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何找准切入点,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并支持其发展壮大,是金融机构应该深入思考并有效解决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汉源联社实际,谈谈农信支持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几点建议。
探索与实践
——把握“节点”,强化金融保障。一是加强领导,措施到位。成立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营部门,结合地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特色等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完善机制,考核到位。将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纳入年度考评体系,优化薪酬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调研走访,简化流程。汉源联社成立了理事长任组长,信贷管理部、营业部、分社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调研团队,对各分社民营和小微企业类业务开展调研。
——直面“痛点”,降低金融成本。一是优化利率定价。根据用款期限、用款周期,制定合理利率,切实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总体融资成本。二是规范服务收费。严格按照银监“七不准”“四公开”以及“两禁两限”相关规定,持续免收小微企业相关融资费用,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三是创新担保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保证担保为辅,实现差异化利率;加强与政府信用担保机构合作,降低准入门槛。如2019年,汉源联社创新银担合作机制,采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支农再贷”模式,为民企永丰和食品厂提供贷款500万元,不但解决了该企业花椒收购旺季的资金缺口,而且降低了担保费率由2.5%降至1.5%。
——疏通“堵点”,提升金融质效。一是转变营销观念。由传统的“坐等客来”到“上门营销”,展开“拉网式、排查式”营销。二是完善服务机制。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信息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实行贷款限时服务,通过开展循环贷款、优化还款方式、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简化了融资环节和手续。三是加大投放力度。近年来,汉源联社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9年9月末,支持小微企业8.88亿元,民营企业贷款5.75 亿元,较年初增加0.17亿元。
意见和建议
——思想上重视。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银行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实体经济好,银行才能好,所以银行要扑下身子服务民营企业,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责无旁贷,要发挥“纽带”作用,切实将资金投向本地“三农”,用于民营企业需求上。
——服务上创新。一是有保有压差异化服务。对发展有前景、暂时有困难的小微、民营企业,不简单断贷、抽贷、压贷,帮助企业渡过困难;对生产经营正常,在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归还后仍有融资需求,因资金回笼造成临时性还贷资金困难的客户,充分利用无还本续贷方式,通过提前调查、审查,允许民营企业继续使用贷款资金进行续贷帮扶;对新增客户重点支持信用记录好、所属行业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绿色环保等行业类型民营企业客户进行重点帮扶。二是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目前经济形势依然下行,民营企业违约概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授信从业人员具有“畏贷、惧贷”心理。要提高民营企业信贷从业人员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可适度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不良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尽职免责办法,将尽职免责要求落实到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各个环节全过程,让客户经理对民营企业“敢贷、愿贷”。
——风险上把控。一是开展尽职调查。要侧重于定性方面开展尽职调查,通过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人品,了解还款意愿、信用状况怎么样,通过看产品,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上下游的稳定性以及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二是强化诚信意识。通过积极对接,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强化诚信意识,珍惜自身信用,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是把控源头风险。要利用大数据尽快实现全线上小微、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渠道,减少企业办贷手续和融资链条,实现小微、民营企业信贷需求“短、频、快、急”的特点,采取风险定价,降低优质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从源头把控风险。
——政策上跟进。一是政府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植力度,例如对符合条件的民营、小微企业建立专门的财政专项补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尽可能降低融资难度和成本;同时,建立民营、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为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行业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税收方面。建议税务机构减免扶持小微企业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税收,同时对于小微企业贷款损失核销时,税务部门应给予较宽松的政策。三是监管方面。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对民营、小微类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并适当对于民营、小微企业考核予以倾斜,解决金融机构的顾虑,引导金融机构大力扶持民营、小微企业。
(作者:张锐 单位:四川省汉源农村信用联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