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五期

【典型案例】品牌兴产 岳池擦亮“输变电之乡”名片

发布:2022/05/06 15:53  作者:彭志萍 黄世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五月刊  阅读量:

几年前,岳池农民工邓志波花60多万元在老家村里盖了一栋房,这是50岁出头的他置办的第三处“不动产”。“现在,看到老乡们的房子都体体面面,我也回去建一栋。”邓志波对记者说,在岳池县农村,花几十万元建的“豪宅”并不鲜见。为啥大家这么富裕?“都是出去做输变电挣的。”

 

在输变电行业内有句话,“全国输变电看四川,四川输变电看岳池。”目前,岳池输变电行业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产值过百亿元,税收近5亿元。2021年,“岳池输变电工”获评四川省首批“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

 

“输变电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强县’产业。”广安市副市长、岳池县委书记米亮表示,岳池县正在大力推动输变电产业转型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岳池输变电品牌核心竞争力。

 

品牌的缘起:偶然?必然!

 

像输变电这样一个专业属性极强的产业,为何单单生长于资源优势并不独特的川中岳池县,而且还发展成该县三大支柱产业和主要税收来源?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深入岳池采访。在与当地众多输变电从业者交流中,记者不断听到这个名字:周益文。

 

20世纪60年代,周益文家境贫寒,十四五岁就开始给人干小工,拉板车、抬石头、扛电杆,修路、修桥……有啥干啥。因为肯吃苦又有责任心,口碑很好。看着下劳力的机会多,周益文也乐意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挣钱,渐渐地身边跟了一帮老乡。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周益文和老乡转战南北,活路不断。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条超高压输电线路——500千伏平(河南平顶山)-武(湖北武昌)线输变电工程动工建设,周益文接到部分挖土方的活。“开工不久就下暴雨,挖好的土坑里满是稀泥,工程推进不了。我就跳进坑里去捧稀泥巴,我带的几十个岳池工人也跟着跳进坑里。这下把那些东北、甘肃、贵州来的工人看呆了。”周益文向记者回忆,第一个月干完,总包方就把项目所有土石方工程都交给了他,周益文立即回岳池又带来了200多名工人。平武线刚竣工,±500千伏葛(葛洲坝)-上(上海)线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又开始动工,在同行推荐下,周益文带领的数百人施工队不仅接下项目所有土石方基础,还开始承接部分组塔、放线任务。

 

两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老周的队伍”名声响了。随后若干年,周益文带出的岳池输变电工转战东北、华北、西北、华南……队伍越来越庞大。

 

追溯岳池输变电品牌的缘起,周益文说,岳池的输变电工特别勤快,能吃苦,身材矮小但手脚麻利,而且大多是夫妻一起上阵,女同志挖方、组塔一点都不比男人差。在2021年“岳池输变电工”获评首批 “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后的一次推荐会上,推荐者用岳池当地的俗话凝练总结了岳池输变电工的奋斗精神——“宁肯闯滩苦干,不愿守摊苦熬”。正是这股精神,让岳池农民工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敢闯肯干,并脱颖而出,凝为品牌。

 

(3)岳池县输变电工人在施工作业(受访者供图).JPG

岳池县输变电工人在施工作业(受访者供图) 


 “老周的队伍”打响名声后,业务纷至沓来。周益文告诉记者,当时为顺利承揽业务,根据政策体制要求,他将其施工队伍挂靠在岳池县的四川华兴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过去的团队作为总公司的线路二处,独立承接经营输变电工程劳务业务。1992年,周益文的线路二处结束“挂靠生存”的方式,他和几个农民工在此基础上合伙创办了集体所有制企业——四川省岳池输变电工程公司(现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经过30年发展,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已是岳池县输变电领域的龙头企业。

 

品牌的价值:富民、强县

 

59岁的岳池县九龙镇人许志立脸庞黝黑、双手粗糙,一看便知是常年从事户外工作。待他落座开口,只觉语言贴切、逻辑清晰,国家经济、社会民生侃侃而谈。细问之下他才告诉记者,自己是20世纪70年代毕业于达县商业干部学校的“老大专生”,毕业后,在岳池县商业系统工作,曾担任过财务科长、业务科长,管过审计、纪检。

 

“1992年前后我们企业破产,我当时34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不知道干啥。老周总(周益文)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去干输变电。我想成天在街上晃也不是办法,就去了。”许志立说。

 

“从干部到输变电工,有心理落差吗?”记者问道。“没有。”许志立说:“我当干部,一个月工资70块钱。干输变电第1个月就挣300多块钱。我在施工现场做材料员、协调员,又陆续考了测量证、焊工证、钳工证、安全员证、材料员证、二级建造师证……工资也在迅速上涨。”几年前,孩子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也从施工现场回到了公司,从事相对轻松的管理工作。

 

“要说岳池输变电产业是富民产业,我有切身的体会。”许志立说岳池人历来有强烈的“勤劳致富”意识,亲戚朋友之间也有“传帮带”“师带徒”的传统,凭借做输变电起步早、名声响,很多人入行后很快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然后创办输变电企业,“在岳池县及附近县市,做输变电企业的大老板很多”。即便普通工人收入也颇为可观,近些年年均收入几乎都在10万元以上。

 

“我们岳池输变电工人在外面挣了钱,都拿回家乡买房子、培养子女、消费、投资,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许志立说。记者了解到,目前岳池县输变电企业有25家,企业拥有施工处(队)近1000支,全县相关从业人员近20万人,全县输变电产业产值达130亿元;贡献税收5.51亿元,超过全县税收1/3——已成为岳池县税收支柱产业。

 

岳池县输变电产业不仅是富民产业和强县产业,更是报国产业。近年来,岳池县输变电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远赴亚、非、欧、拉四大洲17个国家参与电力施工建设,建成变电站10000余座。架设高压线路20000余条,总长度约100万公里。据国家电网不完全统计,岳池输变电施工占全国输变电施工份额近1/5。多年来,岳池县一直被业内称为“中国输变电之乡”。

 

(1)岳池县输变电工人跨出国门参加马拉维铁塔组立施工(受访者供图).jpg

岳池县输变电工人跨出国门参加马拉维铁塔组立施工(受访者供图)

 

(2)岳池县输变电工人远赴埃塞俄比亚从事输变电建设(受访者供图).jpg

岳池县输变电工人远赴埃塞俄比亚从事输变电建设(受访者供图)

 

品牌的出路:转型、突破

 

披荆斩棘四十载,在广安市委市政府、岳池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数十万输变电从业者的艰苦奋斗下,岳池输变电产业牢牢抓住了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所创造的机遇,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和特高压、新能源等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岳池输变电产业如何持续巩固和拓展优势,进一步擦亮品牌,为县域发展和群众福祉释放更大的品牌红利?

 

记者了解到,岳池输变电产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如基于路径依赖,企业主要业务聚集在架空线建设劳务输出领域,且多为劳务分包,亟须延伸产业链;同时也面临着企业资质不高、施工队伍流失、市场受制于人等内外部困难。

 

米亮指出,岳池县将聚焦劳务输出、总部经济、装备制造,加快建设广安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电力人才培训示范实训基地,提升输变电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做大做强输变电总部经济,唱响输变电劳务品牌;同时发展以输变电装备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推动输变电产业由单一的“打工经济”向“产业经济”跨越升级,形成富民强县新引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市场主体的输变电企业,也在为积极适应市场谋求突破,应对挑战。“目前,国内国外的输变电建设业务,主要由多家央企实际控制。民营输变电企业为了能分割市场蛋糕,也积极引央企入股。近年来,曾有多家央企有意入股我们公司,但因为我们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而搁浅。”岳池县输变电行业龙头企业——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青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近几年一直在为企业改制而奔走。

 

周青告诉记者,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四川省输变电工程公司仍然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这一体制的弊端已日趋凸显:一方面,不仅央企进不来,民间资本也进不来,无法增大注册资金、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公司无法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不能通过股权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或激发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同时,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后才能构建现代企业管理结构,提升企业决策能力与决策效率。周青说,“事实上,企业近年来已多次因‘集体所有制’而被业主、总包方认为效率低下,导致订单连连流失。这一体制几乎已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市场风起云涌,在机遇与挑战下,企业的航船可能因深受束缚而沉没,也可能因成功突破而重塑优势。“现在,我们正在争取突破。”周青说。

 

本刊记者  彭志萍  黄世涛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