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产业扶贫正逐渐彰显其“造血式”优势,农合机构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挥金融工具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达州农商银行金融产业扶贫实践为主线,提出农合机构支持产业扶贫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够探索出符合农合机构的金融产业扶贫路径。
农合机构产业扶贫基本举措
目前,农合机构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金融产业扶贫模式,积极为政府主导的扶贫产业提供信贷资金,在金融产业扶贫工作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产业扶贫主要有“公司+基地+贫困户”“联合党委+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政策+资产”“1+N+1+X”“景区+贫困户”等模式。
——加强制度建设,管好产业扶贫贷款。一是加强产业扶贫贷款投向管理,将产业扶贫贷款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农村金融创新、新农村建设、连片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等,确保产业扶贫贷款资金用于支持涉农和实体经济。二是加强产业扶贫贷款利率管理,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的产业扶贫贷款利率政策确定实际贷款利率,切实降低涉农融资成本。三是建立产业扶贫贷款台账,逐笔记录产业扶贫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和偿还等情况。四是加强贷后管理,加大对发放的产业扶贫贷款企业资金运用的跟踪监测力度,严防产业扶贫贷款资金被挪用他处,杜绝将产业扶贫贷款资金用于上存、拆借及投资赚取利差的套利行为。五是为产业扶贫贷款匹配更多信贷资金,充分发挥产业扶贫贷款的杠杆作用,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创新担保方式,降低扶贫贷款风险。如达州农商银行通川支行在开展产业扶贫的实践工作中,和通川区农业局以及达州市农业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政银担”扶贫特色产业贷款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共担扶贫产业贷款风险:政府承担25%,银行承担25%,担保公司承担50%,主要为贫困地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及股东提供产业扶贫贷款,通过利益联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银政企联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一是合理利用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如达州农商银行开发了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为抵押的“蜀信·土地流转贷”金融扶贫贷款产品。达州帝源农场采用此种方式,成功获得扶贫产业贷款,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深挖信用价值创新金融产品。如达州农商银行与税务局及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合作,依据现有信贷制度和产品,创新推出“蜀信·税农贷”产品,向符合借款条件、具备偿还能力、依法诚信纳税或税收遵从度高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产品超市等涉农企业发放的,主要用于产业扶贫并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脱贫的生产经营贷款。该产品具有“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政策优惠”等特点。该产品发布当天,便与当地12家企业签订4280万元合同。
——创新扶贫模式,贷动贫困户致富。一是创新“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如达州农商银行与达州市达川区龙会乡的天禾茶场开展合作,采用专业合作社+企业的扶贫模式,对张家村39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发放扶贫贷款。39位贫困户联合成立自己的专业合作社和天禾茶场签订协议,将贷款投入茶场,由政府提供不低于3年的贴息,茶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保证每年有固定的利润分配,每户每年分红达3000—4000元。二是推出“1+N”金融产业扶贫模式。在人民银行的牵头下,达州农商银行与区金融办和畜牧局开展合作,银行在全区范围内对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由天王牧业公司为贫困户在达州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进行保证担保,在有意向的贫困户与天王牧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向达州农商银行出具委托书,将扶贫贷款委托支付到某牧业账户上,作为生猪养殖场的流动资金,牧业公司负责偿还贷款本金、区政府全额贴息不低于3年。公司全面负责生猪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及销售,某牧业公司实行自负盈亏,贫困户不承担任何风险,并保证贫困户有固定的利润分配。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优先到牧场工作并获得劳动报酬。
农合机构产业扶贫对策建议
——加强对产业扶贫政策的解读与宣传。农合机构一是要加强对产业扶贫政策的理解,及时掌握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农合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对广而分散的贫困户提供对接服务;加强对网点信贷员产业扶贫工作的业务知识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其做好工作的本领。二是积极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加强对金融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消除贫困户畏贷情绪。
——建立银、政、保、企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农合机构要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发挥扶贫贷款在参与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实施“金融+财政”联动的金融产业扶贫模式。二是农合机构应该积极与政府和监管机构磋商,争取得到金融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支持,与财政资金有效结合,降低风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作用。三是农合机构和保险公司也要开展紧密合作,积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开发特色保险产品,建立健全风险保障体系,有效降低产业扶贫贷款风险。
——扩大金融扶贫产业工作覆盖面。农合机构在金融产业扶贫工作中,应将金融扶贫和整体扶贫有机结合起来,择优支持特色农村企业发展,在支持传统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融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一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有意降低成本,下探到农村的第二产业给予积极的金融信贷支持。二是积极培育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好和建设好乡村旅游项目和休闲农业。
——加强产业扶贫金融产品创新工作。按照人民银行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创新担保方式,开发扶贫金融产品。一是采用三级担保金融产业扶贫模式,解决目前存在的贫困户贷款难问题,有效降低还款风险,三级担保是指“贫困农户五户联保小组担保+贫困村诚信联谊会担保+扶贫信贷担保志愿者组织担保”三级担保。二是灵活变换金融扶贫贷款在不同的产业扶贫模式中的参与方式,比如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当中,可以为参与扶贫的生产基地或者公司提供优惠利息的项目贷款,或者为贫困户提供免息扶贫贷款,采用生产基地或者公司担保的方式,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将贫困户的扶贫贷款发放给生产基地或者公司,贫困户取得浮动或者固定收入。三是充分发挥金融联络员的作用,减少金融扶贫工作的繁琐程序,提高金融产业扶贫贷款发放效率。
——积极争取获得政策支持。农合机构始终站在支农支小第一线,积极执行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坚持发放扶贫贷款,以完成广大农村地区脱贫目标为己任,但是产业的发展最终依靠的还是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产业发展出现问题,发放的扶贫贷款将出现问题,必然会形成不良,农合机构应积极主动与监管机构磋商,争取在不良率控制方面得到政策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农合机构发放扶贫产业的积极性,解决后顾之忧,为贫困户脱贫致富贡献更多的力量。
——建立和完善扶贫考核机制。农合机构应建立和完善扶贫考核机制,将产业扶贫工作和网点以及个人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提高扶贫工作在综合考评当中的占比,对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开展较好的网点应予专项考核激励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贫困户实现脱贫,城乡产业获得巨大发展,是农合机构的巨大机遇,服务于农村金融的农合机构也只有在广大农民实现富裕的基础之上才有更好的客户基础,自身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达州农商银行 朱勇 付怀荣 王定荣)
下一篇:贯彻十九大精神再铸农信新辉煌
关注官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