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0第七期

【调查研究】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发布:2020/07/03 15:31  作者:李建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0年7月刊  阅读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其中,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的松潘实践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潘县川主寺镇紧扣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推行党建引领、依法治村、民主管村、文化兴村等举措,努力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其成果全民共享。


乡村治理核心——党建引领。通过实施书记提能、双向培养、乡贤回乡、村官提质四项计划,建强“主核心”,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加强党员培训教育,实行党员“三分类三升级”转化提升,建强“主力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建强“后备军”,培养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手。


2017年,在推进松潘县川主寺镇漳腊老街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松潘县采取“政府引导、支部主导、群众参与、无偿征拆”的民生项目参与共建模式,实现120余户“零赔偿”自愿自行征地拆迁,征拆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征拆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征拆过程中无一起矛盾纠纷、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在此基础之上,2018年全镇各村全面推行村级项目建设“零赔偿”制度。2019年,通过打造八十沟贝母养殖基地、集体经济八十沟村综合服务站等,成功将八十沟村两委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分类提升先进村,顺利迎接中央、省、州、县的各项党建督查工作10余次,成为全县支部引领、促进乡村振兴的学习模范。


乡村治理基础——依法治村。结合农民夜校、村干部培训、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寺院“七进”宣讲等活动,提升干部群众法律意识;通过设立镇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和村级法律便民服务点,实施便民服务工程,提高基层法律服务能力;坚持严格用法执法,扫黑除恶治乱取得实效。2017年,通过依法开展国有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清理回收集体土地123亩,有效恢复了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牧草地,保护了村集体资源和生态环境,旅游市场得到有效整顿和提升,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


乡村治理主体——民主管村。重点围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三资管理、教育奖励、德行教化等内容完成17个村(社)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切实理顺了村级治理主体;利用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激励创先争优等方式,激活社会组织力量协同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共治;健全街长户长网格管理组织,搭建起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平台。


传子沟村党支部于2008年推行“星级评定工作法”,将该村的重点工作纳入星级评定范围,现已成为具体的村规民约。同时,该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决实行“一定两议三监督”、三务公开等制度,有效促进了村级治理,成为乡村治理示范点。漳腊片区老年协会,以“支部+协会”为突破口,打破了漳腊片区四村一社的民族、地域、户与户、村与村的行政区划界限,和谐了村村关系。在开展违章店招店牌专项整治工作中,当地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自愿无偿拆除的方式,拆除“违章店招店牌”856个,在店招店牌设计过程中,畅通网络平台和群众现场听证两种渠道,群众积极建言献策。


乡村治理关键——文化兴村。推进“孝善和诚俭美”传统美德传扬活动,吸收藏民族传统村落邻里互助、家风家规、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挖掘、弘扬、传承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滋养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得到极大提升。


2017年,成功创建2个省级“四好村”、10个州级“四好村”;成功举办庆祝建军90周年文艺演出暨“孝、善、和、诚、俭、美”模范表彰活动,选树表彰各类模范24名,弘扬了社会正能量。2018年,成功创建2个省级“四好村”、1个州级“四好村”;通过打造6个“孝善和诚俭美”主题文化广场,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核三治 构建乡村善治新体系


以农村党建为核心,以“三治”联动为主线,加快构建“党建引领、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德治为先”的“一核三治”现代乡村善治新体系,为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增强乡村善治的组织引领力。紧扣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抓牢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实行乡村振兴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推进强乡兴村“四大行动”,着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来源渠道,保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向上晋升渠道的畅通。实施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整体队伍的行动,整训后进、带训中间、提升先进,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建设,着力培养真心实意爱国家、跟党走、能干事的基层干部队伍和骨干群众力量。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侵害农牧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持法治为本,全面推动乡村依法治理建设进程。紧扣“依法治县”建设,高举法治旗帜,树牢依法治理理念,持续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真正把人民调解组织、乡村法律服务、寺庙管理等嵌入乡村治理体系。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地位,深入实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非法宗教活动、境外渗透活动。加大农村寺庙普法力度,增强广大农牧民、僧尼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信仰入脑入心。深化“以戒管僧”工作,持续推动重点寺庙的集中整治,稳步提升寺庙治理能力水平。


坚持自治为基,全面提升基层民主管理能力和水平。紧扣“村民自治”“民主管村”建设,深化村民议事、“一事一议”实践,不断巩固提升村民的自治基础和民主管村的能力。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网络信息工具,逐步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快推进村规民约全覆盖,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的形成。加强群众自治组织的领导,以党组织引领发展红白喜事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有益组织,规范管理农村公益慈善类、农村服务类社会组织。


坚持德治为先,全面构建乡村社会新型道德规范。紧扣“以德为先、文化为魂”要求,促进乡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深入发掘和弘扬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积极思想内涵,培养农牧民群众良好品德。持续开展树新风活动,持续深化“地区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加大道德模范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建好用好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牧民夜校、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有计划、分层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构建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体系,加大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一批反映时代主题、讴歌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开办一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打动人心的广播电视节目,不断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四川省松潘县委副书记、县长 李建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