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2年第8期

【工会先锋】现代产业工匠的孵育摇篮 四川路桥大桥分公司建设四川首个“产业工人园”

发布:2022/08/05 15:16  作者:黄世涛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2年8月刊》  阅读量:

4月底,陈友富背着行李包,扛着被卷,提着满满当当的塑料桶来到古金高速ZCB1-1项目部产业工人园。推开宿舍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着实惊讶:标准的四人间里,崭新的被褥已经铺好,生活用品整齐地摆放在置物架上,门侧是更衣柜、高低床上层放着储物箱……陈友富以为走错了地方。看着工友从旁边宿舍进进出出,他终于放下心走进去。

 

“我干了大半辈子工地,走过很多地方,住过荒地板房、自搭工棚、临时帐篷,这个条件还是头一回遇到。”陈友富说道。

 

在新发展阶段,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创新突破,造就一支素质高、技术强的产业工人队伍是重要保障。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集团大桥工程分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武文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公司以承建的古金高速ZCB1-1标项目为基础,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产业工人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搭建学习成长体系,推动传统农民工协作队伍向产业工人队伍乃至工匠队伍转型。”


古金高速ZCB1-1标产业工人园.jpg

 古金高速ZCB1-1标产业工人园


缺位的角色认同与价值认同

 

傍晚的水落河畔,滚烫的气温让人透不过气。陈友富斜躺在床上,身上搭着薄被子,空调呼呼吹着冷风。陈友富向记者历数他过去几十年“干工地”的经历,但当被问到“建设的什么项目”时,陈友富却半天说不出来。提到某个项目,仍习惯说“张老板的活路”“李总的工程”。

 

长期以来,农民工协作队伍大都采取“老板式管理模式”——作为包工头的老板组织工人、给工人安排活路,同时也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给他们发工钱。久而久之,工人们只认得老板,不关心建设单位是谁,建设的是什么项目。

 

“去年,公司对产业工人队伍驻地建设情况组织了一次集中调研,发现以‘老板式管理模式’为常态的传统协作队伍存在多方面的难题。”武文涛介绍,首先产业工人生活环境参差不齐,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工人们培训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平台渠道匮乏;此外,产业工人的权益保障、精神状态、心理需求得不到必要的关怀。这就造成产业工人对生活满意度和工作认同感低、人员流动频繁,缺乏主人翁意识,存在组织松散、纪律性差、技能提升动力匮乏、安全意识淡薄等现象。因此,产业工人普遍对自己的发展没有长期规划,人员结构老龄化,青壮年不愿意从事现场施工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当前,我国基础设施进入全面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在公司管理层看来,“一支缺乏角色认同和价值认同,不能响应时代之需的农民工队伍,如何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施工生产建设需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更高站位上,如何为基础设施全面现代化积极作为?”

 

武文涛告诉记者,蜀道集团下属的四川路桥大桥分公司作为桥梁施工领域的“排头兵”和“主力军”,立足客观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融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新浪潮。公司根据当前承建的古金高速ZCB1-1标的典型性、普遍性特征,在该项目试点建设“四川路桥首个标准化的产业工人园”,探索破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难点痛点。

 

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家园?

 

为了加快进度,钢筋工白涛这段时间每天晚上9点过才下班。不过他不着急,“因为我无论几点回去,都吃得上饭、喝得到开水,也能够舒舒坦坦洗个热水澡。”他说。

 

当白涛回到产业工人园的时候,在在建世界第一跨径的悬浇拱桥——水落河特大桥古蔺岸做模板工的李良超,已经在园区的多功能室和工友们摆开阵势下象棋了。

 

几乎也是这个时间,在水落河特大桥古蔺岸从事塔吊指挥的徐显毕则在园区附近的产业工人培训中心里。徐显毕每天的工作是事无巨细地向塔吊师傅传递地面情况,是塔吊师傅的“第三只眼”。培训中心里,有一套3D安全隐患排查云考核系统,徐显毕用这个系统一遍遍模拟塔吊作业中的隐患排查,提高业务技能。

 

再过一会儿,整个产业园区就从傍晚的热闹中渐渐安静下来。白天工作强度很大,工人们10点过就早早进入梦乡。

 

记者在园区采访产业工人,问到“住在这里感觉如何?”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干净利落的4个字:“非常满意!”


工友食堂内景.jpg

工友食堂内景

 

然而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简简单单4个字是大桥分公司及项目党员干部职工们付出大量心血的结果。古金高速ZCB1-1标党支部副书记、项目经理郭跃告诉记者:“准备建设这个产业工人园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挺茫然。这样的园区在全省是第一个,在全国应该也是第一批,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怎么建?应具备哪些功能?作为‘试点’如何兼顾独特性与可复制性要求……一切只有自己摸索。”

 

据介绍,就连一开始被引进提供物业服务的物业公司也感到无从做起,但按照公司规划的明确要求,要能让工人们像在家里生活一样方便,应该有“酒店式”住宿,包含单身宿舍和夫妻房,应有食堂、超市、浴室、停车场等配套,能够让产业工人“拎包入住”,当然也要有配套管理制度。项目党支部书记宋振林根据工人们的需求,强调要有开水房、洗衣房、晾衣区、健身区,以及班前安全讲台。更进一步,他提出要设置工人技能学习和文化宣教区域和设施,关注工人们的精神需求、学习需求。项目安全处处长吴孟霖是“工厂子弟”,从小就在吃住行、理发、文体活动一应俱全的厂区长大,当年“厂里人之间就像亲人”“厂里解决一切生活所需”,让工人们无比自豪的厂区生活,令他怀念不已。他也提出,产业工人园能不能一定程度实现这个目标呢?


宿舍标准间.jpg

宿舍标准间

 

通过一轮轮广泛收集意见,前后修改十余个版本,产业工人园方案不断调整、完善、成型。最终,满足产业工人生活、学习、休闲以及适配主业四大核心功能,划分为住宿、餐饮、卫生、教育、驻车五大功能区域,突出标准化、物业化、连队式特点的古金高速ZCB1-1标项目产业工人园,经过加快建设,于今年422日开园,210名产业工人如期搬入“新家”。

 

微妙的变化和深刻的改变

 

产业工人园运行才两个多月,在产业工人们身上已看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项目智慧梁场班组长张承洪告诉记者:“尽管天气酷热,但工人们在现场的精神状态很好。或许是因为园区生活条件完善了,大家不用来回奔波,晚上都休息得好。”

 

作为施工现场的普工,陈友富对自己的变化则有着切身的体会:过去在一些地方干活,我们要自己做饭,早上睁眼先围着锅灶转,吃过早饭就已过了出工时间;在工地上正忙着,看到旁边有人挑着菜来卖,大伙儿又扔下活去买菜——不买晚上就没吃的;临近下班,大家又开始心浮气躁,盼着准时回去做饭;等到吃过饭、洗完澡,差不多深夜了。“现在,吃的住的都不操心,每个人安安心心干好活就行。”

 

记者采访发现,在工人们身上的另一些变化却来得更深刻。产业工人园物业管理员陈海彬过去从事过现场施工管理,他发现,和以往的工人不同,他们不会再强调自己“是某老板的人”,而是“四川路桥大桥分公司的产业工人”;谈到工作,也不会含糊其辞地说“干工地”,而是“修建古金高速公路”。


园区物业办公室.jpg

 园区物业办公室


“这样的变化,正意味着他们角色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萌发。”郭跃认为,随着产业工人主人翁意识的建立,队伍就能稳定下来,工人们就会建立长远的目标,并且努力提高技能素质。

 

事实上,郭跃的期待已有生发的迹象。记者问多名产业工人:“有这样的工作条件,以后的项目还愿意干吗?”答者毫无疑虑:“当然愿意。”古蔺本地人、1989年出生的黄攀过去是一名理发师,在他的印象中“干工地”吃得差、住得差、工作累,得知产业工人园的情况后,他毅然转行来项目干起了施工。现在他拜李良超为师傅,梦想着用5年的时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模板工,成为让人尊敬的产业工匠。

 

园区文化长廊.jpg

园区文化长廊


今年5月,刚开园不到一个月的产业工人园就举办了一场“焊工技能大比武”,焊工吴冶然凭借精湛的技艺一举夺魁,在工友们崇拜的眼光中从工友超市领取了大堆奖品。“干工地”这么些年,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技术给自己带来的无上荣耀,也给他继续提高技能注入了巨大动力。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工人园,培育更多技艺精湛的产业工人,为项目建设、为蜀道跨越、为国家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武文涛说道。黄世涛/文  陈奕伯/图)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