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1第九期

【专家智库】乡村振兴的“四化”举措和七步工作法

发布:2021/09/07 16:01  作者:廖蔚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1年9月刊  阅读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随着《乡村振兴促进法》61日的正式实施,各地各级乡村振兴局的挂牌运行,标志着在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艰巨任务,实现全面小康后,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落地落实的新阶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革命性创举,全国各地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干部素质、产业基础等存在客观差异,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工作推进中各有不同,从而出现一些地方要么无从下手,要么简单模仿,要么等待观望的现象。乡村振兴不能成为概念或口号,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不仅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内容、目标,更要找到可操作的现实路径、模式样板、经验方法,将乡村振兴目标化、指标化、标准化、流程化,让地方有方向、有抓手、可落实,让上级可量化、好督促、可问责,彻底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无序无尾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四川省渠县特色农产品园区基地  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jpg    

四川省渠县特色农产品园区基地  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供图.JPG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现代农业园区一角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如何入手?

“四化”举措是先导


第一,乡村振兴要目标化,形成整体效果图。实行目标导向,将振兴后的农村面貌、农业发展、农民具象化,形成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图,明确工作推进的主攻方向。具体而言,乡村振兴后的农村具象是农村要美,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产业兴旺、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处处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外形上要留住乡村的形,内容上要嵌入现代元素的魂,相对集中和点状分散相结合。同时,乡村振兴后的农业具象要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10+3)、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布局区域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乡村产业兴旺,一二三产融合,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新型服务、信息产业等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而乡村振兴后的农民具象是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高收入、懂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成为生活医疗有保障,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新时代新农人。


第二,乡村振兴要指标化,明确工作考核考评基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为我们如何振兴乡村指明了方向,为制定相关指标提供了政策依据。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设置乡村振兴的定量指标,明确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考评的基准。


乡村振兴后的农村功能性指标包括:一是行政村、自然村基础设施要实现“五通”,即通路,通双车道的油路或硬化路;通电,通生产生活用电;通水,通生产生活用水及污水排放处理;通网,通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气,通生活用气。二是公共服务要实现“10+3”覆盖,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卫生室(站)、政务服务中心、电商平台、超市、图书馆(室)、文化广场、创业园;可以有咖啡馆、酒吧、电影院等现代都市生活元素。要实现教育、医疗、低保、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就地城镇化、市民化、居民化。


乡村振兴后的农业兴旺指标包括:规模化率、机械化率、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重、“三品一标”农产品占比、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农产品烘干冷链物流覆盖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园区覆盖率(以县为圆心、以村为半径分层次建立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电商覆盖率等。乡村振兴后的农民发展指标包括:义务教育普及率、人均寿命、技能普及率(成人每人至少懂一门技术或技能)、手机电脑普及率、公共事务参与率(参与公共服务活动的人次等)、城镇化率、集中居住率(集中居住占总人口比例)、人均收入增长率。


第三,乡村振兴要标准化,对标对表抓落实。要用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式解决“三农”发展问题,像组装汽车、IT编程一样模块化、标准化操作。以县为单位、村为单元,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和指标标准,因地制宜(平原、丘陵、山区、高原、草原等)、因村制宜(古村落、大村落、小村落、民族村落等),制定标准化乡村振兴具象化效果图,以便对标对表补短板、抓落实。打造成模式各异、路径清晰,既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又各具特色的标准化模式。


第四,乡村振兴要流程化,按程序、步骤推进。将乡村振兴的目标、指标、标准固化下来,转化为工作推进的固定流程路径。就像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一样,围绕目标、标准、指标,按程序、步骤推进。可以按照六步推进:第一步,调研摸底,掌握乡村的现状、特色、优势、需求、问题、短板等。做到家底要清,需求要实,问题要准,情况要明。比如,目前正在开展的四川省数字“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就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抓手。第二步,规划设计,按照乡村振兴目标、指标、标准进行分类规划,建立起乡村振兴项目库。第三步,围绕规划筹备资金,整合要素,组织制订实施计划。第四步,按照时间表、路线图组织实施。第五步,组织验收、评估考核并兑现奖惩。第六步,移交投入使用管理。

 

四川省乐至县东山镇方广村周苹苹返乡创办旺亿生态园,成为乐至网红打卡地。图为周苹苹正在制作蚕丝被  付杨 摄.jpg    

四川省乐至县东山镇方广村周苹苹返乡创办旺亿生态园,成为乐至网红打卡地。图为周苹苹正在制作蚕丝被  付杨 摄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石榴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宣传部供图.jpg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石榴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  攀枝花市仁和区委宣传部供图    


怎样推进?

七步工作法是路径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行动,需要充分发挥我们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找到推进工作的具体路径,形成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保障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耕地、宅基地的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离,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有效利用。二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废除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城乡户籍不再分市民和农民,统称为居民,以居住地为标准享有同等权利。三是探索解决村庄“空心化”的改革方案。随着村庄演进发展,一些村庄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村庄会逐步消亡。要借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重大机遇,优化整合资源,做好统一规划,把不适宜人居住的自然村的居民向条件较好又有环境承载空间的自然村集聚,实现就地城镇化。要科学论证、分类施策、因地因村制宜,确定村落的保留、整合、缩减和扩大,不能脑袋发热,不顾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四是探索农民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废除原用的工人农民身份称谓,重新按照行业分工改为工人、商人、农人。彻底改变几千年来歧视农民的观念,让新生代农村青年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学生愿意以新农人的身份,留在农村或愿意回农村创业就业,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推进新农人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凡是年满65周岁的新农人到点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让他们老有所养。保险金实行“三个一点”,即自己出一点、集体经济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让农村青年及回乡创业人员感到在农村没有后顾之忧,愿意在农村发展,从根上解决几十年后谁来种地的问题。五是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化方式促进农业发展。通过建园区、建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社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尤其要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微型化、智能化研发推广,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六是坚持以城带乡,用城镇的方式规划农村、建设农村、管理农村、服务农村。要打破城乡分割的规划格局,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全覆盖进程。


第二,规划先行,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要坚持多规合一,统筹配套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宜居规划,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村庄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确保有规可循,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要注重区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做到“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多样化为美,把挖掘原生态村庄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保留原貌与提升品质结合起来。村庄建设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要多听农民的呼声,多从农民的角度思考。


第三,科学设计,突出乡村特色。在村庄的风貌设计上要入乡随俗,继承传统,留住农村的形态;内部功能上要引入现代元素,内强筋骨,不能几年后又翻烧饼。具体设计上要突出村庄的生态涵养功能、保护好林草、溪流、山丘等生态细胞,依山造型,借丘造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挖掘民间的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遗传承、农耕文明、农村风采。


四川省彭州市精品民宿——果徕   彭州市发改局供图.png    

四川省彭州市精品民宿——果徕   彭州市发改局供图    


第四,引入专业团队,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是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演进中一大革命性创举,单靠基层干部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人才、专业团队,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式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引入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方面的设计大师、优秀团队,发挥好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把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上去。


第五,保障投资,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要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机构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一要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逐步解决欠账较多的问题。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基础在“三农”,潜力和后劲也在“三农”。目前,在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后,城市建设已不再迫切,而相对滞后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着海量的建设需求和投资缺口。这些投资早晚都得投,早投成本低,见效快。投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开辟农村消费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打通了堵点,开辟了两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二要下决心解决“三农”资金项目支离破碎的问题,加快建立涉农项目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三要切实解决土地出让金收入(益)真正用于“三农”的体制机制问题。四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基金、持股、担保、贴息、奖励等改革措施,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参与乡村振兴。五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发展的全面需求。


第六,健全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级督促、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组长制,以县为单位、村为单元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村为载体、乡为责任主体推进落实。


第七,加强考核监督。要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考核、最严格的监督、最严格的问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用脱贫攻坚战的方式对乡村振兴的进度、质量、指标进行量化考核,逗硬奖惩,推动落实。要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台账制度、督查制度、实绩考核制度等,跟踪规划任务和政策实施效果。


四川马边县彝族姑娘采摘鲜茶  孔胜 摄.jpg    

四川马边县彝族姑娘采摘鲜茶  孔胜 摄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 廖蔚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