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1第七期

【典型案例】小县优城 新江安精细“打磨”高质量发展路

发布:2021/07/08 14:00  作者:廖俸 周淼葭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1年7月刊  阅读量: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万里长江第一县”的江安县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江安整体面积不大,我们的重点放在‘小县优城’上,旨在让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商业繁荣向上、环境生态宜居、文化脉络传承清晰。”近日,四川省江安县副县长张学尽在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江安县副县长张学尽(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JPG    

江安县副县长张学尽(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白李——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初夏,林木茂密,绿意盎然,绵延的丘陵分布着成片的李树;翠绿的果实挂在枝头,在阳光下分外诱人。果林不远处是排列有序的农房,砖墙洁净、池水清澈、公路蜿蜒。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唠家常,时有爽朗的笑声传出。这里,是江安县“白李天下”乡村振兴示范区核心区所在的阳春镇。


众所周知,江安李是中国大白李的起源地,在端午时节成熟。记者在五月初夏时节到来,正好见到成片的李树上挂着累累硕果,又是一个丰收年!


回溯历史,《江安县志》记载:“李,各县俱有,江安尤佳。”江安县赶场山的大白李曾被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家贡品,其果大皮薄、肉厚核小、脆嫩化渣,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喜爱,现已成为果树主栽品种遍布各地,被原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南方李子基因库”,《中国果树志》和《中国果树分类学》将其列为我国六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 2011年,以赶场山为原产基地的“江安大白李”正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确定了其“中国大白李发源地”的名称,2014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可。


阳春镇党委委员李林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江安“白李天下”乡村振兴示范区核心区面积7000亩,计划总投资10740万元,示范区以大白李为主导产业,辅以果品分选包装、冷链物流等商业配套,充分挖掘山、水、田、园、花、林、竹、径、居等自然要素,拓展农旅观光、休闲体验、特色民宿等旅游产业,实现农旅融合、一三产互动,同时力争打造成长江上游乡村全域旅游最佳目的地。


目前,该示范区按照“大园区+业主”模式,引入公司新建高标准果园,并辐射带动周边果园升级改造,形成了以李子种植为主导,李花观赏、李子采摘和李子文化元素等融合发展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与此同时,示范区围绕“白李天下”项目创新探索出了“村党组织+村资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五环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就业数百人,人均务工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农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江安县工业园区  江安县经商科技局供图.jpg    

江安县工业园区  江安县经商科技局供图    


锂电——产业集群“补缺成链”


513日,四川晟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NMP2.5万吨导电浆料项目在宜宾市江安县工业园区开工奠基。这标志着江安县锂电产业集群基本完成“补缺成链”,产业发展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其实,江安县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底,一开始并非定位锂电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江安工业园区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主导产业与四川省重点发展的“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能源化工、先进材料高度契合,是四川省“51025”发展计划重点培育的产业园区、四川省首批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也是宜宾市重点培育的51000亿产业园区之一,并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


此后,江安工业园区坚持以化工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基地。


近年来,面临氯碱产业等产能过剩以及长江大保护政策,江安县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布局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绿色化工为主导产业。


通过引进宁德时代、广州锂宝、安徽晟捷、东莞鑫通泰等大型企业投资兴业,现正在建设以天宜锂业、海丰和泰、海丰和锐、光原锂电为龙头的4 个百亿产值产业群,实现园区转型发展。多家企业的入驻填补了我国西南地区锂电正极材料、竹基复合材料生产的空白,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以企业间交换利用为依托的绿色循环体系。

 

江安工业园区里的锂电企业.JPG    

江安工业园区里的锂电企业    


文化——国立剧专“背书”西城改造


“长江一线意情牵,北望青青四面山。四十四年寻旧迹,几生修得住江安。”这是中国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先生离开江安44年后,于198510月回到江安即兴挥毫写下的著名诗句。


青瓦、红墙、飞檐,古朴而生动的建筑依旧静静矗立在江安县剧专大道上,红墙之上,“中国戏剧摇篮”六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便是抗战时期的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国立剧专”)旧址,亦是吴祖光先生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


本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国立剧专”抗战时期在四川江安办学六年,是时间最长,生活最丰富,也是最出成果的黄金时代,其间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戏剧、电影、舞蹈、音乐等艺术人才,对新中国戏剧影视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戏剧文化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江安也因此被戏剧影视艺术界称为“中国戏剧摇篮”“中国戏剧圣地”,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立剧专”旧址因此成为中国戏剧文化抗战和中国戏剧史发展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戏剧文化遗址,是全国仅存的国立剧专旧址,其唯一性、独特性和影响力在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已成为四川江安与国内外戏剧影视艺术界联系的重要纽带。20188月,“国立剧专”被评为“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以“国立剧专”为依托,2019年江安荣获“四川谐剧之乡”称号,2021年入选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


如今的江安县日新月异,依托“国立剧专”重磅打造的西城片区古街改造项目和国立剧专商业综合体项目让人万分期待。江安县发改局副局长赵炬峰介绍,西城片区古街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6.2亿元,20216月开工,整体项目预计202312月竣工,项目占地面积98.81亩,第一期为国立剧专旧址保护性建设,12.45亩用地范围主要是恢复建设江安文庙、戏剧博物馆等;第二期为西街片区,86.36亩用地范围主要是戏剧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建设戏剧创意体验街区、戏剧文化旅游街区、旅游公厕、智慧停车场等。目前,该项目完成设计编制,正在包装纳入2021年地方专项债券资金项目,项目已经入库。“国立剧专”商业综合体项目已于20208月开工,预计20222月竣工,项目总投资5.6亿元,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文化旅游、休闲、餐饮等商业为主的商业综合体。“建成后,功能将类似成都的太古里,集吃、住、玩、娱乐为一体,彰显江安剧专文化的同时,加快与现代化接轨的新江安步伐。”


围绕“国立剧专”旧址打造的西城片区古街文化商业项目正加快建设.jpg    

围绕“国立剧专”旧址打造的西城片区古街文化商业项目正加快建设    


本刊记者  廖俸  周淼葭 /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