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18第七期

【行业先锋】对口帮扶 攀枝花商行情满红宝

发布:2018/07/01 12:33  作者:刘蔼岚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18年7月刊  阅读量:

进行基础设施改造、选派驻村扶贫干部抓扶贫、制订扶贫攻坚五年规划……在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攀商行)播下的致富种子已经深深扎根于土壤,发芽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


2012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实施“8+8”结对帮扶工作,攀商行结对帮扶红宝乡以来,在脱贫攻坚中,攀商行精心准备、倾情投入、转变观念、全力开展扶贫,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富民产业培育力度,在红宝乡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攻坚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昔日封闭贫穷的小山村逐渐带来了变化。说起攀商行的对口帮扶,红宝乡干部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无论在扶贫推进的力度、建设质量、受益群众面乃至扶贫机制创新等方面,攀商行都做得好。贫困的老百姓不仅在物质上得到了实质的改善,更让他们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看到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希望。”


攀商行班子成员在红宝乡调研扶贫工作.JPG    

攀商行班子成员在红宝乡调研扶贫工作    

 

聚焦民生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5月11日8点,从市区出发,经渔门,再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区公路行驶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红宝乡。当天,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要求,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有关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指示精神,攀商行董事长杨宗林、行长文慧明、监事长黄进等总行班子成员来到红宝乡,实地调研对口帮扶的红宝乡谜塘村、蚂蝗箐村、中槽村等三个贫困村,与红宝乡党委政府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这三个村脱贫情况及脱贫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建议。


红宝乡位于盐边县北部,距县城136公里,面积314平方公里,有1270户50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5户,1331人。全乡位于二半山区,主要以核桃、青椒、茶叶、烤烟、中药材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恶劣的自然条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红宝乡发展缓慢。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按照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安排,2015年起,攀商行对红宝乡的谜塘、蚂蝗箐、中槽三个村进行结对帮扶。董事长杨宗林、行长文慧明等班子成员先后多次深入红宝乡,走访慰问贫困户,现场对接落实对口帮扶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了《攀枝花市商业银行扶贫攻坚五年规划》,明确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初夏的红宝乡,到处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活力。一条条水泥路像白色的绸带延伸到村民家门口,一幢幢崭新的民居掩映在核桃林里,讲述着近年来大山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硬化、修桥、建旅游公厕……攀商行帮扶的重点始终把“民生”放在了首位,这些看起来十分基础的生活设施改善,正是针对的山区老百姓最迫切的问题。


从红宝乡政府出发,汽车沿着蜿蜒的山区公路行驶约2个小时,到达蚂蝗箐村。在村委会旁边一座崭新的旅游公厕在这个边远的小山村显得格外醒目。蚂蝗箐村有万亩杜鹃花海、奇山异石,每年会吸引众多的游客进山观光。村第一书记杨智春说:“以前村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游客来了很不方便。”2017年,攀商行捐资13万元在村委会旁边建起了一座标准的旅游公厕。“旁边正在建旅游客栈,以后游客到百灵山看花住宿就方便多了。”


在蚂蝗箐村平滩组平滩河上,一座水泥桥连通了河两边的村民。“以前这里是铁索桥,上面放着几块木板,村民出行很不安全。”杨智春说。2016年,攀商行捐资15万元,用于修建蚂蝗箐村在平滩河上的2座人行桥和平滩河堤挡墙。


路不通曾是长期困扰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难题。从2013年起,攀商行捐资900万元,协调贷款1亿元,修建了盐择路红宝段乡政府至老择木龙乡政府段和三谜路红宝段共55.8公里,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带动了择木龙旅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攀商行出资77万元对红宝乡谜塘村原谜塘小学至谜塘沟村道路2.2公里进行了硬化。


“以前村民家门口都是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谜塘村83岁的彝族群众杨发强说,每年雨季,正是收花椒、核桃、烤烟的季节,进出的物资全靠人背马驮。杨发强感受到,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最快,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出门就坐车,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红宝乡谜塘村党支部书记王德高向攀商行董事长杨宗林赠送锦旗.JPG    

红宝乡谜塘村党支部书记王德高向攀商行董事长杨宗林赠送锦旗    

 

转变观念  找准发展新思路


5月12日,走进攀商行定点帮扶村谜塘村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扶贫攻坚项目作战图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在这幅图下面标注着指挥长、副指挥长和责任人的名字,项目计划投入资金,完成时间,形成了一个战斗集体。 “通过 ‘挂图作战’,步步分解,自加压力, 让每天的工作都能见到实效, 每天的努力都有成绩,让人突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攀商行派驻谜塘村第一书记余全军介绍。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攀商行注重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与谜塘村的资源、劳动力、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谜塘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2015年8月,攀商行选派余全军到谜塘村任第一书记。三年来,余全军入户访贫问苦、田间帮急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帮助村里建好班子队伍、厘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训特色产业,点燃了村民的梦想。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政策,使贫困户子女充分享受教育帮扶政策,杜绝因贫上不起学、 辍学的现象。同时, 精心筹划专业合作社 ,成立了盐边县青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盐边县发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谜塘村产业发展平台,推进 “输血式” 扶贫向“造血式” 扶贫的根本性转变。


经过全面走访和调研,攀商行紧密结合盐边县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和乡、村具体产业和脱贫公益事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和村民(村组)意见,明确了帮扶项目和计划。 拟定发展核桃、青花椒种植,山羊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


在谜塘村党支部书记王德高的带领下,调研组一行来到半山腰,这里可以看到贫困户的核桃林,树上挂满了核桃。王德高说,该农户家里养了60多只羊,每只羊出栏后至少可以卖1000元。“也是党的政策好,通过攀商行的大力帮扶,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盖起了新房,我们才养了羊、种植了核桃和青花椒,这些项目让我们能够赚钱供小孩读书。”如杨兴元和王国发等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养羊、 养鸡、种植核桃和青花椒,这些项目都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谜塘村共种植核桃5141亩,青花椒982亩,烤烟330亩,养羊14323只,养牛208头。


经过三年扶贫攻坚,谜塘村42户182名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736元增加到2017年的5300元。2016年,动态调整的1户5人贫困人口也通过帮扶在2017年达到了脱贫标准。2017年,谜塘村正式完成脱贫目标,并通过四川省脱贫验收。


3察看捐资修建的小桥.JPG    

察看捐资修建的小桥    

 

倾情投入  书写扶贫新画卷


5月12日上午10点半,杨宗林、文慧明分别来到对口联系的贫困户家中看望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大米和油等生活用品。


攀商行要求,干部结对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覆盖,每位干部都有相应的挂钩户。结对帮扶中,攀商行干部与红宝乡的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攀商行积极组织干部职工个人捐款,共捐款10.65万元。


脱贫先脱愚,扶贫先扶智,人才对于受援地区来说是一笔带不走的宝贵资源,而教育科技也始终在攀商行对口帮扶红宝乡合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攀商行协调资金16万元帮助红宝乡中心小学维修教学楼,解决了教学楼年久失修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在红宝乡中心小学成立攀商行“爱心图书角”,捐赠图书1000多册。通过攀商行寒窗助学资金,帮助红宝乡7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红宝乡党委书记朱国川说,这几年的帮扶,最深的体会是对乡亲们内心的触动,大家对外界的信息了解多了、思路宽了、观念变了,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5.与红宝乡政府进行扶贫攻坚工作座谈.JPG    

与红宝乡政府进行扶贫攻坚工作座谈    


刘蔼岚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