。

二是强龙头。一方面要主攻链主企业,把握产业转移机遇,瞄准龙头企业,实行精准对接、敲门招商,力促企业来安投资,集聚链主企业规模带动效应。同时培育标杆企业,通过争取订单、保障用工等方式,支持已落户知名企业扩能增产。另一方面要为初创鞋服企业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保障企业在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得到资金支持;优化企业注册、项目审批等流程,缩短审批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是促配套。一方面要完善生产配套,推进鞋机鞋材交易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直销展示中心、电商孵化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满足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同时要完善生活配套,加快园区配套社区、学校改扩建,优化园区交通规划,保障产业工人吃、住、行、医、教、娱等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完善政策配套,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建立企业“白名单”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孵化培育、融资保障、水电气生产要素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重点企业满产达效。

四是聚人才。一方面要造势引才,定期举办四川省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升产业知名度、扩大产业朋友圈,重点引入一批思路开阔、经验丰富的管理型人才队伍来安岳创业就业。同时组织企业常态化开展技能大比武,分年度开展技能人才星级评定,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持续壮大鞋纺产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联动招才,加强政企联动、校企合作,构建市场化、专业化人才招引机制;回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挖掘周边县区劳动力资源,全力补充用工缺口。

多措并举,全链条构建招商格局。一是搭建集成推介平台。整合现有的招商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分散的招商平台资源,建设多部门、跨系统的可视化招商引资平台,实现招商引资网络共建、信息共享、资料可视,全方位向投资者展示安岳纺织鞋服产业可供招商落地的土地、厂房、楼宇存量资源等承载条件,提升投资者获取信息便捷度。

二是鼓励开展乡情招商、市场招商。紧密联系异地四川商会,积极拜访纺织鞋服产业相关的川籍企业家、行业协会,抓住沿海地区产业、人才向内陆转移契机,积极推行乡情招商,吸引乡贤返乡发展,探索实行市场化招商模式,出台相关招商专员管理办法,聘请招商专员捕捉、跟踪潜在的投资项目,拓展招商渠道。

三是靶向布建招商网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积极对接省政府驻外办事处,架设沟通桥梁,保持与目标企业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西博会、知名企业四川行,以及广交会、消博会、进博会、厦洽会等省内外重大平台活动参会参展契机开展投资推介,打响“川渝时尚鞋服消费节”等安岳专属平台活动金字招牌,让市场大众提及安岳不仅只有柠檬,还有优质的纺织鞋服产业集群。

四是探索设立支持类基金。探索引入基金参与优质鞋服项目建设运营,针对性地引入或组建小规模专业性投资基金,如设立专门投向种子期、初创企业的天使投资基金,以及分期、分步骤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为安岳纺织鞋服产业招商引资补齐资本短板。

育才建制,全方位夯实工作保障。一是培育产业招商人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招商队伍,选派招商干部到福建等鞋服产业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将招引工作成效与干部评先评优晋升挂钩,调动干部参与招商工作积极性。

二是优化完善招商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招商工作流程,形成信息捕捉、梯次推进的“漏斗型”工作机制;建立一个产业项目、一名包联领导、一个责任单位的招商引资项目管理机制,闭环推进项目审批、动建、投产等环节工作;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实行全流程、全覆盖的项目代办服务机制,派遣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一对一”做好重点项目跟踪服务。

三是构建系统招商体系。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探索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实现招商引资信息获取、材料收集、推介洽谈、实地考察、部门评估、方案审核、项目入库等全周期、多流程、跨部门实时共享和协同办公,形成工作合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