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县域经济网

  • 1
  • 2
  • 3
当代县域经济网 /2020第十期

【县域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贷”来致富“金钥匙”

发布:2020/10/13 16:43  作者:刘婧 侯雁翔  编辑:邹璠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2020年10月刊  阅读量:

扶贫小额信贷“贷”来致富“金钥匙”

旺苍农信联社帮扶工作纪实

 

5年前,我申请到3万块钱扶贫小额贷款,多亏了这笔贷款,不然哪里有钱发展茶叶种植。”524日,旺苍县五权镇清水村7社的张文香说起自家的茶产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旺苍农信联社五权信用社向她成功发放了第一笔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打响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的“第一枪”。6年来,旺苍农信联社立足县域实际,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特色产品,为群众送去了致富“金钥匙”。

 

政策宣讲.JPG    

政策宣讲    


创新扶贫模式 点亮致富梦想


早年间,旺苍县经济产业主要以煤炭为主,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年收入低,北部山区更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旺苍农信联社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银行,勇担扶贫重担,将脱贫攻坚、金融保障、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三大信贷扶贫模式”、“三个三工作机制”、支部共建、双基共建等扶贫新路子,创造出金融精准扶贫的“旺苍模式”。


“敢不敢贷、能不能贷、贷了怎么用、风险怎么控”,面对这些问题,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侯建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借助旺苍县委县政府对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导地位,积极加强沟通协调,赢得风险补偿金、风险承担比例、财政贴息等政策的“落地”,以“惠农兴村”工程为载体,将扶贫小额信贷与金融知识普及、阳光信贷操作、建档立卡评级授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体推进,瞄准扶贫对象,为贫困户量身打造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特色产品,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把每一笔信贷资金都用在刀刃上,用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旺苍县米仓山镇关口村5组的赵武修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五口人,老母亲瘫痪在床,两个小孩在外求学,一间旧房几亩薄田,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了解到他想发展农业产业,却又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后,英萃信用社客户经理刘洁主动服务,为他办理了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和1万元产业扶持周转金。     


有了资金支持,赵武修说干就干。他先后种植了3万苗大黄、400斤重楼、500株核桃、50亩竹笋,还养了15箱蜂,2017年家庭年收入达到5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无抵押、无担保,还有优惠,让我放心地拿贷款搞种植,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如今,他在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主动向村民传授自己的种植、养殖经验,成了关口村脱贫奔康的带头人。


针对扶贫对象无资产、无收入等特点,旺苍农信联社创新了贫困户5221”评级授信体系,明确了村风控小组的职责以及风险补偿办法,确保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能贷到款、用好款。同时,进一步优化“一授、两免、三优惠、四防控”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对评级授信确定的“星级”贫困户实行贷款免抵押、免担保,让其享受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和财政贴息的优惠。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但不少贫困户因为缺资金,望着“金饭碗”捧着“穷饭碗”。旺苍农信联社结合本地产业实际,着力破解贫困群众不敢贷、不能贷、不好贷的难题,截至4月末,已向全县108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建档,授信9167户,累计发放8993户,金额35893万元,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信贷支持的旺苍县福禄仙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34.jpg    

信贷支持的旺苍县福禄仙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用好信贷“杠杆” 撬动产业发展


产业带动,主体联结。旺苍联社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引导贫困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助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扶持市场主体培育,形成“抱团取暖”的集群效应,保障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我有养牛技术,就是缺资金。”2016年,旺苍农信联社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致富带头人”模式,向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村民牟映平发放贷款5万元。他在拿到贷款后,发展产业的动力更足了——购买了7头小牛,租了牛圈,每天早出晚归放牧。妻子李琼华还养起了鸡鸭、栽上了果树。


初尝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后,牟映平成立了旺苍县尚武镇映琼养殖家庭农场,养牛规模也扩大到25头。“旺苍联社为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准备再申请10万元贷款,扩建200平方米圈舍,引进良种牛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发展垂钓休闲农家乐。”牟映平对旺苍联社提供的金融服务赞不绝口。


在距离牟映平家不到4公里的旺苍县寨梁村光伏农业专业合作社,旺苍农信联社通过“扶贫小额信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34户入股贫困户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35万元,发展光伏发电农业大棚项目,让曾经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的“温饱田”变成了种满脆红李、车厘子等的“致富田”;旺苍农信联社还引导贫困户积极探索“农光互补”新模式,在光伏发电大棚下种植羊肚菌、竹荪、黑木耳等食用菌,每位贫困户年均可增收3000多元。


与此同时,旺苍农信联社还积极推行“扶贫再贷款+龙头企业+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周边贫困户产业发展,并帮助贫困户实现劳务收入。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四川省米仓山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旺苍县柏林畜禽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15户,发放贷款8210万元,带动17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走访了解农户生产经营情况.JPG    

走访了解农户生产经营情况    


带领整村脱贫 共享发展成果


金融脱贫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效益账”,还得要老百姓“认账”。


在旺苍农信联社对口帮扶的盐河乡竹垭村、盐河村,扶贫信贷为山区群众点亮了脱贫希望,激发起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5年的结对帮扶、双基共建,旺苍联社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让偏僻山村的农业产业逐步壮大。


竹垭村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要想斩断穷根,不能仅靠传统种植,必须转变思路,把荒废的土地高效利用起来,把优质的产业招引进来。面对发展路上的“拦路虎”,旺苍农信联社全面整合资源,以“专合社+村民委员会+业主+农户”的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新思路,为59户村民发放共计35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用于打造金木耳种植产业园区。目前建成30个金耳大棚,金耳规模达3万棒,黑木耳规模达5万棒,全年提供60人次的务工岗位。


“为帮助群众拓展销售渠道,我们充分利用‘蜀兴e·惠支付’电商平台、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年货节展销会等,为乡亲们带货,一条条订单接踵而至,大家可高兴了。”竹垭村第一书记侯兵说,产业园区已实现产值30多万元,村集体人均收入50多元。这是旺苍联社推行供产销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旺苍联社进一步完善“互联网+专合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为贫困户建起了“专销点”,还以超市为平台,建立了“O2O电子商务”服务点。


强化产业扶贫,为稳定脱贫提供坚实支撑。2018年,竹垭村实现贫困村整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8.4%降至0,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0260.3元,40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盐河村贫困发生率由14.3%降至0,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6079.07元,62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全县97个贫困村已实现全部脱贫。


脚踏实地勤耕耘,硕果累累暖民心。新时代,旺苍农信人践行使命担当,让扶贫小额信贷成为破贫解困的密钥,开启了山区群众美好生活新征程。


 侯雁翔 /

 


关注官网微信